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下的美麗人生

撰文/劉嘉麗

逃離烏克蘭戰區的家庭,在美國東岸落腳,即便在海外重新生活並不容易,他們不忘為其他難民募心募愛。圖攝於2022年11月29日慈濟舉辦的「慈善星期二」募款音樂會上,烏克蘭哈維洛夫(Havrylov)一家人同台獻唱烏克蘭民謠。圖片來源/慈濟紐約分會

戰爭與流亡,對生於和平年代的一輩來說,飄渺的像一首首烙在歷史中悲愴的詩,看得到哀戚,卻從未有過切身體會。

若目睹流離,施以援手,也許就能體會到被戰爭割裂的世界,會帶來怎麼樣的觸動⋯⋯而這別樣的心碎,對於慈濟志工來說,從來都如此真實。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兩國間無情的戰火轟擊,迫使數百萬烏克蘭人逃離家鄉。由於政府制定的政策,大多數逃亡的烏克蘭人是婦女、兒童和老人,而他們的大多數男人——丈夫、兒子、父親,被迫留在身後烽火連天的家鄉。

面對親人分離,他們走向未知,爆炸聲推動他們匆忙前行,巨大的需求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降臨到全球救援界,最新的國際人道主義危機一觸即發,許多非營利組織一開始就做出回應,包括慈濟。

溫柔承托

哈維洛夫(Havrylov)一家三代人被迫逃離烏克蘭,孫輩喬治·哈維洛夫(George Havrylov)在波蘭讀書,遊子心繫受難的同胞,在波蘭的慈濟發放中擔任志工,而當他的家人最初落腳紐約時,最先想到的也是慈濟。

喬治的母親泰緹安娜·加夫里洛娃(Tetyana Gavrilova,以下簡稱安娜)感謝慈濟及時呼應了他們的請求:「那時剛到紐約,我們一家人就像瞎貓一樣,是慈濟讓我們開了眼界。」

慈濟紐約分會每月為他們發放300美元的經濟補助,而這一家人在慈濟的幫助下也順利安頓下來。在2022年11月29日慈濟舉辦的「慈善星期二」(Giving Tuesday)音樂會上,喬治的奶奶路易德米拉·哈維洛夫(Liudmyla Havrylov)面對慈濟的鏡頭,深情地說:「我們曾住在一個自由繁榮的烏克蘭,如今因戰火而背井離鄉。非常感謝慈濟,我們相聚在這裡支持慈濟,呼籲所有人共同來馳援世界各地的難民。」

另一位落腳美東的烏克蘭人特蒂亞娜·杜迪娜(Tetiana Dudina,以下簡稱亞娜),則是四年前來到波士頓經營起自己的小家庭,然而戰爭卻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戰火中的親人和朋友成為她最大的牽掛。透過美國「與烏克蘭人團結在一起」(Uniting for Ukaraine)的難民救助項目,她將母親瓦倫蒂娜·羅潔(Valentyna Rozhenko)和朋友娜塔莉亞·淳麥(Natalia Chumak Zhun)一家成功接到波士頓,共同面對異鄉新生活。

紐約慈濟志工造訪哈維洛夫一家
紐約慈濟志工多次造訪哈維洛夫一家,為他們送去現值卡等救助物資,幫助他們安頓在紐約的新生活。圖為慈濟志工與安娜(左三)及她的婆婆路易德米拉(右二)合影。圖片來源/慈濟紐約分會
波士頓慈濟志工為亞娜(左三)、她的母親瓦倫蒂娜(右二)及她的朋友娜塔莉亞(右一)
除了提供物質,波士頓慈濟志工為亞娜(左三)、她的母親瓦倫蒂娜(右二)及她的朋友娜塔莉亞(右一)一家提供許多生活上的幫助。攝影/陳裕逢

新生活的挑戰

初來乍到,面對陌生的生活環境,語言問題成為難民適應生活最大的挑戰。這些老人、婦女和兒童,大部分只會幾個簡單的英語單詞,甚至在接受採訪時,也需要藉助翻譯軟體來進行溝通。

像是亞娜的母親瓦倫蒂娜患腎結石,身體狀況一直讓人憂心,但對美國醫療保險十分陌生,加上語言溝通障礙,無法及時就醫,情急之下向慈濟求助。 「大家一起幫助他們了解如何獲得醫療保險、如何尋找醫生;因為存在語言交流的問題,我們還為他們找到一名翻譯人員,以便和醫生進行交流。」在波士頓慈濟的幫助和建議下,困擾許久的病痛終於得到緩解:「按照常規,就醫的預約要到六月份,但瓦倫蒂娜已經十分疼痛,最終成功預約到一位泌尿科醫師,讓她可以在四月份就得到及時的醫治。」

「在這裡我們得到了很多的支持,來到這裡我們總是充滿歡笑,我從心底感激慈濟的溫暖。」亞娜用烏克蘭語,在翻譯的協助下告訴志工她有多感激慈濟的慷慨幫助。

語言,是最大的問題,即使曾經在事業上閃閃發光,難民在遠走他鄉後卻難以應對很多生活的基本場景。 「適應新生活的主要障礙是不懂英語,此外,我們也不可能用我們曾經的專業在這裡就業。」安娜在烏克蘭是一名骨科醫生,她的婆婆路易德米拉則是一名高級工程師。擁有學識和眼界的她們,在面對被戰爭顛覆的生活時,卻感到無能為力。

戰前,我們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和充足的精神滿足,也有機會規劃我們的未來,而現在我們面對新的生活,必須從頭開始,甚至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離緒與鄉愁

「我們的房子緊挨著機場和一座大橋。作為戰略,俄羅斯人一直猛烈打擊這些基礎設施,所以我們當時的處境真的很危險。」當安娜的家園頻頻被火箭襲擊時,熱愛家鄉的她不得不做出出走的決定,提起這段經歷,她到現在依然驚魂未定:「甚至當我們乘火車從烏克蘭到波蘭時,一枚俄羅斯導彈落在鐵軌附近。 我們的火車因此晚點了九個小時。」

被連連戰火驅趕的無奈,讓本就不想離開的他們,更添無限離緒。娜塔莉亞回憶起逃離的歷程,愁容滿面:「這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我也很想待在家鄉,很想念家鄉,但我們別無選擇。」

對戰爭的恐懼,對未知的不安,讓他們的心靈蒙上一層灰黯,波士頓慈濟志工長金滿說:「起初,他們並不願意拓展社交圈,和其他人建立聯絡,因為他們的心中充滿悲傷,需要時間去緩解傷痛。」

被迫離開承載了光榮與成長的家鄉,濃濃的鄉愁縈繞在心頭,安娜每天早上和每次睡覺前都以來自烏克蘭的新聞提要開始和結束:「我要為祖國祈福與期盼!」

戰火中緊緊相依

在戰爭中,每一個被捲入的平凡人,都被無情的命運裹挾著前進,而無論現實多麼黑暗,都無法抹殺愛的力量。

電影《美麗人生》中的主人公用盡全力,在納粹集中營的悲慘世界裡,為兒子營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訴兒子,所有的殘酷只不過是一場遊戲,遊戲的獎勵是一輛嶄新的坦克。就算了無希望,死亡近在眼前,他依然深愛著並用生命與智慧保護著他的家人。

而電影中故事在現實生活中同樣上演。娜塔莉亞隻身一人,帶著兩個女兒逃避戰火,用愛支撐自己,面對陌生的環境,依靠在商店打工的微薄收入,為孩子們創造安全而美好的環境。

為了孩子,我需要住在美國,只要他們開心,我就用有勇氣面對這些困難和傷痛。我願意無條件支持我的孩子,這是我生活的意義。

她的勇氣與智慧,即使故鄉在戰爭的硝煙瀰漫中、即使在對未來的恐懼與未知中,依然閃現著耀眼奪目的光芒——經歷了黑暗與痛苦,善良而勇敢的烏克蘭人,選擇用積極樂觀的心態直面生活帶來的考驗。 

用藥逐漸控制病情的瓦倫蒂娜,雖然還沒完全適應波士頓的生活,但對現狀感到滿足:「能待在女兒身邊,我已經很幸福。」談到對未來的計劃,她的內心充滿期待:「我希望之後可以留在這裡,美國是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比烏克蘭更美好,有更專業的醫療環境和更優的生活質量,也可以得到很多的資源、支持和幫助。」

作為母親,滿足孩子的願望是娜塔莉亞心中最深切的願景:「我的女兒們在美國很開心,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她們希望可以在這邊上大學,我的目標就是留在美國,支持她的夢想實現。」

在戰爭裡堅守善良,在恐懼裡尋找快樂,在困頓中保持希望。人生之美麗,往往不在輝煌的巔峰,而在黎明即將到來時,黑夜中閃爍的那簇微光。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