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到辛巴威 慈濟綠能行動的實證

撰文/張今寶

慈濟參加2021年COP26,分享志工守護蔚藍地球與綠色生活的經驗與實證。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我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應世界衛生組織(WHO)邀請參加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議題討論的台灣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看到一張由世界經濟論壇提供的「2021年的風險地圖」,突顯出全球氣候、人口、與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環境保護嚴重危機時,心情不免沉重了起來。

每年舉辦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都可以見到與會的各國政府代表與社會團體,在環保議題上多有深度討論。林民男副院長更是在參與COP26論壇時,以「台灣慈濟醫院的行動」做了專題報告,分享台灣慈濟醫院體系如何以實際行動,將環保生活落實在每天的醫療工作環境中。

事實上,慈濟基金會與志工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落實,不只是散佈在各個台灣的社區據點;在全球的足跡中,特別是相對貧窮的非洲國家,慈濟志工藉由慈善關懷,更將環保觀念推廣到資源缺乏的地方,匯集人人的點滴心力,共同守護一個蔚藍亮綠的地球。慈濟志工朱金財在非洲辛巴威與當地志工和民眾為親善土地所做的共同努力,就是COP26會議上,一個值得讓世人聽見的故事。

綠色醫院

在COP26議程中,由世界衛生組織舉辦的「全球食物供需系統轉型」座談會上,林名男副院長以台灣慈濟綠色醫院為例,從「醫療、環境與素食」之間的關係,他介紹慈濟除了在全台七所慈濟醫院提供「植物性飲食」、推廣茹素的環保概念、守護人們的健康之外,也著重綠色環保的醫療環境,進而守護大地的健康。

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在COP26參與論壇討論,向與會代表分享台灣慈濟醫院體系長年以來持續進行的綠色行動。攝影/楊宇湘
2021年「世界地球日」,大林慈院舉辦「為地球改變我願意!大林慈濟綠成林」活動,活動期間共減碳10,913公斤。攝影/于劍興

台灣慈濟醫院體系從開業之始,就注意到如何適當嵌入各項環節措施在醫院硬體中,達到環保節能的效果。

氣候變遷將對人類健康造成負擔,醫院也會產生廢棄物,所以在所有的慈濟醫院,我們用很多不同方法,降低對氣候的影響。

台灣慈濟醫院體系的建築在設計之初,多以「綠色建築」為考慮重點。「與地球一起呼吸」是醫院建築在使用和維護上的行動原則。以建築物來觀察,慈濟醫院體系在成立時,用大量自然採光的方式,減少照明系統的電力耗能。以台中慈院的設計興建為例,2007年規劃開業之前,在積極開發電力方面,甚至考慮到醫院運作必須使用大量電力,因此在南向屋頂上加上六片大型太陽能集熱板設計,預計每天能蒐集轉換的總發電量將近一百千瓦。不只節約院區一般用電,同時每年至少能夠減少使用其他發電方法所製造的七萬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量。

夜幕低垂,台中慈濟醫院停車場的太陽能路燈,與處處可見的太陽能板成了環保典範。攝影/張欽森

在各項節能措施方面,台灣慈濟醫院運用科技改進能源效率,改善鍋爐燃燒耗能;醫院的文件資訊處理,充分電子化以減少用紙;加強隨手關電腦和關燈的宣導教育,隨時提醒注意;廁所裝置省水器材,珍惜用水;在醫院鄰近捷運站設立免費接駁車來往醫院之間,鼓勵民眾和醫院員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將樓層樓梯打造成舒適寬敞的空間,增強大眾以爬樓梯替代搭電梯的動力。

2020年大林慈醫慶祝成立二十週年舉辦「鐵騎迎未來」活動,提倡以自行車代步減少碳排放。攝影/黃小娟

在環保廢棄物處理上,首要是鼓勵所有人每日用餐自備餐具、自備環保杯、不喝瓶罐裝飲料、自備購物袋或重覆使用塑膠袋、不使用對環境不友善的物品等。廢棄物垃圾產生後,嚴格執行垃圾分類資源回收,透過環保教育和醫院資源回收據點的雙管齊下,打造一個安全清潔又能將物資回收再利用的醫療空間。

花蓮慈濟醫院雨水回收系統利用建築物高低落差,蒐集雨水經沉澱過濾後用於景觀澆灌,2000年時,獲台灣環保署頒發「辦公室做環保績優單位」獎。攝影/顏霖沼

林名男副院長於分享台灣慈濟醫院在醫療體系的日常運作下,如何減輕對環境的衝擊時,特別提醒:「醫院非常耗能,其實也會對病人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堅持「醫療、環境與素食」並重,打造一個親善環境的綠色醫院 ,為人們創造綠色生活,守護永生的綠色地球。

從香蕉到麵包

慈濟志工朱金財協同非洲辛巴威當地志工和民眾,共同為發展中國家的親善土地行動努力。攝影/Hlengisile Jiyane

11月8日是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的「Loss and Damage Day」,聚焦探討氣候變遷在全球各地帶來的損失與傷害,以及如何分配資源與資金協助受災的國家。慈濟與會代表在同一天舉辦的記者會上,分享慈濟如何運用環保再生觀念,以友善土地的方式,透過教育與社區動員,在辛巴威協助減緩糧食不足的問題。

「慈濟正在幫助辛巴威一個村落的當地村民,去改變極度乾旱的情況。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的嚴重)乾旱,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甚至無法栽種糧食⋯⋯」慈濟聯合國團隊特殊專案負責人楊健正和與會者及各國媒體這樣分享,發展中貧窮國家往往是氣候極端變異下的受害者,其中的低收弱勢社區尤其首當其衝。楊健正以辛巴威慈濟志工朱金財的慈善結合環保行動為例,不僅是為落後國家社區民眾提供糧食幫助,解決饑荒問題,並且透過教育與社區動員,教導當地志工與民眾如何利用自然耕種與農作廢棄物堆肥,讓居民可以就地自立,進而完成社區互助。

朱金財與當地志工透過教育與社區動員,運用友善土地的方式,協助減緩糧食不足問題。攝影/Loveness Compound

2020年底,非洲辛巴威受到嚴厲疫情威脅,加上全球供應鏈失衡,辛巴威政府為加強防疫採取鎖國政策,造成國內糧食嚴重不足;朱金財協助社區面對糧食不足的挑戰時,積極為低收民眾籌措生活紓困物資、舉辦發放,除了提供醫療口罩,每戶關懷家庭可以得到一包十公斤大米及環保毛毯,暫度疫情造成的生活困境。

2020年受疫情影響,辛巴威營養不良兒童人數激增,慈濟與當地政府評估後恢復兒童供餐計畫。攝影/Hlengisile Jiyane

在辛巴威各個需要社區進行發放時,朱金財發現,疫情阻斷人們外出購物的意願與機會,當地生產的農作物面臨滯銷甚至賣不掉的過剩危機。朱金財和志工們在進行發放工作時,就曾經在辛巴威首都最大的恩巴雷穆西卡市場(Mbare Musika Market,Harare),發現此一農作販售中心受到疫情影響,很多農作食物都賣不掉,特別是香蕉不耐久放,日久腐爛後被農民直接丟棄到附近的垃圾場,成堆腐敗的農作食物招引蒼蠅蚊蟲傳播病菌,又對此人口密度極高的地區帶來健康威脅,傷寒和霍亂病例急遽升高,疫情影響伴隨而來的多重社會、經濟與健康問題,持續困擾著當地民眾的生活。

朱金財於是拜訪了這些遠從馬尼卡蘭省(Manicaland Province)來首都販賣香蕉的農民,詢問是否可將他們準備丟棄的香蕉交給慈濟處理,讓無法販售的香蕉,做更妥善的再生利用。大愛因緣牽引著許多善舉的美麗結合,這些蕉農正是2019年伊代風災(Cyclone Idai)受難災民,對於慈濟志工於災後的及時援助至今記憶猶新,對慈濟有相當的信任,因此農民們都非常樂意將香蕉提供給慈濟。

農民們都很高興,都覺得慈濟的用意良好,賦予丟棄食物新的使用價值。

志工朱金財指導辛巴威當地志工回收將被丟棄的香蕉,製做有機堆肥。攝影/Hlengisile Jiyane

將香蕉載回到辛巴威慈濟聯絡處後,朱金財教導當地志工們把青澀未成熟與過熟的香蕉分類放置,過熟香蕉成為製作堆肥的原料,做法是將香蕉皮放在陽光下曬乾、剪成碎塊後放入研磨機磨製成粉,就成了優質堆肥,再送到慈濟志工成立的大愛農場進行施肥,天然香蕉堆肥改良了土質,蔬菜很快就長得碩大青綠,最後一站將青菜運送到社區慈濟供食站作為食材,成了慈濟關懷的個案家庭與民眾碗中的鮮美佳餚。

辛巴威慈濟當地志工運用天然香蕉堆肥改良土質,種植蔬菜,收成用於熱食供應。圖片來源/慈濟辛巴威聯絡處
辛巴威大愛農場的蔬菜因有香蕉堆肥滋養,長得碩大鮮綠,農場一片生意盎然。圖片來源/朱金財

青澀香蕉更在慈濟志工的巧思下,點點滴滴都善用。志工們首先把生澀香蕉切成小圓形,油炸成香蕉脆餅,冷卻後包裝成小袋,送給社區個案家庭的小孩食用;另外一種做法是將生澀香蕉搗碎,加入麵粉拌勻,烘烤成香蕉麵包。這些香蕉再製食品送到慈濟供食站給關懷民眾享用後,相當受歡迎。2020年辛巴威因疫情鎖國前,慈濟共設有16個供食站,疫情後暫時減成六個供食站持續運作,一個供食站約可供應五百人食用,廢棄香蕉在慈濟志工妥善循環運用後,讓更多慈濟關懷的社區民眾都能夠享受到美味健康的食物。

從香蕉到麵包,從廢棄的垃圾轉化成不同的健康美味食物,這是一種環保意識的具體實踐,因為如果恣意浪費食物,香蕉垃圾將會增加碳排放量,造成地球的二次傷害。辛巴威慈濟志工每天到市場運載香蕉的同時,還不忘順便撿拾整理市場周圍的垃圾和廚餘,而志工合心協力把菜市場中每天平均可收取約五百公斤到一公噸的香蕉,回收再生成貧苦居民桌上的寶貴糧食。朱金財道出心中滿滿的歡喜:「只要用心,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環境。」當地慈濟志工所做的一切,除了幫助辛巴威度過疫情難關,更是守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辛巴威大愛農場因香蕉堆肥改良土質,不僅能收成蔬菜作為熱食發放,更守護了生機蓬勃的綠色地球。攝影/蔡凱帆

東非氣候行動協會(ACANEA)的氣候峰會代表傑佛瑞來自非洲烏干達,聽了楊健正在記者會上分享辛巴威慈濟志工的故事後,深表感動,他力讚慈濟的全方位環保行動,因為糧食問題一直是東非國家的嚴峻挑戰,可是政府與慈善組織在解決糧食問題時,如果全靠外部富足地區長途運送食物來解決的話,交通運輸又會造成碳排放量增高的負面影響,造成極端氣候、衝擊當地農產、糧食危機的惡性循環。

慈濟的方式十分難得,不只是解決糧食問題,改善土壤,更是賦予當地自立的力量。

身體力行 為環保實證發聲

全球各國政府和社團組織每年齊聚聯合國氣候峰會,集思廣益,積極分享,針對地球面臨的環境危機思索解決之道,然而攤開「2021年的風險地圖」之時,卻發現地球存滅的風險已然進逼人類的生活,一年比一年益發令人擔憂。

代表梵蒂岡教廷參與COP26氣候峰會使者的神父喬許特羅姆博士(Rev. Dr. Joshtrom Isaac Kureethadam ),在議程討論中就捎來教宗方濟各的訊息:「該是一起行動的時候!地球充滿萬物生靈,是神創造的神聖之地,所有宗教必須團結一致。」

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在聽取COP26慈濟代表團會後的總結報告後,更是在環境保育的課題上,勉勵全球慈濟志工:「我們要身體力行最重要,還要自我見證說給別人聽。」

從台灣到辛巴威,從單一社區到世界各地,從個人的一己之力,再匯集成為一股環繞守護地球的清淨大愛,慈濟志工在環境保護的議題上,將對解決環保危機時間上的急迫與憂慮,轉化成身體力行的日常行動,在每天的生活中,用心打造綠色環境,為自我和地球的健康作出改變,進而與人分享、多方合作,用最清亮的聲音,說出每一個地方最積極明朗的環保實證故事。

在11月8日的記者會上,慈濟和與會代表分享如何在地運用環保再生的方法,助辛巴威減緩糧食不足的問題。攝影/王素真
非洲國家代表團紛紛向慈濟「取經」,用永續的方式解決當地問題。攝影/楊宇緗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