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珈琲229 奏出菩提人生進行曲

撰文/王偉齡

疫情中,紐約大愛人文中心(Tzu Chi Center, NY)舉辦的網路研討會「人文珈琲229」,邀請西方知名心理學家與禪修大師,上網分享安定心靈的方法。圖片來源/美國慈濟媒體製作中心

新冠疫情讓生活出現太多的變數,需賺錢養家的母親同時要帶孩子做遠距學習 、家中有人染病倒下、又或是生意受影響、收入減少、青少年教育中斷前途未卜、家庭摩擦變多⋯⋯看似無力改變的現況,真的不可逆嗎?焦慮無助的心,又該如何沉澱?

慈濟紐約大愛人文中心(Tzu Chi Center, NY)希望能夠平息病毒帶來的「心靈疫情」,於是將原本只在大愛人文中心舉辦的沙龍聚會「人文珈琲229」(C.A.F.E. 229)搬上雲端,從2020年七月的第三個星期五正式上線,每個月,負責的團隊志工林晉成、張瓊文等,都會邀請西方知名的心理學專家、禪修大師、學界、醫界、藝文界人士來和民眾分享,透過各種有形、無形的「禪修」(Meditation)來培養「正念」(Mindfulness),掌握心境、突破逆境!

緣起:卡內基音樂廳裡的鋼琴家

灰藍色的絨布,沉穩內斂地垂墜在兩排典雅潔白的牆面上,三大盞水晶吊燈,如銀色瀑布般從挑高的雕花屋頂撒下璀璨淋漓的光,映照著舞台中央黑得發亮的鋼琴。古典鋼琴音樂家張瓊文深吸一口氣,隨即「拉赫曼尼諾夫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的樂章,劃破寂靜,指尖在黑白琴鍵上行雲流水,賦予樂譜上的每個音符生命,張力十足、牽引觀眾的心。

二十幾年前研究所學生時代,張瓊文即受邀在世界音樂聖殿「卡內基音樂廳」的威爾許獨奏廳(Carnegie Weill Recital Hall),表演長達85分鐘。

古典鋼琴音樂家張瓊文,在面對音樂時,也曾經有過巨大的焦慮和不安。攝影/林晉成

「1998年的那場是我在紐約的首場演出。」張瓊文回憶:「為了準備這場表演,我好幾個月忘了吃、忘了睡,一心只想練習,即使有時候我的心根本不在鋼琴上,我還是逼自己坐在鋼琴前,讓身體、指節、呼吸、皮膚,牢牢記住每個音符的時間點、施力點、不多不少、精準確實⋯⋯」四個月的焦慮練習,換來一場成功的演出,但張瓊文也足足瘦了二十磅。「我沒發現我的身體和心理承受了極大的壓力,每天活在恐懼中。後來表演結束才痛苦驚覺,所有的音樂家、和許許多多其他的人,都像我一樣必須經歷這些⋯⋯」

身為佛教徒的張瓊文,於是開始將佛教中的「禪修」帶入音樂表演,讓心靈沉澱,追求無我的境界,進而讓「音樂」、「鋼琴」、「表演者」的界線消融,合為一體。「每天我會禪修二十分鐘,這讓我的表演更上一層樓!因為沉靜後的思緒和身體會變得更加清晰敏銳,表演開始變成為一種享受,一種快樂!而不再只是對抗與征服!」她也將禪修帶入她往後的古典音樂教學,讓未來的音樂家們無需再把自己當機器人,將樂譜一一「鍵入」自己的身體,反之,懂得和眼前的音符,和諧共舞。

人生,不也是如此?

沙龍聚會

時空快轉到2019年,張瓊文和在聖喬瑟夫大學(St. Joseph’s College)擔任心理學教授的夫婿林晉成博士,在十月中剛開幕的慈濟紐約「大愛人文中心」,和其他志工腦力激盪、規劃細節,要如何讓這個位在曼哈頓東60街229號的白色建築,成為世界政經舞台上傳播佛法、安定人心、啟發慈悲大愛的一個重要樞紐。

「因為有西方古典音樂的背景,我就開始想,何不仿效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文人雅士最愛的『沙龍聚會』(Salon)?」張瓊文說,很多作曲家像是舒伯特,早上寫曲,下午就邀請藝文人士到家中客廳喝茶品小點,一邊深談文化、政治,晚上就聚集在他的琴房,舉辦一個小音樂會,演奏他早上剛譜寫好的曲目。在這樣的聚會裡,彼此交換最新的書、畫、藝術、音樂,把知識和美、善傳播出去。

座落在紐約曼哈頓的慈濟大愛人文中心。攝影/林晉成
林晉成在紐約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專精「正念療法」,是西方心理治療領域中,首位結合佛法修行的先驅。攝影 / 林晉成

林晉成聽了心有靈犀,隨即將沙龍存在的意義點出:「而沙龍的核心價值,就是思維、自由、與啟發;在佛教,我們也透過禪修追求正念思維,而它的終極目標,就是慈悲利他的行動(Compassion in Action)、同時佛學也強調心靈的自由(Freedom)與悟道啟發(Enlightment),兩者(16世紀的沙龍聚會與佛教)所追求的不謀而合。我們可以舉辦小型講座,邀請各界人士來大愛人文中心小聚,品嚐慈濟的有機茶和美味小點,同時開啟佛學和慈悲大愛的傳遞與交流。」在座的志工們眼前浮現了屬於慈濟的人文沙龍,興奮地一點一滴勾勒出願景和藍圖。

Compassion in ActionFreedom、和Enlightment英文字母的第一個字,加上229的門牌號碼,大愛人文中心的沙龍正式名稱「C.A.F.E. 229」(翻譯成中文「人文珈琲229」),就此誕生!

禪修與正念

林晉成(右)在紐約聖喬瑟夫大學(St. Joseph’s College)擔任心理學教授,因為帶領學生從多方面探討心理健康復原:包括禪坐、茶道、柔道等,2016年榮獲美國教育界的殊榮「S. Mary Florence Award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and Impact」。圖片來源/林晉成

「證嚴法師常提醒我們,不只要分享有形的物資給需要的人,也要分享美善的無形知識。」從小就在慈濟家庭長大的林晉成,決定和太太投入推動「人文珈琲229」計畫,他們進一步思考,該邀請誰來主講分享?

「我們要找到東方佛學與西方文化的共通語言,才有辦法在西方世界推廣佛法的美善,成為安定社會與人心的力量。而這個語言,可以從東方佛學中的『禪修』與『正念』開始。」林晉成發現,谷歌Google、美國職籃NBA、蘋果Apple、耐吉Nike等世界級公司早就引進「禪修」,進而培養組織人員「正向」思考的習慣,讓人更快樂、更有效率、工作品質更提高,是西方心理治療的「顯學」。

歐哈拉禪師在2020年八月份的分享,主題「透過禪修的成佛之路」(Meditation Makes A Bodhisattva)。圖片來源/美國慈濟媒體製作中心

於是志工團隊開始廣邀西方心理健康與心靈禪修領域的重磅人物,如紐約Village Zendo寺廟住持歐哈拉禪師(Roshi Pat Enkyo O’Hara)、法國科學家僧侶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享譽歐洲的百年學府哈德斯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 ,UK)「正念和表演」研究計劃負責人黛博拉·密德頓博士(Dr. Deborah Middleton)⋯⋯,到「人文珈琲229」分享,特別是在天災人禍不斷的今日,引導眾人面對挑戰、將憂懼轉為成長的動力。

「疫情中有所謂的超級傳播者,因為個人生活或衛生習慣不好,將病毒傳出去。而疫情中也有『心理衛生』不佳的超級傳播者,把負面情緒傳給其他人,就會造成家庭失和、社會失序。」林晉成用最簡單的比喻,來強調為什麼大愛人文中心志工團隊突破萬難,把「人文珈琲229」搬上雲端,讓更多人可以加入沙龍聚會:「疫情中,大家把自己的心照顧好,這就是個很慈悲的開始,有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實際生活的問題,讓身邊的人也都能安心、正向度過疫情。」

慈悲利他

除了幫人們找到滌淨心靈方法的同時,「人文珈琲229」也希望一步步引導與會者一一不管是西方「正念」大師們,或是慕名而來的一般民眾,了解佛陀教導「禪修」與「正念」的真諦,追本溯源。

由於西方的禪修與正念跳脫了宗教範疇,,只取「修行的方法」,缺乏了「修行的脈絡」,多著眼於自身心靈平靜的追求,也因此林晉成在主持「人文珈琲229」時,總會強調,要達到真正的快樂,就必須回歸佛陀的教導,最終在「慈悲利他」:「正念不能只停留在自我感覺良好,尤其是佛法中的正念,是為了達到『無我』的境界⋯⋯我們要讓自己變小,我執變小,我們的心胸和視野,就會豁然開朗。」

同為佛教徒、同樣追求人生「正念」的慈濟志工夫妻檔張瓊文、林晉成,用慈悲心念、美、善、藝術和利他的服務精神,活出快樂人生。圖片來源/林晉成

慈悲利他的行為,讓人比較不侷限自我。人狹小的時候就會不開心,我執一旦變少,就不會那麼沒有彈性或死板,就可以騰出更多空間,容納更多更廣。

就像文藝復興時期的沙龍,終結了西方世界的文明黑暗期,「人文珈琲229」也同樣期待在二十一世物資豐沛卻心靈迷航的時刻,為世人奏出明亮純淨的菩提人生進行曲。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