一呼百應 全球慈悲日不落

撰文/錢美臻

去年(2021年)美國慈濟教育基金會榮獲非營利組織「和平兒童」(Kids for Peace),頒發「慈悲認證」獎章(Kindness Certified School/District),慈濟在美國加州、德州的五所學校、250名學生,首度加入2011年啟動的「全球慈悲大挑戰」活動。

今年美國慈濟教育基金會擴大邀約,讓在美國、台灣、印尼、墨西哥及土耳其五個國家的慈濟學校或與慈濟合作的學校共襄盛舉,共計有10,800萬名學童與老師參與活動,一起加入用慈悲改變世界的行動;而今年一月和二月活動期間,慈濟號召的「全球慈悲大挑戰」,以兩個標籤 #TzuChiKindness 和 #TzuChiGreatKindnessChallenge 進行網路串連,共計在社交媒體中發布了近600則慈悲行動的紀錄。

「全球慈悲大挑戰」活動創辦人吉兒·麥可曼尼格(Jill McManigal),娓娓道來倡議這項活動的緣由——她五歲時便因家裡接待來自國際的交換學生,所以很早就接觸不同文化;青少年時期因加入壘球隊,不僅在美國各州巡迴比賽,還會出國打文化交流的友誼賽,年僅12歲就曾到訪過許多國家⋯⋯因此吉兒從小就在探索,不同的人種、膚色、宗教、語言、文化是否存在著共通點?什麼樣的力量,可以穿越所有的歧異,讓人人成為朋友,讓世界更美好?

「全球慈悲大挑戰」活動創辦人吉兒·麥可曼尼格。圖片來源/吉兒·麥可曼尼格

我認為慈悲友善是一種靈活彈性的方式,可以串聯所有的人。慈悲友善是人人認同的價值觀,能不分種族、國籍、社會階層、與信仰理念,能把大家串聯在一起,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而且能終身受益。

讓世界看見

因為童年與家庭背景的關係,吉兒理解到「慈悲友善」與「人與人互動」具有正向的力量。她一直在想,若能讓全世界所有孩子都理解到,世界上不同族裔、不同文化的人,都能成為朋友,這將會是多麼美好且和平的事。當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她感受到全世界充滿了恐懼與不安,因此她創辦了非營利組織「和平兒童基金會」(Kids for Peace),開始和學校合作推動「慈悲大挑戰」,在低調、不激進的社交串連模式和教育界人士的背書引介下,慈悲大挑戰從最初的三個學校,很快發展為一項全球性的校園行動。

達拉斯慈濟大愛幼兒園的學童在「全球慈悲大挑戰」進行食物捐贈活動。圖片來源 / 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

「全球慈悲大挑戰」活動旨在創造更友善的校園環境、預防校園霸凌、推動校園與社區的尊重、愛與慈悲。主辦方設定的活動期,是在每年一月的最後一週,由參加活動的學校全體師親生合力完成50件慈悲行動,並希望學生與學校透過在社交媒體中分享文字、圖片、影片,經由標籤 #GreatKindnessChallenge 串聯,讓慈悲的行動傳播開來激勵更多的人。今年全球有115個國家共3萬5千多所學校參加,並有近1,800萬學生投入8億4千萬個慈悲行動。

 「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持續在找與慈濟理念契合的平台,希望借助與不同單位組織雙贏的合作機會,讓更多美國民眾甚至全球的人,能看到慈濟始終堅持在全球做美善行動。」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李瓊薰說明:「當代教育通常依賴學生的考試成績或是競賽得獎,來衡量學校整體的教學標準,但卻沒有一個項目,是真正量化與展現學生品格學習的無形影響力,可是品格養成卻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目標。」

「慈濟的學校每天都在落實品格教育,教導學童盡到世界公民的責任,凝聚大家的力量一起來做好事。」把「全球慈悲大挑戰」引入慈濟,李瓊薰認為:「我們持續在做與這項活動理念相符的事,所以正好能藉由這個全球性的平台,來與國際接軌,讓世界看到慈濟美善的力量!」

大愛地球村日不落

「慈悲大挑戰」核桃慈濟大愛幼兒園的學童對老師表達感恩。圖片來源 / 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
紐約慈濟長島人文學校在「慈悲大挑戰」中舉辦慈 濟歌曲唱歌比賽。圖片來源 / 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

2021年在疫情期間,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帶動轄屬五所學校參與,獲得學生、家長一致好評,因此讓李瓊薰興起了邀約不同國家慈濟學校一起參與的信心:「很令人感動的是,經由慈濟串聯的『慈悲大挑戰』,已然跳脫地域、時間、年齡的限制,從單純的校園活動涵蓋到社區。今年不僅參加學校的師生都因認同而行動,包括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等組織也投入了,更擴大活動效益到社區之中。」

以紐約地區為例,不僅長島慈濟人文學校的學生和長島慈濟青少年志工(簡稱:慈少)報名參與,輔導慈少的慈濟長島支會志工也一起來做,設定成年人需挑戰的慈悲清單,例如要打電話給五個人問候,每天要分享蔬食菜單等,借助這項活動讓志工們再度溫熱起因疫情隔離冷卻的行動力,化解社交距離的冷漠,重新帶動起人與人健康友善的互動關係。

「疫情讓很多事都改變了,包括了學生的學習模式、成年人的生活習慣、甚至與家人和外界的互動,大家在兩年窩居避疫的過程中,不僅健康亮起紅燈,心靈的健康也亮起紅燈。」李瓊薰認為,疫情隔離讓人們減少互動,也減少表達對人關心的機會,人與人的距離變得比較遙遠,「慈悲大挑戰」鼓勵著人們互相傳達友善與溫暖,在行動過程中擊退了無形病毒對身心的影響與衝擊。

「這項活動的效益很難量化。我們很難透過社交網絡的分享去量化有多少人看到,又有多少人會跟進。」李瓊薰說明這項活動的反饋:「但從本次邀約不同國家學校參與的過程,從一開始不到3,000名學生報名,到活動截止時有上萬學生加入,可以印證教育工作者只要接收到訊息,就能理解到這是一個有意義的活動,並會願意鼓勵學生加入,更令人驚喜的是,今年我們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走入社區一起做慈悲大挑戰的行動。」

教育力量是無形的,不容易看到成果,要怎樣激勵孩子把心念融入點滴的行動中,去感動更多的人,並要讓人轉而一起行動,這是不簡單的心靈工程。

「我認為今年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的慈悲大挑戰行動,是可以打98分的。」李瓊薰為這次的跨國串聯做出高分的肯定,並透露明年度將更著重美國地區的行動,讓更多美國的慈濟人加入挑戰行列,也希望藉由今年活動的迴響,吸引全球慈濟志工主動參與,串聯大愛地球村的觀念。讓世界更多人看到慈濟日不落的善行。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