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陳新恭,大樹下的中醫師

撰文/鄭茹菁
編輯/陳辰

Dr. Shincung Chen is proficient in Spanish and has no problem communicating with patients who are farmers and workers in rural areas. The picture shows Chen Xingong treating people at a free clinic in 2014.

陳新恭醫師精通西班牙語,和偏鄉農工的病人溝通無礙。圖為2014年陳新恭在義診上為民眾治療。攝影/駱淑麗 

美國的陳新恭中醫師大半輩子從事化學工程的工作,後來才「半路出家」改行做醫生;他的前半生來不及認識慈濟,直到45歲以後大醫王生涯才啟動,開啟精采的慈濟人生。

1989年來美,經過四年的中醫專業深造,陳新恭在1993年剛剛拿到中醫師執照就跟著一些來自台灣的學長到南加州阿罕布拉市(Alhambra, CA)慈濟義診中心當志工,每個禮拜四工作四個小時,因而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慈濟人、慈濟事,整整30年就這麼過去了,陳醫師對慈濟的愛一直都在。

◎不再懼怕那根針

除了在義診中心看診,陳醫師還參加社區舉辦的大中小各種義診。有一次,大隊前往南加州聖伯納汀諾( San Bernardino, CA)的一所鄉村學校,讓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時的義診設置在學校的停車場,中醫師只能自行尋找看診的場地,於是一棵棵大樹小樹成了自然的診間,為就診的病人提供了短暫的清涼,陳醫師至今仍然很想念那些克難的日子,因為那種環境養成了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革命情感,無論身分地位,大家一率曝曬在炙熱的大太陽之下,或因此故,他陸陸續續去了同一個地點好多次,並且樂此不疲。

30年前,美國人對中醫的認識不多,即使願意上門求診的當地人也難免半信半疑,然而西語裔人士就比較認同中醫,因為中南美洲有類似的治療方式,他們有草藥,也有拔罐,只是不懂針灸而已。聖伯納汀諾當地人口多半從事勞力工作,有的是腰酸背痛的病人,他們既不嫌棄大樹下的臨時診所,也不講究所謂隱私,男男女女的病患一字排開,陳醫師和其他參與義診的中醫師便在樹下開始了看診。

In the past, there were no simple clinic rooms. Shincung Chen (first from left) developed a temporary clinic room made of steel pipes. The partition fabric was made by Dr. Chen’s wife, giving patients a space to maintain dignity and privacy.
過去沒有簡便式診間,陳新恭(左一)研發出用鋼管搭出臨時診間,隔間布是陳醫師夫人縫製的,給病人一個維護尊嚴與隱私的空間。攝影/駱淑麗

隨著民識漸開,為了尊重病人的隱私權,慈濟義診慢慢從學校的室外移向室內,從餐廳又到了教室,病床與病床之間拉起了布簾,病人與病人之間有了隔間。經由一次次的診療,越來越多病患認同中醫,病人不再懼怕陳醫師手裡的針,反而口耳相傳針灸的神奇,有些定點定時的義診地點,還有病人追逐著上次看過的那位「神醫」,拉著親朋好友一起前去參加慈濟義診,見證一針見效的奇蹟!

◎從化工男到大醫王

陳醫師在台灣是化學工程師,後來跟著他的堂兄弟到阿根廷(Argintina)做農場,整整11年的農場生涯讓他發現拉丁裔人口崇尚中醫療法,因此他拿著學生簽證到美國學中醫,從此留在美國,取得中醫師執照之後,他沒有機會回去阿根廷舉辦義診,這一直是陳醫師的遺憾。

Shincung Chen is approachable, diligent, thrifty and sincere, and takes the lead in everything he does, no matter how big or small. He cherishes resources and guides everyone on how to recycle bed paper used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陳新恭平易近人勤儉誠懇,事不分大小,都是身先士卒。他珍惜資源,指導大家如何回收診療用的床紙做環保。圖片來源/陳新恭

陳醫師參加的義診很多,讓他最難忘的一次是參加一個在洛杉磯市體育館(Los Angeles Sports Arena)舉辦的大型義診,每天上門求診的病人超過1,000人,在那個地方他遇到了一位老人家,老人家臉上的表情充滿期待,希望眼前的人可以解救他,雖然老人口齒不清、詞不達意,但是大醫王耐心聽講並小心求證,老人家頻頻點頭說:「對啦對啦!就是這樣啦!」陳醫師看著眼前80歲的老人家,全身上下都是病痛,那絕非一次義診可以取得建設性的治療,然而陳醫師不放棄,開藥之外,他指導病人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怎樣避免造成更多的病痛,看著老人家千恩萬謝,陳醫師忍不住淚流滿面。

我當下深刻感受到,有一天我們都會變老⋯⋯

Shincung Chen was at a free clinic in Bakersfield, CA, an agricultural town in California in 2018. She explained the causes of body aches and how to take care of her body to the volunteers who came to help at the free clinic after a busy day.
陳新恭在2018年加州農業重鎮貝克斯菲爾德(Bakersfield, CA)義診,為前來幫忙義診忙碌一整天的志工解說身體酸痛的原因及平時應該如何保養。攝影/駱淑麗

◎修補震後的人生

陳醫師曾經參加2010年海地(Haiti)大震後的第一梯次義診,一待就是十天,見識到所謂斷壁殘垣,有些倒塌的房屋,廢墟下壓著三三兩兩的遺體,眼前盡是歷經地震與親人生離死別的苦難眾生,其中很多人受傷了,承受著無法言喻的身心創傷。

陳醫師每天都在塵土飛揚間,瞇著眼睛、強忍眼淚看病,不敢相信曾是「加勒比海之珠」的海地,竟然震出如此慘烈的悲劇!

一晃30年,陳醫師也80歲了,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國際的義診中,他都不斷問自己:「一次義診,我們能做多少?」這也是包括他在內的慈濟醫療志工一而再、再而三前往義診的動力,慈濟大醫王利用義診的機會,為廣大民眾進行衛生教育、預防醫學,幫助這些沒有保險的弱勢族群學會照顧自己,減少需要就診的機會。

回想前塵,陳新恭感恩義診中心前中醫部主任謝夢雪醫師的接引。

感恩自己有幸成為慈濟醫療的一員,盼望來生乘願再來做慈濟,發願自己生生世世都是慈濟人!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