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烈日豔豔,這時只要跟著季節走,選擇當令的蔬果,既可養生,又可節省支出。大自然讓夏季的果蔬富含水份或優質蛋白質,例如各種瓜類、茄子、番茄、四季豆、長豆⋯⋯再搭配膳食纖維豐富的全穀類主食,身體的負擔減輕了,也是一種隨順天時地利的健康輕食。
位於奧勒岡州的弗里蒙特-維內瑪國家森林公園(Fremont–Winema National Forest, Oregon)佔地120多萬英畝,其中50多萬英畝為自成體系的原始森林。幾十米高的扭葉松和西黃松在七千年前火山爆發後的肥沃土壤上蔥蔥鬱鬱地生長,俯視千百年來土地孕育出的生靈:緊貼土地的青苔、灌木和蘑菇,山林中棲息的麋鹿、叉角羚、黑熊和郊狼,溪水中嬉戲的鱒魚、鱸魚、加拿大雁和綠頭鴨,還有那些選擇遠離鬧市、自給自足、依靠大自然繁衍生息的人們。2021年的布雷斯山火(Bootleg Fire),卻讓這個千年的世外桃源不復存在⋯⋯
「曼芽,跟我們一起去巨石溪(Boulder Creek, CA)吧!」慈濟志工朱曼芽怎麼也沒想到,慈濟北加州分會執行長謝明晉的這通電話竟將她人生的線與一位名叫洛琳·帕默 (Lorraine Palmer)的女性開始牽起——原本只是一次探訪年初受洪災影響居民的尋常行程,可命運早已暗中埋下伏筆,一段雙向奔赴的美麗故事就此展開。
第九屆「世界宗教議會」(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第三天,午後「氣候村的綠色帳篷區」(Green Tent in the Climate Village)內,來自台灣慈濟大學的學生和慈濟芝加哥分會的志工們激動卻有些緊張,由他們擔任模特兒的首場「生態時裝秀」(Fashion Show)即將拉開帷幕。天空藍的慈濟青年志工制服、深藍色的馬球衫志工服、黑色的西服套裝、福慧床⋯⋯這些精美又實用的衣帽和日常用品,不是普通材料製成,而是用回收的廢棄寶特瓶加工而成。
《美國慈濟世界》雙月刊報導全美慈濟志工如何實踐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的精神理念,透過各類慈善、醫療、教育的活動,以及慈濟人與民眾互動的感人故事,在貼近人心與生活的題材中,展現出慈濟對社會、心靈、生命關懷。每一篇故事都是啟動社會慈悲動能的「心靈工程」,帶給讀者正面的人生價值觀,繼而激盪出善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