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笑送別我們的漢魁師兄!
慈濟美國總會副執行長暨前任執行長黃漢魁博士在6月18日圓滿此生,享年55歲。身為遺傳科學博士的黃漢魁,在太太王惠平的介紹接引中接觸慈濟,從學術界毅然轉換跑道成為慈濟全職志工。
慈濟美國總會副執行長暨前任執行長黃漢魁博士在6月18日圓滿此生,享年55歲。身為遺傳科學博士的黃漢魁,在太太王惠平的介紹接引中接觸慈濟,從學術界毅然轉換跑道成為慈濟全職志工。
「有了這一台行動廚房(Mobile Kitchen),未來在急難救助時,志工便能很方便地開入災區,烹煮素食熱食,供應災民和救災人員享用。」負責美國慈濟急難救助項目的慈濟美國總會慈善發展室副主任邢敏,在2022年5月25日接收洛杉磯食物銀行(Los Angeles Regional Food Bank)捐贈給美國慈濟的全新行動廚房時,說明這台造價八萬至十萬美元的新設備未來的服務任務。
5月14日這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在紐約市上東區(Upper East Side, New York City)可以看到許多拿著藍色口袋的小團隊。這些兩三個人一組的團隊中,往往有一個人穿著整潔的慈濟「藍天白雲」志工制服,有的穿著天主教神父的黑色制服,而其他人則穿著各色的普通服飾。他們四處走動,直到遇到在紐約城裡隨處可見的遊民⋯⋯
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芮氏規模7.0的強震,此後,慈濟為這些深陷赤貧的災民不斷馳援,尤其是在2020年,海地強震十週年的時刻,新冠肺炎疫情即便沒有在海地造成嚴重病疫,卻因全球經濟重創、旅遊業停擺,讓原本就蕭條的海地景氣更加惡化。
美國慈濟教育基金會(簡稱為教育基金會)多年來一直在尋求各種讓美國社區了解慈濟、認可慈濟全人教育理念的方式。經過了近半年研究,在各種獎牌中,教育基金會選定先從代表著品格教育與安全校園的「慈悲認證」獎章(Kindness Certified School/District)開始。
2月24日美國時間的早上,突然在烏克蘭領土上瀰漫的戰火硝煙震驚了整個世界。在21世紀的今天,這一切來得突然,尤其是烏克蘭的平民百姓們的世界幾乎在剎那間崩塌。幾百萬的烏克蘭人冒著槍林彈雨,開始湧向邊境,試圖逃離這個突然無法生存的家園。
2022年3月25日週五,北加州慈濟志工與多個團體代表,一起參加為坎普山火災區整合社區資源的「門諾教會救災重建組織」(The Camp Fire Collaborative and Mennonite Disaster Relief),為三戶災民舊址重建新居所舉辦的「入厝儀式」。這一天,共六十幾位代表齊聚康考偏遠山區,為歷經三年重建終於返回小鎮老家的受災戶,給予最大的祝福。
這場匯聚了1,500多人參與的健走活動,不僅是美國慈濟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舒緩後,第一場重啟總會園區舉辦的大型公眾活動,也是首次以園區步道規劃的健走活動;此外,這亦是慈濟人自我突破採用「群眾募款」(crowdfunding)模式的年度活動。透過讓報名者設立個人或團隊的「群眾募款」隊伍,再以社交媒體轉發號召親友參與和支持,帶動起這項為美國慈濟醫療和教育服務而走的行動熱度。
去年(2021年)美國慈濟教育基金會榮獲非營利組織「和平兒童」(Kids for Peace),頒發「慈悲認證」獎章(Kindness Certified School/District),慈濟在美國加州、德州的五所學校、250名學生,首度加入2011年啟動的「全球慈悲大挑戰」活動。
《美國慈濟世界》雙月刊報導全美慈濟志工如何實踐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的精神理念,透過各類慈善、醫療、教育的活動,以及慈濟人與民眾互動的感人故事,在貼近人心與生活的題材中,展現出慈濟對社會、心靈、生命關懷。每一篇故事都是啟動社會慈悲動能的「心靈工程」,帶給讀者正面的人生價值觀,繼而激盪出善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