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出一片天  泰北孤軍後裔走出大山

撰文/李成林

清邁慈濟學校俯瞰景

泰北美麗的清邁慈濟學校是慈濟在海外創辦的第一所學校。圖片來源/清邁慈濟學校 

回賀慈濟大愛村的清晨,泰北異域孤軍第三代艾順琴帶著行李,在父母和兄姊們依依不捨的送別中,踏上前往台灣慈濟大學念書、深造的旅程。她和村裡的孩子們一樣,祖父輩都是來自中國雲南的國民黨部隊,在國共戰爭之後輾轉從雲南、緬甸來到泰北,由於沒有泰國身分證,只能居住在茅棚屋中,風吹雨淋,天天擔心著明日的溫飽,直到慈濟來了。

1954年,居住在泰北山區的孤軍由台灣僑務委員會編列預算、由「中國災胞救濟總會-泰北工作團」就地進行專案救濟工作。1994年,預算即將用罄,時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的蔣孝嚴來到慈濟基金會,懇請證嚴法師援助泰北同胞,以免難民村再度陷於困境。

大悲心起的那一刻,慈濟在1995年1月1日啟動為期三年的扶困計畫,安心、安身、安生,前後為回賀、滿嘎拉、昌隆、密撒拉四個難民村興建125戶慈濟大愛屋。同時研擬長期「農業技術管理輔導計畫」,由農業專家協助推行,教授培育果樹、茶樹等,並傳授經營管理運銷等,徹底改善貧困問題。

看似靜好

1997年,慈濟的三年扶困計畫進入尾聲,難民村得到建屋、安養和農業輔導,村民們落地生根、安居樂業,應該可以告一段落了。大山裡的歲月看似靜好,卻未必安穩,孤軍後裔的未來人生還是需要有良好教育,才能走出大山,尋求更多、更大的發展機會。

證嚴法師在這一年為這些異域偏鄉的孤軍後裔,立下更大的宏願與目標,到山下縣城裡興建一所學校,讓孩子們通過學校教育翻轉他們的人生。2002年,慈濟第一所在海外建立的慈濟小學開始動工。清邁慈濟學校Chiangmai Tzu Chi School的駐校代表黃雅純來自台灣,從大學還是慈濟青年志工的時候便參與建校的籌備工作。

黃雅純在1992年隨台商父親舉家遷居泰國曼谷,由於父母親都是慈濟會員,在聯絡到當地慈濟後,全家一起參加慈濟活動。2000年,黃雅純回到台灣慈濟基金會報到,隨即又重返泰國,趕上慈濟在泰北籌辦學校的腳步:「因為曾經在泰國受教育,慈濟要跨國在泰北偏鄉設校是多麼不容易,然而身為上人的子弟,我責無旁貸。」

駐清邁慈濟學校代表黃雅純(左)和今年要去慈大讀書的岳彩蓮(右)
駐清邁慈濟學校代表黃雅純(左)和今年要去慈大讀書的岳彩蓮(右)。岳彩蓮的高中導師是清邁慈濟學校高中部第一屆校友劉志達,也是黃雅純的學生。圖片來源/清邁慈濟學校

當時的「為什麼」

彼時,當地人並不認識慈濟,外國人到當地辦校是極大的挑戰,需要完成很多工作。大家都沒有在泰國辦學的經驗,只能拿台灣的經驗作為參考和對照,期間遇到很多問題,很多的「為什麼」——譬如為什麼要吃素?為什麼要學穿衣吃飯?為什麼要懂中文⋯⋯的確有些老師因為不適應而離開,但有更多的老師是喜歡上慈濟而留下。

慈濟學校的老師都被賦予神聖的使命,除了作育良材,更要言傳身教,所以,老師需要懂得中文:「這也是許多『為什麼』中的一個,因為要先懂得中文,才能了解慈濟理念,人文教育的內涵,還有上人的精神。」黃雅純回首創校之初,不僅被問及許多的「為什麼」,也因當地人對於慈濟的陌生而引發一些讓人啞然失笑的插曲:「徵求第一批老師時,一位父親帶著女兒來應徵,相當特別的陪伴,畢竟女兒那麼大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竟是學校的名字是中文音譯,對泰國人來說太奇怪了,父親擔心女兒遭遇人口販子。」

當時的「為什麼」,如今都成了學生家長趨之若鶩的亮點。「現在,許多家長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學習中文、或是吃素、或是重視慈濟的品格教育,專程來到清邁慈濟學校就讀。」學生的禮儀之美、進退行儀,不僅讓家長感到震撼,也讓泰國教育部和教育界重視,安排來自全國的校長、老師和督學到清邁慈濟學校參加人文教育的培訓。目前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大約有1,100人,是一所擁有美麗校舍、結合泰國文化和中華文化、教育與慈善並行的學校。

走出大山的孩子

從當時創校的艱辛,到2022年通過泰國教育部評鑑,並榮獲特優學校,這裡的畢業生在不同領域實現理想,從慈濟村到慈濟學校、從不敢作夢到勇敢築夢、從泰北大山到國際舞台,他們在慈濟學校打好知識與品德的基礎,走出大山、走出了各自精采的人生——中醫師、護理師、律師、教師、建築師、動畫師、軍人、獸醫、經理、翻譯、廚師、空姐、公衛人員、攝影師、基金會工作人員、果園老闆、工廠老闆⋯⋯盡心盡力在不同領域發揮專長。

慈濟村出生的孩子,從慈善緣起,教育延續,又回歸在清邁學校發揮生命的良能,其中有多位見證者,除了高中第一屆校友丁思穎、劉志達,分別從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和英美語文學系畢業,回到清邁慈濟學校擔任老師,第四屆校友艾順琴也走上相同的回饋之路

清邁慈濟學校高中部第四屆的艾順琴(中)和第二屆的兩位學姊許婉同(左)和范梅(右)
清邁慈濟學校高中部第四屆的艾順琴(中)和第二屆的兩位學姊許婉同(左)和范梅(右),從台灣慈濟大學畢業之後都回到母校教書。圖片來源/清邁慈濟學校

艾順琴是家中幸運的么,在回賀慈濟大愛村落成之後、在水泥屋裡出生,不像哥哥姊姊們住過難以遮風避雨的茅草棚。清邁慈濟學校在她初中畢業時,已經具備學生宿舍,讓她可以走下山住校就讀高中(編註:在此之前,只有昌隆慈濟大愛村的孩子鄰近學校,可以走讀)。畢業後,她又如願獲得慈濟的助學金保送到台灣慈濟大學留學,就讀東方語文學系中文組,並在四年畢業後回到清邁學校執教,實現成為一位華語老師的夢想。

爸爸以為蓋完房子,慈濟就不會來了,沒有想到慈濟一直陪伴到現在,我才有機會受到很好的教育,到清邁學校念高中。高一的時候,看到慈濟大學華語團的學長們,就下定決心要到台灣慈濟大學念書,當一名華語老師。

從難民到移工

從泰北扶困28年,到清邁學校創校邁入第18年,陪伴孤軍難民慈濟一直都在!黃雅純就這樣一路陪伴難民孩子,把他們送進了「希望」:「從1994到今天,我們見證了教育的翻轉力量;教育是一條沒有退路的承擔,翻轉孩子的手,也是翻轉世界的手。」

畢業典禮中學生列隊成左右兩排
莊嚴的畢業典禮,這裡即將走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材,將慈濟的人文精神延展到他們的領域中。圖片來源/清邁慈濟學校

泰北難民的第三代已經長大成人,現在慈濟還幫助從緬甸來到泰北的移工家庭孩子,學校主動去找到他們,提供獎學金,讓他們也能夠受到正規教育,學校也為家境清寒的學生提供助學金;每個月學校還會帶著年紀較大的學生一起做志工,定期發放、個案訪視等,延續當年扶困的執志,並在這些孩童柔軟的心田裡種下慈悲與愛。

既立在那一片土地,就要發願頂著那一片天。要承擔責任,唯有教育。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