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擅長西語的鄧博仁醫師是中南美洲國際義診的固定班底。圖為2018年九月他在墨西哥德拉奇(Tlaquiltenango, Mexico)國際義診中唱作俱佳地看診。攝影/駱淑麗
中午約訪時間到,但現任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簡稱:醫療基金會)執行長鄧博仁卻遲遲沒現身,醫療基金會行政秘書很客氣不斷解釋:「真不好意思,剛剛我們已經去診間找鄧醫師了,他病患很多,才看完早上的最後一位病患⋯⋯本來已經走出來(要受訪),但病患又跑回來問問題,鄧醫師就折回診間去幫患者⋯⋯」這就是鄧醫師,和煦如風的他,只要病患有需要就耐心回應,即便看診、忙醫療基金會已日理萬機,他還會安排前往病患住處往診,那些癱瘓在床的、行動不便的低收無保險殘疾人士或長者,總滿心期待他的到來。「一般外面的醫生來了只是簡單問我好不好,蜻蜓點水然後走人,收我兩百美元,但鄧醫師不是,他每次都花很多時間仔細幫我檢查傷口、換藥⋯⋯」長年臥床的尤金(Eugine)是鄧醫師其中一位長期照顧病患,短短幾句話勾勒出大家心目中的大醫王,但這,還不是鄧醫師的全貌。
「記得小時候老師給我的評語是調皮搗蛋,因為我很愛問問題。」戴眼鏡、娃娃臉、笑起來時稚氣未脫、認真思考時眉頭深鎖,心寬念純的鄧醫師給出讓人驚訝的回答,想像中的他應該是乖寶寶,沒想到竟是老師招架不住的「問題」學生,而且不只小時候,熟識他的人都知道,愛問問題是鄧醫師的金字招牌。
「小時候爺爺說,家裡很多『師』,有廚師、會計師⋯⋯但從沒有醫師。爺爺說他可以買土地蓋醫院給我,既可幫助人,生活也會比較好。爺爺是商人,想法較實際,我想也對,就往這條路走。」13歲從台灣移民來美,數理超強的他,後來考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主修化學工程,但為要申請醫學院還得修生物,原本唸書是一碟小菜,卻在這領域倒蔥栽。
「生物唸得非常辛苦,第一次考試只拿了個C,這樣怎麼申請醫學院?我不是喜歡念醫的人,要背的太多。第二次考試就很認真準備,但還是比平均低了20點,一直到期末考才拼到B+,讓我信心大失。」但鄧博仁沒舉白旗,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然後研擬出策略採取行動——先拿對他而言比較簡單的遺傳基因學:「這堂課有很多計算,對他人來說很難,對我來說卻很簡單,透過這堂課累積信心後,再回頭去拿其他相關課程。」
鄧博仁不諱言,自己當時連選要走哪一科,都是出自實際面的考量——哪科比較輕鬆?哪科能趕快畢業?哪科較能賺錢?反覆思量後選了家醫科:「畢業後再唸三年即可,加上後來爺爺往生,那就想說行醫五年後就不做了,至少回饋社會一點,再回去接家業⋯⋯我父親是做建築的,希望我可以接班。」
當時的鄧博仁並沒有從「醫」而終的決心,一腳在內一腳在外,對慈濟也似乎相同,雖然1999年拿到醫師執照、完成實習醫師訓練時,就在資深慈濟志工王慈倫的號召下投入義診,但長達11年都止於到場問診看病,對慈濟精神一知半解,直到一次義診的感恩茶會。
「我要很小心講,因為到現在提到還是會很悸動⋯⋯」滔滔不絕的鄧醫師提到這段過往時,突然頓了幾秒,哽咽了一下: 「 那次茶會上我潰堤了,心態受到很大的改變。茶會邀約對象是義診醫療人員,我也受邀到台上講話。遠遠看去有一位志工,他是我的病人,我知道他的身體不是最好,他就站在廚房聽我分享。我當下心想,為什麼我站在聚光燈下?我只是去看診,跟病人講幾句話而已,但那位身體狀況不是最好的人,前一天先準備茶會食材到凌晨、早上一早又起來又準備午膳給大家吃,為什麼不是他上台拿麥克風?(再度哽咽) ⋯⋯我心想,怎麼會有這樣的人?當下淚流滿面。就是這個問題,讓我想更近一步去了解慈濟。」
2010年,鄧醫師首次返台參加國際慈濟人醫會(簡稱:TIMA)年會,拿出他愛問問題的本領:「我很刁,有些問題都讓慈濟志工答不出來,像是為什麼男眾走在前面?不是女眾走在前面?不是女士優先嗎?諸如此類的。年會結束後,感動與震撼很多,但我的問題也更多了,所以返美後我自動報名慈濟志工的見習培訓。我比較挑惕,我要找到自己的答案。」
打破沙鍋問到底,不是反骨,而是想要深入,理性思考在感性的驅動下,越挖越深。
「這是我的個性問題,像是入經藏(編按:用音樂手語演譯佛經故事,藉此反觀自省)要吃素108天,為什麼要108天?那108天我是繼續吃?還是停止呢?我在尋找答案,有師兄說,吃素是長養慈悲心,一位師姐說,問這麼多幹嘛,證嚴法師叫你吃就吃,這是她的答案,但那都不是我的答案。如果我要找到我的答案,那就是繼續吃下去!後來我的感受是,吃素是為了要做到『簡單』,不執著於吃不吃蛋、吃得營養不營養、好不好吃,而是為了學會『簡單』這件事,這就是我的答案。」
每個人的答案不一定相同,因為每個人會依照自己的經歷、感受,在「做」中獲得不同的啟悟。這就是證嚴法師說的「做中學,學中覺」。
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執行長 鄧博仁
又有一次,鄧醫師的「提問」,成了他日後願意犧牲睡眠時間(過往鄧醫師可一天睡上12小時),天天晨起薰法香的原因。
「我還在培訓時,慈倫師姑都會邀我到聖諦瑪斯(San Dimas)總會拜經,我沒拜過,記得拜的是『法華經序』。那時我肚子還有一定的份量(笑),所以有個角度很難彎身。我們總會的拜墊是後高前低,拜下去時我不太容易呼吸,會很急促,然後有些經文又唱誦得非常慢,慢到我心想可以唱快一點嗎?要不能呼吸了!只想趕快起身!但後面傳來不知哪位師兄的唱誦,中氣十足,很厲害,讓我十分佩服!我就問,為什麼他可以這樣?我真的很愛問問題(笑),後來我的結論是,他一定常常拜,拜很久了,練就這樣的功力。我有這樣的想法,後來就自發去總會一週拜一次,覺得不夠,又跟人借『法華經序』DVD,帶到阿罕布拉市(Alhambra)的慈濟診所,那裡有個小佛堂,一早我就去,每天看診前抓緊時間,那部經我足足拜了一年,就養成我晨起拜經的習慣直到現在。」
並非天生高手,也非一開始就滿腔熱情,鄧醫師的慈濟路,是由一個個問題和一步步行動,堆砌而成。
近年來,鄧醫師不再動不動就提問了,因為他發現,無論提出哪個問題,最終都能透過行動,和證嚴法師的教導相印證,獲得啟發。就連2021年扛起醫療基金會執行長大任時,也沒想太多:「以前都要實際面弄清楚、問清楚再做,確定會不會成功,現在是先做再想。證嚴法師已經開了一條路,我全心全意相信證嚴法師,所以只要是慈濟事,做就對了!」
我不是聰明的人,所以一定要勤。雖然做中不一定都會得到覺悟,但有做就有機會。
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執行長 鄧博仁
愛問問題的鄧醫師已然蛻變,在他的慈濟大藏經中,用「行動」寫滿了各式各樣的人生解答。
《美國慈濟世界》雙月刊報導全美慈濟志工如何實踐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的精神理念,透過各類慈善、醫療、教育的活動,以及慈濟人與民眾互動的感人故事,在貼近人心與生活的題材中,展現出慈濟對社會、心靈、生命關懷。每一篇故事都是啟動社會慈悲動能的「心靈工程」,帶給讀者正面的人生價值觀,繼而激盪出善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