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繫何處:流離失所後的慈悲共渡

撰文/羅奇華

阿富汗(Afganistan)民眾
2002年,慈濟與美國騎士橋國際救援組織(KBI)援助飽受旱災、內戰及戰爭之苦的阿富汗(Afganistan)民眾。除了帶去了實際的物資援助外,慈濟的到來也為當地苦難民眾帶去了面對未來的希望。攝影/王志宏

衝突、暴力、迫害⋯⋯似一雙雙無情的鐵手,不負責任地將那麼一群人從他們世世代代紮根的土壤中連根拔起,隨意拋向未知的遠方。他們被迫闖入其他土地,語言文化的隔閡,親人朋友的四散分離,從此溫馨美麗的家成為記憶,自由安穩的生活成了奢望。日子將他們變成了一簇簇浮萍,在風雨裡飄搖⋯⋯他們被稱作為「難民」。

一個不該創下的紀錄

2022年五月,聯合國難民署(UNHCR)宣佈全球有一億人因衝突戰亂而流離失所,相較於十年前,這個數字增加逾一倍多!「這是一個根本不該創下的紀錄⋯⋯」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菲利浦·格蘭迪(Filippo Grandi,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遺憾地說,若持續爆發的衝突仍無法被解決,以及未來爆發更多衝突的風險得不到有效控制,這一數字只會有增無減,這些都成了國際人道主義界的巨大挑戰,迫切需要長遠的解決方案和擴大援助規模。

聯合國難民署一直與國際組織聯手,宏觀地為被迫逃離家園的人尋求解決方案。隨著2018年《難民問題全球公約》(Global Compact on Refugees)的通過,世界各國都同意利用更好的資源、尋找更優的合作夥伴和路徑去挖掘更多的創新方案和可行機會。為推展公約,2019年12月16至18日,首屆「全球難民論壇」(Global Refugee Forum)在瑞士日內瓦(Geneva, Switzerland)舉行。論壇號召會員國,針對「減輕對庇護收容國的壓力」、「加強難民自力更生的能力」、「尋求更多讓難民安置至第三國的解決方案」,以及「援助難民安全且有尊嚴地自願返回原籍國」四個目標,提出具有建設性和可持續的方案。

慈濟志工正在為難民進行科義診
2016年,慈濟志工前往位於約旦沙漠區的阿紮來卡難民營(Azraq)舉辦義診及發放。攝影/周幸弘

應對流離失所的挑戰不能單獨進行,需要所有國家的一致願景和抱負,並採取實際行動。這是《難民問題全球公約》的目標,也是我們將透過「全球難民論壇」努力實現的目標。

步履不停

時間飛逝,轉眼就到2023年,第二屆「全球難民論壇」將於12月13至15日期間在日內瓦舉行。論壇期間,各國政府和其他利益攸關方將宣布新的承諾,並分享各自在實踐中有效可行的舉措,以激勵各國各組織進一步分擔責任,並評估未來的挑戰和潛在的合作機會。

而為了響應「全球難民論壇」,慈濟美國籌備已久、主題為《根繫何處:流離失所後的慈悲共渡》(Uprooted: Compassion After Displacement)的「慈濟國際難民援助特展」(Tzu Chi Global Refugee Relief Exhibition),將於6月17日於鄰近聯合國紐約總部的慈濟大愛人文中心(Tzu Chi Center)開始對外展出。

從1979年緊急援助安置在台灣海峽澎湖列島的越南難民,邁出人道主義救援第一步至今,慈濟在實際行動上,一直步履不停,傾其付出。幾十年來,數百萬計流離失所的人與慈濟產生了連結。除了提供即時物資援助,慈濟更在醫療與教育上為難民提供長期關懷,幫助無數流離失所的人完成了生命的翻轉。而面對當下人道主義危機日趨嚴重的國際環境,特展的背後其實是慈濟期望世界和平最強烈的吶喊。

和平是一個跨國、跨宗教、跨種族的共識。我期待展覽能讓聯合國及其他國際代表看到,慈濟救助全世界難民這個真正的內涵。

失去家園 家卻無處不在

從熱鬧繁華的曼哈頓第三大道往東拐入60街繼續步行百米,推門進入慈濟大愛人文中心,從一樓到二樓,豐富的圖片、影像、文字以及畫作交織在一起,娓娓講述著幾十年來,慈濟用無條件的愛和「都是一家人」的理念,與烏克蘭、敘利亞、泰國等國際難民並肩前行的故事。而這一切都源於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她時刻高度關注全球時事所共伴的人道危機,並虔誠信奉「愛無邊界」的哲理,堅定指引慈濟志工在這條道上不斷深耕。

靜思精舍德旻師父關懷泰北難民村小朋友
1994年靜思精舍德旻師父關懷泰北難民村小朋友。攝影/黃錦益

「在我過去的人生中,在任何地方我都沒有過『家』的感覺⋯⋯」這場特展的策展主筆伊達·傑琳斯卡( Ida Eva Zielinska),八歲時和家人一起成了難民:「儘管後來我在新的國家獲得了公民身分,但這種感覺從未消逝。」在為策展寫作的過程中,過去的焦慮和恐懼再次襲擊了她:「我親身體驗過流離失所的創傷。我的家人來自東歐波蘭(Poland),曾經的戰爭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如今目睹鄰國烏克蘭陷入戰爭困境,被迫逃離的人們對祖國深深的依戀再次喚起了我的心碎與傷痛⋯⋯」但在爬梳慈濟馳援國際難民歷史的過程,卻讓她發現,其實「家」無處不在:「慈濟的救災和慈善工作讓我看到,在國家和種族表面差異之下,有著更深層次的『根』將所有人聯繫在一起,我們共享著一個家園——地球。我希望透過文字配合照片、影像和畫作的視覺呈現,觸動觀者對可怕的、戲劇性的、令人痛苦的流離失所產生共情。」

而在展陳設計上,視覺策展人蘇曉玲則安排了很多小巧思。一進展廳,牆底部到人身高膝蓋處,安裝了鏡面乙烯基薄膜,似鏡子般卻很模糊,這種設計在展覽的不同區域都能看見。

當觀眾移動時,反射的腳似乎是難民們逃離家園時的樣子。配合牆上的內容,可以讓觀眾更好地感受到流離失所者們的那種不確定和困惑感。

除此以外,二樓的互動牆供大人和小朋友們隨意留言、畫畫或祈禱。

濟滿納海國際學校(El Menahil International School的特孩子們開心地對著鏡頭比著愛心和勝利的手勢
在慈濟滿納海國際學校(El Menahil International School)裡,孩子們開心地對著鏡頭比著愛心和勝利的手勢。圖片來源/土耳其聯絡處

來自滿納海的心意

展覽裡還有一份來自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的禮物——學生的畫作(編註:El Menahil International School,是慈濟為逃往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孩童繼續就學而開辦的學校)。當收到策展團隊的邀請後,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與周如意立即號召學生們為展覽創作,並搜集了此前與之相關的作品,用最快的速度打包郵寄,僅僅兩天時間,這兩百多幅畫作便飛越4886英哩的距離,從伊斯坦堡(Istanbul, Turkey)來到了紐約大愛人文中心。透過繪畫,學生們回憶故鄉,透過繪畫,學生們表達著對學校、對慈濟的愛。

炸彈炸毀了家,而一旁的電動小汽車和自行車,是戰爭爆發前兩天母親才剛買給繪者的禮物。畫中央,繪者特意加上燦爛的太陽,代表前方的未來依舊充滿希望。
這幅畫是繪者的記憶——炸彈炸毀了家,而一旁的電動小汽車和自行車,是戰爭爆發前兩天母親才剛買給繪者的禮物。畫中央,繪者特意加上燦爛的太陽,代表前方的未來依舊充滿希望。繪圖者/布爾罕·安塔比

即便家園已經離自己很遙遠,慈濟不離不棄的陪伴,讓難民孩童心中尚保有了人性中最珍貴的美善。「要讓他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愛著他們,長大後,他們心中才不會充滿恨。」證嚴法師的囑咐,讓慈濟志工在全球的國際難民濟助腳步不停歇,而愛,可以讓難民獲得力量,進而自立自強。

「沒有人會離開家,除非家已變成鯊魚的嘴。」索馬利亞裔英國詩人瓦森·沙爾(Warsan Shire, Somoli Poet)的詩句擊碎了每一個流離失所者的心,家已不在,根繫何處?當昔日家園變得面目猙獰,甚至來不及與深愛的土地道別只好倉皇而逃的痛,世界可以有更多共情。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