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民因感恩曾幫助他的德國醫生而走上行醫之路,加入慈濟後與人醫會一起服務有需要的人。圖為陳福民於2012年為海地人醫會進行志工培訓。 提供/陳福民
2007年南美洲玻利維亞(Bolivia)遭遇水患,美國人醫會前往賑災、義診。當年67歲的陳福民,有超過三十多年的外科手術資歷,在義診上拔「刀」相助,給急需就醫的災民做手術。精湛醫術讓玻利維亞法國醫院(Hospital Municipal Frances)的醫師們以他為師,虛心受教。這位受人敬仰的大醫王曾經也曾是被疾病與貧窮所困擾的少年,一位德國醫生的善舉在他心中種下了學醫助人的種子,經過多年大愛澆灌,如今已成菩提。
出生在印度尼西亞(Indonesia),陳福民17歲時經歷過印尼的反華暴動,期間他的母親還生了重病,讓他本不富裕的家變得一貧如洗,一家人陷入無盡的徬徨中。所幸危難關頭,有位慈悲的德國醫師及時施以援手,並極力安慰陳福民,不必為醫藥費擔憂,鼓勵他讀醫學院,將來可以幫助他人。在學醫救人的信念激勵下,陳福民赴台灣國防醫學院學習並靠著僑生助學金,以優異成績順利完成學業。
組建家庭後,陳福民舉家移民美國,繼續投身醫療,專攻外科、腸胃科。期間,陳福民一直努力尋找那位救了母親的德國醫師,惦念著他的恩情,想當面再向他說一聲「謝謝」,但幾十年來卻始終沒能如願。「唯一能報答他的,就是學習他的精神,投入行醫行善的行列,證嚴法師也是這麼鼓勵我的。」1997年陳福民在服務的醫院基金會設立獎學金並發放至今,以此延續那位德國醫師救治母親的大愛。
陳福民與慈濟的結緣,離不開身為慈濟人的太太田雪燕不斷的鼓勵。有一次陳福民獲邀在醫療講座分享,從慈濟文宣中,知道慈濟是走入人群行菩薩道,與他做醫生救人的理念非常契合;加上精舍德旻師父俗家胞兄送他一本書《千手佛心》,陳福民讀了以後,對證嚴法師的德行非常感佩,開始參與慈濟活動。2003年回台拜見證嚴法師並皈依,2005年正式加入人醫會。
「2006年卡崔娜(Hurricane Katrina)風災後,美國政府號召全美國的醫療人員。我就問了王惠平師姊,她鼓勵我跟著慈濟醫療團隊一起去做義診。」把握因緣不空過,陳福民從此踏上義診路,走過千山萬水。
2008陳福民在玻利維亞法國醫院指導醫師們做腹腔膽囊手術,及大小疝氣手術三十多起。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年約50歲的婦女嘉士堤娜(Jastina),因為腸子穿透腹肌造成疝氣,同時肚子上還有一顆極大的脂肪瘤,讓她幾乎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由於腸子突出肌肉層過久,已和腹部皮膚嚴重沾黏,必須小心剝離;一旦出錯弄破腸子,後果不堪設想。
當時醫院缺乏醫療器材,還好陳福民隨身帶了12吋乘12吋的最大尺寸人工腹膜。經過兩個半小時全神貫注的手術,醫療團隊順利把腸子從皮膚剝離,塞回腹腔,同時以人工腹膜修補疝氣。手術翌日,嘉士堤娜抓著陳福民的手喜極而泣:「我等這一天已經很多年了⋯⋯」
不只是在當地為民眾解除病苦,半年後,陳福民安排玻利維亞法國醫院的醫生,飛越太平洋來到花蓮慈濟醫院學習微創手術及慈濟醫療人文,讓更多醫生加入人醫會的行列,要為玻國培養更多良醫造福患者——這是陳福民的心願。透過他的不懈努力,先後協助了玻利維亞及海地(Haiti)人醫會的成立。
一名醫者遠行千里,到異鄉義診數日或可拯救數十人、上百人於一時;但若能培養、接引在地良醫,傳承精良的醫術與美善人文,就能歲歲年年,嘉惠成千上萬的病人。
人醫會醫師 陳福民
2011年在玻利維亞義診時,正逢陳福民70歲生日,有位老太太用自己種的七顆芒果幫他慶生,讓陳福民感動落淚:「這是我70年來收到最好的生日禮物。」這些喜悅都是做慈濟「賺」來 的,雖然自己63歲才進慈濟門,然而,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
2008年至2011年,陳福民前往玻利維亞做了五次義診、 2010年海地地震陳福民總共去了十次義診,還有2008年中國大陸汶川大地震(Wenchuan Earthquake)、2013年菲律賓海燕風災(Typhoon Haiyan in Philippines)、2017年墨西哥(Mexico)大地震等,慈濟人走到全球苦難眾生處舉辦義診,都有陳福民的身影。
在傳承義診經驗方面,陳福民落實社區。2013年加州橙縣(Orange County, CA)慈濟志工在聖塔安那市(Santa Ana, Orange County)展開社區義診,為貧區居民服務,陳福民在社區義診中,陪伴人醫會醫療人員與志工:「2013年開始的橙縣社區義診至今,我都沒有缺席。」從2014年起,陳福民定期舉行講座,增進社區居民癌症認知與健康訊息。
陳福民也在阿罕布拉市(Alhambra, CA)的慈濟社區門診中心(編註:前身為阿罕布拉慈濟義診中心)一個禮拜開兩次的腸胃鏡免費診療服務,一直到新冠(COVID-19)疫情爆發後,非急診的腸胃鏡診療被迫暫停。但陳福民沒有因為封城而停歇,善用科技,他協助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規畫以視訊進行的線上醫療講座:「這是化危機為轉機,因為是線上的講座,所以能夠邀請全美東西部慈濟人醫會的大醫王,都能夠來參加講座,大家都來和民眾雲端分享。」
十幾年前,陳福民向證嚴法師承諾要在美國及其它地區講醫療健康及人文講座一百場,現已經快達成目標。
回憶起2003年第一次回台參加「國際慈濟人醫年會」時,陳福民請示證嚴法師:「我是基督徒,可以信仰佛教嗎?」證嚴法師的回答是:「假如你是正信,什麼宗教都是一樣的,就是愛與慈悲。」得到的答案令他恍然大悟:「將佛教與基督教連結,就是學習證嚴法師的無私與包容。」當時,陳福民向證嚴法師承諾,以後每年人醫會年會,他一定回來:「從2003年到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我總共回花蓮45次,也面見證嚴法師45次。」言談間,流露出陳福民與證嚴法師的師徒情。
2010年二月,海地大地震後,陳福民帶著學醫的兒子陳國揚一起去海地義診。陳國揚很喜歡攝影,在一個堆滿了發放用大米的倉庫裡,幫爸爸拍了一張照片,他還在照片旁寫了一段話⋯⋯
與其說地震把我吸引到海地,說實話,最大的吸引力是我的父親。我一輩子把他當成醫生,之後,我終於可以和他並肩工作了。他擁有充沛的能量和一顆寬廣的心,我很自豪地稱他為我的父親,我愛你,爸爸。
陳福民之子 陳國揚
陳福民驕傲地跟慈濟志工分享著這張照片,說著說著,嘴角浮現一抹欣慰與滿足的微笑。回首超過八十寒暑的人生,陳福民告訴自己,要報答母親養育之恩、當年德國醫生襄助之恩、證嚴法師教誨之恩,唯有在慈濟路上盡形壽、奉獻己能。
《美國慈濟世界》雙月刊報導全美慈濟志工如何實踐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的精神理念,透過各類慈善、醫療、教育的活動,以及慈濟人與民眾互動的感人故事,在貼近人心與生活的題材中,展現出慈濟對社會、心靈、生命關懷。每一篇故事都是啟動社會慈悲動能的「心靈工程」,帶給讀者正面的人生價值觀,繼而激盪出善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