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接力 慈濟種子播撒東歐

撰文/錢美臻

部分烏克蘭難民接受慈濟志工培訓,在波蘭慈濟發放時協助,並帶動唱烏克蘭民謠。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我們開了三天,第一天12個小時,第二天12個小時,第三天是6個小時。過了一站又一站的邊境關卡,路途中數次穿越大雪冰封、路面滑溜的險峻高山隘口,終於平安來到了波蘭首府華沙(Warsaw, Poland)。」土耳其(Turkey)慈濟志工胡光中、周如意伉儷不畏險途跋涉,前往波蘭參與援助烏克蘭人專案的旅程。

烏俄戰爭爆發後短短幾天,胡光中夫婦便曾馬上開車到保加利亞(Bulgaria),想到更靠近烏克蘭邊境處了解情況。但在沒有底定援助計畫下,他們先返回土耳其待命,經多國慈濟人聯繫規劃,議定援助烏克蘭人第一梯次前勘團志工於4月21日匯聚波蘭,他們夫妻倆從土耳其出發,經過保加利亞、羅馬尼亞(Romania)、匈牙利(Hungary)、斯洛伐克(Slovakia),花了整整三天的車程,終於抵達華沙;而來自台灣、美國的志工也同時跨越多個時區,前進波蘭。 

家鄉民謠

前勘團的七位慈濟志工,匯聚在人生地不熟的波蘭,尚未緩解旅途的疲勞,首先面臨的是超高難度挑戰——如何在幾乎沒有慈濟志工的陌生土地上,啟動慈濟發放?要在哪裡辦發放活動?該如何讓烏克蘭民眾知道發放訊息?該如何招募發放志工?

援助難民對於前勘團的志工們而言,並不是第一次承擔的任務。像是胡光中夫妻在土耳其援助敘利亞難民,已累積有豐富經驗,所以一到華沙,周如意滿懷信心地說:「我感受到波蘭蘊藏了很大的能量,所以能夠接受這麼多的難民。我們心裡其實非常興奮,因為我們終於能夠來到前線的地方,能夠去幫助這些流落異鄉的烏克蘭人。」

確實在胡光中夫妻於六月初完成階段性任務,圓滿回返土耳其之時,在陸續進駐波蘭投入援助項目的志工團隊合作中,眾人完成了幾乎不可能達成的任務,從短時間內培訓以工代賑的烏克蘭志工團隊、舉辦華沙第一場發放音樂會,到結合多國非政府組織力量援助難民,烏克蘭難民援助專案締造了慈濟國際急難援助的多項歷史紀錄。

前勘團在4月21日到5月6日短期間內,獲得跨宗教支援力量,得以使用「慈幼會」(Societas Sancti Francisci Salesii)轄屬的「華沙耶穌聖心聖殿教堂」(Bazylika Najświętszego Serca Jezusowego,簡稱:慈幼會教堂),作為每週末華沙固定發放的場所,更帶動了一組認同慈濟理念的烏克蘭志工,甚至培養出一位負責任的志工組長阿納斯塔西婭·馬拉申科(Anastasia Malashenko,簡稱:黛西)。

最特別的是,慈濟在華沙的每一次發放,是全方位膚慰、關懷著烏克蘭難民。志工們不僅把購物卡、環保毛毯、生活用品等援助物資送到烏克蘭人手中,也讓流離失所的人們在合唱家鄉民謠的歡快氛圍中,舒緩身心靈所承受的壓力。慈濟志工發自內心真誠的關懷和細膩的體貼,都融入在發放的各項細節中。

土耳其志工耗時三日車程,只為前往波蘭援助烏國難民。途中穿越數個國家的邊境關口。攝影/周如意
來自台灣、美國、土耳其的志工四月底進駐華沙旋即勘查和拜會當地組織。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畢業紀念

自三月初開始,慈濟志工同時在波蘭由東至西的四個大城市——盧布林(Lublin)、華沙、波茲南(Poznań)、斯塞新(Szczecin),推動援助發放工作;六月更進一步與東南部大城奧坡雷(Opole)當局合作發放。

歐陸名校「盧布林醫學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是全波蘭擁有最多外籍學生的大學,該校也有不少到波蘭學醫的台灣留學生。慈濟到盧布林舉辦發放活動的消息一傳開,台灣留學生與台灣老師紛紛加入,成了最特別的生力軍。在居里夫人大學(MariaCurie-Sklodowska University)教中文及台灣文化的鄧鈞一老師,一下課便邀請許多學生直奔會場。鄧鈞一說道:「我想要盡自己一點微薄的心力。看到慈濟來發放心裡滿感動的,也是想幫我們台灣做一些國民外交,讓世界更認識台灣!」

5月18日,英國慈濟志工與斯塞新志工帶著前一晚緊急採購的物資前往歐坦那斯基金會(Oktan-Us)進行機構拜訪及物資捐贈。慈濟志工帶來了150份物資,令機構工作人員驚喜萬分。攝影/王素貞

就讀醫學系,六月畢業後想投入無國界醫生行列的台灣留學生Jeff直言:「做為學生,很少可以接觸這麼多的難民。」他特意穿上畢業禮服參與慈濟發放,搭配著德國慈濟志工陳樹微,誠摯地向每一位烏克蘭民眾介紹:「每天投一個硬幣,這份愛的捐助能幫助別人。」

穿畢業禮服參加發放是我的畢業紀念,因為參與慈濟發放這件事,在我生命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六月中,慈濟與奧坡雷市府合作,在大型體育館內進行發放。攝影/呂佩玲

歐洲志工和台灣留學生志工組成的盧布林發放團隊,幾乎每場發放都會介紹慈濟竹筒精神,鼓勵人人匯聚善念。因此幾乎每一場發放,都會募集到重量級的竹筒善款,美金、波幣、烏克蘭幣、歐元,沉甸甸的硬幣,需要三位志工才能抬起來。志工陳樹微指出:「一個小小的善心,聚在一起就可以幫忙更多的人。大愛匯流真的很重,我們三個人都搬不動,所以我們非常感動,烏克蘭人有這麼多善心的迴響。」

越戰難民的疼惜

發放前場地布置、開始發放引導民眾或端水給等候的民眾喝、表演手語演繹、到發放後清理場地等工作,都能見到來自法國「福報三人組」志工馮倩明、匡齡芳、張郁惠的服務身影。原本規劃去波蘭十天參與華沙和盧布林的發放,但一通電話得知波茲南需要人手支援,她們二話不說馬上改機票。

出生於越南,因南北越戰爭在青年時期離開故鄉的馮倩明,特別不捨小小年紀就隨媽媽遠離家園的烏克蘭幼童。她語調低沉地說:「看到他們在烏克蘭的家被轟炸,我就想起越南那時候戰爭的情況,所以心裡非常替他們難過,我完全能了解他們來到異鄉的惶恐與不安。」

匡齡芳同是越南出生,幼年時期因越戰移居寮國,之後到台灣學習護理,越棉寮戰爭期間以難民身分來到法國定居。她特別的生命旅程,讓她在發放期間經常因烏克蘭民眾的故事,而回想起個人經歷頻頻拭淚。她雙眼微紅地說道:「過去十多年來,我們三人參加過很多次歐洲志工聯合的賑災發放,可是這次我特別感同身受,因為我本身也是以難民身分來到法國。」

台灣背景的張郁惠在過去剛到法國初期,也曾走過一段艱辛的歷程。現已札根在法國,擁有平順生活的三位第一代移民,都自認非常「有福報」積極投入慈濟,她們在接待來發放現場的烏克蘭人時,也不吝分享自己的經驗談,鼓勵著一時受困的人們要穩住腳步。

慈濟6月5日在波茲南舉辦發放。攝影/呂佩玲
來自法國的藍衣志工們一路轉戰華沙、盧布林、波茲南協助發放。馮倩明(右二)、匡齡芳(左一)原是越戰中的難民。攝影/張資芳

女性力量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左一)5月26日自波蘭啟程返美前,在華沙機場與剛抵達的陳濟弘與林慮瑢(右二、左二)碰面交接工作。攝影/呂宗翰

國際援助經驗豐富的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以及慈濟美國總會前執行長陳濟弘與林慮瑢夫婦,先後進駐華沙投入發放工作。慈濟志工們不遠千里到波蘭服務,以身作則分享慈濟的故事和精神理念;烏克蘭民眾聽到志工們是自掏腰包,花時間去幫助他們,看到慈濟人分工合作的專業發放模式,都不禁對慈濟這個團體產生好奇,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動力驅策著志工們的行動。

「來到波蘭的烏克蘭家庭,多是祖母、媽媽帶著年幼的孩子,他們確實是比較辛苦的。」常年在不同國家陪伴志工團隊的黃思賢說道:「所以慈濟志工來這裡以身作則,以證嚴法師教導我們的『帶人帶心、服人以德』來服務。」

做慈濟、說慈濟,讓這些烏克蘭女性感受到慈濟的『女性力量』,當她們聽到證嚴法師帶領三十位家庭主婦能在五十多年間,創造一個這麼好、影響全球127個國家的團體,都肅然起敬,而且她們都願意加入我們這個大愛的行列。

六月期間,從台灣、美國、歐洲進駐華沙的慈濟志工合影。攝影/凃君曄
第一階段發放告一段落,慈濟人持續在波蘭培訓本土志工。圖為6月16日志工培訓活動。攝影/張資芳
6月14日在奧坡雷,志工以感恩之心發放獲得烏克蘭人誠摯回應。攝影/呂佩玲

年過七旬的陳濟弘、林慮瑢夫婦,是典型把握分秒勤付出的寫照。他們冒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的威脅,犧牲與兒孫相處的時間,克服時差到華沙為烏克蘭難民付出。林慮瑢滿眼慈祥地說:「看到烏克蘭年輕的婦女和年幼的孩子,就好像看到我的女兒、孫子一樣。身為一位母親、祖母,看到他們流離失所,心中因他們的處境湧現了無限辛酸。」陳濟弘坦言,援助烏克蘭人的項目與過去任何賑災發放都完全不同:「我們必須站在這些祖母、媽媽的立場,以更有人性化、更溫暖的方式,來安住他們的身心。」

當我回到烏克蘭⋯⋯

透過採用土耳其志工研發、已運作成熟的網路登記發放系統,以及與當地慈善團體合作彙整發放名單,慈濟順利在陌生的國度打開僵局,舉辦了一場又一場成功的大型發放活動,並規劃著未來的中長期援助項目。

繁雜龐大的發放工作量,歸功於來自全球亞洲、美洲、歐洲,12個國家的慈濟志工輪番進駐波蘭,一棒接一棒、接力承擔發放工作。志工接力成就大規模援助行動,正是慈濟援助的一大特色,棒棒相傳不僅圓滿了2005年美南卡崔娜風災(Hurricane Katrina)、2010年海地地震(2010 Haiti Earthquake)、2016年厄瓜多強震(Ecuador Earthquake)、2018年北加州坎普山火(Camp Fire)⋯⋯更在一次次「付出無所求」的發放接次行動中,在當地居民心中種下了愛的種子,並把慈悲的棒交到當地人手中。

現在,慈悲行動的棒子,已交給了波蘭人和烏克蘭人。每一場發放,領到每人2,000波幣(約450美元)購物卡的烏克蘭民眾,激動地緊握住志工的手,甚至感激地大力擁抱慈濟人,並一再承諾:「當我回到烏克蘭,我也要做慈濟。」每一場發放都是笑與淚交織灌溉著大愛種子,慈濟志工貼心的溫暖猶如陽光,正鼓舞著剛萌芽的善種快快成長茁壯。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