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特別喜歡吃落松葉,茂密的松針是那麼可口。小松樹的嫩芽我們也吃過,還啃過小草。經歷過(列寧格勒)圍城後,我認識了所有可吃的野菜野草。因為困在城裡的人,都已經把植物吃過一遍了。來春,公園裡連一片葉子都不剩⋯⋯」
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紀錄下二次大戰裡其中一個孩子對戰爭的印象。成長於蘇聯時代的她,出了多本戰爭紀實書籍,但裡面沒有對軍人的歌功頌德、更沒有出現拿著槍的時代英雄,字裡行間,都是女人、孩子、年紀輕輕就被送上戰場的人的視角⋯⋯「鄰居家有個小女孩撿了一顆檸檬型的手榴彈,搖晃著玩,就像搖晃布娃娃一樣⋯⋯母親沒來得及跑過去⋯⋯」每段話,都是亞歷塞維奇拿著錄音機,數十年走訪蘇聯、阿富汗等地,用「口述紀實文學」,透過最平凡人的最真實語言,拼湊出戰爭的模樣——揮舞著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大旗下,沒人是贏家。
身為文字工作者的我們,也秉持相同使命,紀錄眼前世代爆發的戰亂、國際難民的真實處境——婦女、老人、孩童⋯⋯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統計,截至2022年底,有超過一億難民,因衝突、暴力、戰爭、人身安全遭遇威脅,逃離家鄉,而這個數字和2021年相比,竟多了九千萬人。
面對急速惡化的人道危機,慈濟美國在大愛人文中心舉辦「慈濟國際難民援助特展」(Global Refugee Exhibition)來呼應聯合國的「世界難民論壇」(Global Refugee Forum 2023),讓更多人聚焦難民議題;世界各地慈濟志工更透過持續行動,將帶給烏克蘭、敘利亞、緬甸等國際難民的急難救助,轉變成中長期陪伴,助失根的人在庇護國得以安頓生根;而「土敘大震馳援後續」專題報導,喜見志工八年來濟助的敘利亞難民脫胎換骨,成為賑災主力;「素行動」更緊扣主題,點出盤中的選擇,可以決定千里外是和平還是戰亂。
砲火隆隆,震耳欲聾⋯⋯在充滿仇恨的煙硝戰火中,讓我們還能聽見心碎與勇氣的聲音,不會被掩蓋,不曾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