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海地大震賑災紀實——創造奇蹟的團隊

第一梯次「慈濟海地地震賑災關懷團」於9月1日啟程前往海地,啟動大規模物資發放。志工突破黑幫控制路段和種種挑戰,讓物資得以一批批順利挺進災區救急。圖為9月8日於萊凱市「慈幼修女會綜合學校」(École Notre Dame,Les Cayes)舉辦的首場發放。攝影/凱辛雅

作者/王偉齡、錢美臻

大卡車的強光,劃破拂曉前最黑暗的時刻,抵達海地地震重災區萊凱市「慈幼修女會綜合學校」(École Notre Dame,Les Cayes),在門口等待的修女們瞇起了眼,潔白的修道服在車燈照射下特別顯眼,等卡車停妥後,沒顧慮會不會弄髒修道服,就和卸貨工人一同湧上前,兩兩一組,把「慈濟海地地震賑災關懷團」好不容易臨時調度到的兩千包大米扛進倉庫裡整備好,因為幾個小時後,就要在當地進行大規模賑災發放。

9月8日發放的物資是臨時調度來的,在發放前幾個小時的清晨送抵現場。圖片提供/范婷
為爭取時間修女們也一起協助卸貨。圖片提供/范婷

黑幫戰區

海地西部半島在2021年八月中發生強震,造成兩千多死、一萬多傷、近十四萬棟建築毀損倒塌,至今還有三百多人下落不明⋯⋯第一梯次「慈濟海地地震賑災關懷團」(簡稱關懷團)——陳健、邢敏、范婷、門海梅(Jaime Puerta),從美國洛杉磯和紐約分頭出發,於當地時間9月1日抵達海地太子港,展開為期16天的賑災與關懷培訓本土志工的行程。

2021年9月1日,「慈濟海地地震賑災關懷團」分別從洛杉磯和紐約出發前往海地。圖為紐約賑災團成員范婷、門海梅(左一、左二),和協助整備物資、通關和送行的紐約慈濟志工蘇煜升、李暘(右一、右二)。攝影/范婷

一下飛機,海地的混亂就充斥著關懷團志工的五感——擁塞的交通、悶濕炎熱的天氣、非常糟糕的收訊⋯⋯這些對關懷團成員來說,並不陌生,因為他們過去都擁有豐富的海地賑災經歷,然而最糟糕的不是這些——眼前的海地治安,在2017年聯合國維和部隊撤軍後急轉直下,加上新冠疫情、海地總統遭暗殺,這條賑災之路,可以預期將更加崎嶇難行。

過去海地有聯合國維和部隊維持治安,圖為慈濟2010年至海地與巴西維和部隊合作進行賑災的情形。攝影/陳清旺
剛抵達海地太子港,關懷團領隊陳健(左二)馬上與本土志工及海外工程公司討論賑災物資的保全維安和運輸安排。攝影/范婷

「黑幫和政府的對立,導致所有的事情都變得好困難⋯⋯」局勢詭譎多變,讓范婷感受到當下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這麼珍貴:「因為很有可能下一秒鐘,你現在所看到的一切,都變了。」

大震過後,原本黑幫與政府達成協議,讓人道救援物資在9月14日前通過不予攔阻搶奪,但黑幫頻頻打破協議⋯⋯在出太子港的公路會經過暴力橫行的貧民窟馬帝桑特(Martissant),不同幫派為爭奪地盤在當地互鬥火拼,許多民眾在行經時被無辜被射殺往生,運送物資的卡車經常被半路攔截,所有物資被搶走,放眼所及,建築物被砲火彈孔摧殘,煙硝味瀰漫、如同戰區。   

原本關懷團希望搶在黑幫與政府協議的時間內,趕緊將台灣慈濟本會、美國慈濟總會捐贈的物資以及在太子港購得的糧食送到災區,但陰晴不定的黑幫,讓大部分的卡車公司都因為恐懼而不願承接運送的工作。

社會嚴重失序,活在斷水、斷電、斷糧、斷垣殘壁中的災民,遲遲盼不到資源⋯⋯關懷團繃緊神經馬不停蹄地與時間賽跑,和負責採購物資的齊齊供應商(Gigi Depot)、全力協助慈濟賑災工作的海外工程公司(OECC)、合作發放的慈幼會(Salésien de Don Bosco)、明愛會(Caritas Ayiti Haiti)、慈幼修女會(Soeur Salésienne de Don Bosco)、台灣技術團等保持聯繫、調整計畫,機動性地克服物資集結、轉運過程遭遇到的各種難題。

慈濟馳援海地大震災民物資
2021 年8月18日-10月11日

醫療包

環保毛毯

大米(12.5kg/包)

台灣大米(10kg/包)

糧食袋

大米、食物袋發放受惠家庭

熱食發放

動員志工

2,100份

500條

12,100包

4,000包

7,100袋

11,100戶

8,000份

570人次

醫療包

環保毛毯

大米(12.5kg/包)

台灣大米(10kg/包)

糧食袋

大米、食物袋發放受惠家庭

熱食發放

動員志工

2,100份

500條

12,100包

4,000包

7,100袋

11,100戶

8,000份

570人次

像變魔術一樣

9月3日,齊齊供應商受慈濟請託,已備足5000袋的糧食袋和5000袋大米。圖中為該公司副總裁達絲卡。攝影/凱辛雅

賑災用的大米,堆疊得整齊如厚實的高牆,就連個頭高的齊齊供應商副總裁達絲卡·班奈特(Dashka·Bennett)站在那一堵又一堵壯觀的高牆前,都顯得特別嬌小。不只那些,還有貼著慈濟標籤的糧食袋,也一包包陸續整備完畢,裡頭都是志工深思熟慮過後挑選的品項——這樣的景象,在極度缺糧和物價飆漲的海地,是個奇景。

「一盒通心粉、半加侖的油、裡面還有五公斤玉米碎、五公斤豆子,與一盒24包的義大利麵,裡頭還有我們公司捐贈的調味料包、食鹽⋯⋯」像變魔術一樣,達絲卡不斷從糧食袋中拿出慈濟購買的賑災物資:「除了糧食袋,我們還準備好大米,每一包都有12.5公斤,最挑戰的部分是要讓所有發放品項,都能裝入發放袋內,且讓災民在可以搬運的情況下,裝入盡可能最多的糧食與物資。」

兩袋物資,總重37.4公斤。

糧食袋內每個品項都很有用,更是生活必需品,非常感恩能與慈濟合作,因為我曾與其他組織合作過,一般發放並未給這麼多食物品項,你們真的非常非常的慷慨。

志工陳健檢查糧食包裡的物資品項,確保給災民的物資品質優良。攝影/凱辛雅

乾淨水,也是災區迫切需要的,但要遠程輸水給數十萬災戶使用,並不實際,因此慈濟請齊齊供應商購買淨水丸——每袋糧食包中都放入20顆,讓災民可以淨化100加侖的水。

這讓隨行拍攝的當地攝影師凱辛雅(Keziah Jean)十分感動、訝異,海地市面上很難買到Aquatabs® 淨水丸,到處缺貨,但慈濟賑災物資中竟有這個品項:「海地長期都有飲用水問題,很多海地人都是因為飲用了不潔的飲水而往生,慈濟會考慮到這個問題真的非常貼心!」

Aquatabs® 淨水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淨水錠,一顆淨水丸可快速安全的淨化五加侖的水,預防霍亂、傷寒與其他水媒傳播疾病。攝影/凱辛雅
沉甸甸的慈濟之愛。攝影/凱辛雅

只要志工開口,齊齊供應商就使命必達!從缺貨的大米、糧食、運貨的卡車、願意冒著被搶風險前往災區的司機、海地難得一見的淨水丸⋯⋯達絲卡都靠著堅定的信念,變出來:「你們慈濟人確實深深打動了我,看到你們告別自己舒適的家,遠離居住的國度和放下工作,來這裡提供這麼多的援助,我也應該要做更多。」

非常榮耀追隨慈濟來陪伴海地人,只要需要我的地方,我會全力的投入,請務必算我一分。

齊齊供應商向來不負責為客人送貨。這次破例,調度公司的卡車人力,確保物資能及時送達發放點。攝影/凱辛雅
海地本土志工特製標語,感謝證嚴法師的大愛,不曾放棄過海地。圖片來源/慈濟海地志工

穿越馬帝桑特

解決了物資問題,接著就是運輸。

9月5日關懷團接獲消息,確認黑幫停火「休息」,趕緊抓住短暫的機會,早上九點,托齊齊供應商整備的第一批物資,從太子港啟程運往單趟車程就要四、五個小時的南部省(Sud Department)災區。

當幫派宣布停火休息、道路開放,齊齊供應商就會立即調派卡車運貨到災區萊凱市。攝影/凱辛雅

齊齊供應商的五台大卡車載著三千多份大米和糧食袋浩浩蕩蕩出發。但沒多久,其中一輛卡車卻因為機械故障而折返回太子港,其餘四輛卡車繼續往災區路上前進。

就在正中午,四輛卡車都在海地武裝警察及保鑣的護送下,平安通過了被黑道掌控的馬帝桑特!儘管在半路上,其中一輛卡車又因為爆胎而耽誤了行程,必須派出另一台卡車接力送貨,但終於傍晚六點半前,四輛卡車先後抵達災區,開始卸貨,讓志工緊繃的神經稍稍舒緩。

但還不是慶祝的時候。關懷團領隊陳健憂心,接下來的幾批物資還是會因黑道再度封路來不及在發放前全部送到:「一包大米不夠(一戶)災民家庭食用,所以我們又請齊齊供應商直接在災區附近找尋大米 。」達絲卡臨危受命,撥了多通電話詢問當地糧商,無奈當地普遍缺糧,還好達絲卡不放棄,終於有了好消息!

「達絲卡回覆,找到另外1000袋大米,一樣是12.5公斤!所以『慈幼修女會綜合學校』發放時,1000戶家庭可以每戶領到兩包大米!」陳健相信,有願就有力,而更棒的是,達絲卡馬上想到那台因爆胎而滯留當地的卡車,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這些大米就由修好的卡車來運送,免去了需要在當地協調物資運送的困擾,是很好的因緣!

賑災關懷團9月8日在「慈幼修女會綜合學校」參與此行的第一場食物發放活動。攝影/凱辛雅

黑暗曙光

臨時調度的大米及時抵達,慈幼會修女、志工同心協力,摸黑在發放前完成卸貨和整備。

9月8日早上十點,慈濟在海地重災區萊凱市的首場發放正式展開,但不到六點鐘,「慈幼修女會綜合學校」外頭已開始聚集民眾,瘦弱的海地災民手中緊抓著發放單,等不及要領物資。

萊凱市政府出動45位武裝警察為發放維安。攝影/范婷

雖然語言不同,但慈濟志工帶領著本土志工依照慈濟賑災發放模式,在發放前舉行了簡單隆重的儀式,駐守當地的慈濟志工張永忠在台上用海地的克雷語,向災民介紹證嚴法師和慈濟,台下本土志工教現場的長輩用中文說「證嚴上人」,儘管海地老人無法完全正確地發音,但本土志工和居民對慈濟的感念,都從這些舉動裡真情流露,災民初識慈濟,也從此將慈濟這兩個字,刻在心底。

本土志工教老奶奶說「證嚴上人」。攝影/范婷

「我的家垮了,我的腿也被壓傷,直到現在我們都是露宿街頭,災後食物價格飆漲⋯⋯」災民蘿斯·梅林·賈布倫(Rose Myrlie Jabrun)拿著兩大袋的大米,對她來說,慈濟是災後發生過最美好的事:「非常謝謝你們,希望你們的行動能讓更多人來幫助海地人,幫助我們能重新安置。」

每一位領取物資的居民,拿到了食物都不懼沉重揹著或頂著物資,腳步匆匆地趕緊返家,或是搭乘俗稱「Tap Tap」的共乘摩托車或共乘小貨車,趕在宵小搶劫前把食物運回家,但在那之前,他們會轉身告訴身穿制服的慈濟志工們:「原本我一無所有,但現在拿到這些禮物,謝謝你們,真誠地感謝你們⋯⋯」、「我知道你們一直會在,神會一直帶領著你們回來,我向神祈求,讓你們一直幫助海地⋯⋯」

親眼見證居民拿到物資時臉上綻放的笑容,這絕對是個團隊合作,創造奇蹟的團隊,透過努力、團結與創造力,我們克服萬難做到了!

是她,成就萬事

從9月3日到10月1日,慈濟已在萊凱市、博蒙特(Beaumont )進行十場大規模發放,嘉惠一萬一千多戶的家庭,每戶家庭領到兩包大米,或是一包大米加上一包糧食袋,還有慈濟美國總會所準備的「慈濟家庭醫療包」。

而其中一場發放,本土志工在布置發放儀式的會場時,特地選了教堂那面畫有聖母像的牆,牆上用法文寫著「She is the one does everything(是她,成就萬事)」,並在那裡懸掛上證嚴法師的法相。對本土志工而言,證嚴法師與聖母都是慈悲濟世的聖人。

9月11日,關懷團在「慈幼會-萊凱職訓中心」進行發放。攝影/凱辛雅
本土志工特地選畫有聖母像的牆面,掛上證嚴法師的法相。攝影/范婷

「尤其在經歷了這場可怕的災難後,居民真的很高興見到你們(慈濟)來幫助他們。」慈幼修女會萊凱市主事的蘿絲修女(Sister Rose Monique Jolicoeur)激動地說。

慈濟以尊重的態度發放食物,你們敬重來領物資的人,善待了每個人的尊嚴。這對災民來說非常重要,當人們有急需時獲得了尊重和有尊嚴的援助,這將令他們知道自己是被人重視著。

無論是修女、神父、卡車司機、社區志工、合作夥伴⋯⋯許多海地人的心,都被飄洋過海來的關懷,給深深觸動,他們誓言,即使在關懷團離開後,也會繼續盡一己之力,不放棄任何希望,守護多災的海地,他們稱之為「家」的地方。

關懷團16天馬不停蹄。攝影/凱辛雅
本土志工協助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障者搬運物資。攝影/凱辛雅

海地苦難太深、重建之路漫長,
慈濟持續集結物資,陪災民踏上希望之路,未完待續。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