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敬興是紐約人醫會創始人之一,1998年開始積極投入國際賑災。圖為2018年第三次前往約旦義診。 圖片來源/廖敬興
「其實,慈濟國際賑災是我的救命恩人,挽救了我的家庭。」廖敬興分享時停頓哽咽⋯⋯2004年發生南亞海嘯,那年也是廖敬興的人生低潮,夫妻關係緊張、生活層層考驗,他不顧太太反對,放下工作拎著行囊去了南亞義診:「海嘯席捲過的每一吋地,像是人間煉獄,活著還能付出,已經是萬幸。這趟義診,是這輩子最對的決定。」義診連續三周,每天治療90多個病人,創下他人生以來最高的看診紀錄。
在高價醫療的美國當牙醫,尤其是根管治療專科(Endodontist),是個令人稱羨的行業,廖敬興出身於醫學世家,爺爺和三哥都是醫生,他作為1980年代台灣第一批出國學習根管治療的牙醫師,來美學習最新的牙科根管治療技術。
來美後,廖敬興就讀全美排名前茅的康乃迪克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牙科博士班,更是首位康大華裔副教授:「那樣的我,怎麼能不優越?」廖敬興回憶著三十多年前的自己。但現在映入大家眼簾的這位醫師的形象,卻是開著90年代舊賓士、拎著皮革已破爛的公事包的樸質無華——哪像位備受尊崇的紐約(New York)高薪牙醫?儘管如此,廖敬興一貫暗藍穿搭與毛呢復古帽,仍藏不住英國紳士的優雅:「也許就是這樣,我才會進到慈濟吧。」
1996年,廖敬興受其太太宋立分的影響,踏入了慈濟,1998年第一次參加宏都拉斯(Hundrus)國際賑災,從此走上脫離世俗牙醫的道路。美國境內義診,廖敬興跟著志工們走進社區,在大小義診上都有他的熱心身影。「很多癌症都可以先從口腔中發現,因此口腔癌篩檢與口腔衛教尤為重要,可以在義診上為民眾先進行篩檢,就能及時發現、搶救生命,我感到很歡喜。」
2001年紐約911恐怖攻擊發生後,慈濟的周邊包括新澤西(New Jersey)、紐約等分會在次日便趕赴災區中心協助救援。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 NY)廢墟的餘火還在燃燒,漫天濃煙中,廖敬興和來自人醫會的姚繁盛、林慧如醫師們,與各分會的志工一腳深一腳淺地踩著塵土去賑災。不光是進入世貿災後現場(Ground Zero),廖敬興也參與政府設立在紐約94號碼頭的家庭輔助中心的賑災工作,和慈濟志工們肩並肩,為受災民眾與罹難者家屬提供援助。
廖敬興當時也同時負責慈濟在曼哈頓華埠(Chinatown, NY)中華公所舉辦的賑災發放,社區比鄰坍塌的世貿雙塔(Twin Towers),商家和住戶都受到了很大的經濟與心理衝擊,但卻因為政府將該區域畫分在災區外而無法得到任何補助。慈濟當時為期近一個月的的賑災發放,解決了社區受災民眾的燃眉之急。
在災難的現場,你不會看到自己,眼中只有苦難的眾生,我慶幸自己是個能救人的醫師。
人醫會牙醫師 廖敬興
「參加國際賑災義診,會讓人上癮!」1998年廖敬興先是前往宏都拉斯、2001年薩爾瓦多(El Salvador),而後菲律賓(Philippines)、斯里蘭卡(Sri Lanka)、海地(Haiti)、約旦(Jordan)、墨西哥(Mexico)到最近一次莫三比克(Mozambique)——每次義診都是廖敬興生命中的療癒,從國際賑災的洗禮,洗掉傲慢我執,洗出懺悔與慈悲。
宏都拉斯義診後,廖敬興成了第一批美東成立人醫會的先鋒,從社區義診、醫療與口腔服務、推動捐血:「這一路來,感恩證嚴法師、紐約、長島、波士頓的醫護、志工們,所有人的包容與護持。」
做慈濟當然也會有阻撓,廖敬興曾有退轉的念頭。他感念已故人醫會牙醫師林慧如,不斷地鼓勵他:「前腳走,後腳就要放,當志工不能執著,做完就放下了,要往前看。」這是廖敬興一路走來最大的學習和感悟。
慈濟是個務實的道場,受人尊敬的不是地位與頭銜,而是慈悲大愛與付出無所求。
人醫會牙醫師 廖敬興
現在的廖敬興除了努力將慈濟醫療志業薪傳給新一代志工,也開始投入慈濟聯合國小組,發揮英語專長,讓主流社會更認識慈濟。如果當初過著一般牙醫按部就班的穩定生活,廖敬興的人生會有不同的風景。而眼下生命的劇目樸質無華但豐富精彩,一齣齣還在繼續上演,這是他對人生的期待,也是最大的滿足。
《美國慈濟世界》雙月刊報導全美慈濟志工如何實踐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的精神理念,透過各類慈善、醫療、教育的活動,以及慈濟人與民眾互動的感人故事,在貼近人心與生活的題材中,展現出慈濟對社會、心靈、生命關懷。每一篇故事都是啟動社會慈悲動能的「心靈工程」,帶給讀者正面的人生價值觀,繼而激盪出善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