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恩颶風中長期關懷:重逢是首歌
2023年三月伊始的北半球還沉浸在初春萬物重生的朝氣中,身處德州休士頓(Houston, TX)與佛羅里達州邁阿密(Miami, FL)和奧蘭多(Orlando, FL)的慈濟志工們聚集在線上會議室裡,研討著伊恩颶風(Hurrican Ian)災後中長期關懷計畫。 此時距離去年十一月初,慈濟在佛州松島(Pine Island, FL)進行的最後一場風災急難救助發放已經五個月過去。
2023年三月伊始的北半球還沉浸在初春萬物重生的朝氣中,身處德州休士頓(Houston, TX)與佛羅里達州邁阿密(Miami, FL)和奧蘭多(Orlando, FL)的慈濟志工們聚集在線上會議室裡,研討著伊恩颶風(Hurrican Ian)災後中長期關懷計畫。 此時距離去年十一月初,慈濟在佛州松島(Pine Island, FL)進行的最後一場風災急難救助發放已經五個月過去。
紐約市皇后區(Queens, NY)的一間公寓,不足700平方呎的空間被房東違規隔成了三房一廳。鄒家三代七口人擠在這罐頭似的家。作為家中最大空間的客廳,卻只能容下一張小小餐桌和三把椅子。70歲的鄒先生坐在沒有窗的狹窄客廳一側,面前是在玩鬧的三個外孫。孩子們的尖叫聲,夾雜着老人不斷的咳嗽聲,煩躁又無奈的氣氛充斥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
回賀慈濟大愛村的清晨,泰北異域孤軍第三代艾順琴帶著行李,在父母和兄姊們依依不捨的送別中,踏上前往台灣慈濟大學念書、深造的旅程。她和村裡的孩子們一樣,祖父輩都是來自中國雲南的國民黨部隊,在國共戰爭之後輾轉從雲南、緬甸來到泰北,由於沒有泰國身分證,只能居住在茅棚屋中,風吹雨淋,天天擔心著明日的溫飽,直到慈濟來了。
洛興雅人(Rohingya people)是一個來自緬甸的穆斯林少數族群,他們祖祖輩輩在若開邦州(Rakhine, Myanmar)生活,已經有數百年。不幸的是緬甸這個歷史古國於近代戰火紛飛,政權爭端不斷,導致從上個世紀七十、八十年代開始,洛興雅人就因信仰和種族歧視受到迫害⋯⋯
去年二月烏俄戰爭爆發後,瑪麗娜陪伴19歲時因摔傷造成頸椎受傷導致頸部以下癱瘓的女兒——身心障礙模特兒奧桑納·科諾涅茨(Oksana Kononets),在地面旅行五天艱難穿越邊境抵達波蘭(Poland),並在2022年3月5日以歐陸知名模特兒身分,應邀來美國洛杉磯參加一場為身心障礙者設計的服裝秀⋯⋯
烏俄戰事爆發後逃難到華沙的十幾位烏克蘭難民長者,上週五又都圍繞在慈濟華沙辦公室一張大型長木桌旁,佈滿皺紋的雙手靈巧地把發酵好的麵糰分成小糰子桿成圓型薄皮,等待櫻桃醬冷卻的同時分享自家代代相傳的Varenyky食譜⋯⋯
衝突、暴力、迫害⋯⋯似一雙雙無情的鐵手,不負責任地將那麼一群人從他們世世代代紮根的土壤中連根拔起,隨意拋向未知的遠方。他們被迫闖入其他土地,語言文化的隔閡,親人朋友的四散分離,從此溫馨美麗的家成為記憶,自由安穩的生活成了奢望。日子將他們變成了一簇簇浮萍,在風雨裡飄搖⋯⋯他們被稱作為「難民」。
《美國慈濟世界》雙月刊報導全美慈濟志工如何實踐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的精神理念,透過各類慈善、醫療、教育的活動,以及慈濟人與民眾互動的感人故事,在貼近人心與生活的題材中,展現出慈濟對社會、心靈、生命關懷。每一篇故事都是啟動社會慈悲動能的「心靈工程」,帶給讀者正面的人生價值觀,繼而激盪出善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