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堆肥圓起自然的循環

撰文/錢美臻

輔導慈濟美國總會進行堆肥與生態園項目的埃莉諾·克雷森齊(右二)指導志工開闢苗圃。攝影/曾永忠

又是一個晴朗的南加州週末,平日專注於博士研究的埃莉諾·克雷森齊(Elinor Crescenzi)並未趁著假日好好休息,一早她匆忙地開著皮卡車,來到一個她所輔導的生態農場,裝上了上百餘株青嫩嫩的有機菜苗後,便又匆忙地轉往在聖諦瑪斯市(San Dimas)的慈濟美國總會園區。今天她和志工們約好了,要為園區內的生態園栽種新的菜苗。

志工們在慈濟美國總會園區的生態園栽種菜苗。攝影/曾永忠
埃莉諾·克雷森齊是南加州活躍的社區意見領袖。攝影/魏芃

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環

埃莉諾雖然是E世代的青年,但她已是南加州活躍且資深的意見領袖,她是「加州波莫納食物循環組織」(Food Cycle Collective in Pomona, California)的創辦者之一,也是多個生態農場、堆肥等非政府組織的項目顧問。她長期投入於可持續發展和環保正義活動,專注於生態農業、食品可循環供應發展、環境正義、社區堆肥和零廢棄(zero waste)等環保教育項目。

來到慈濟的生態園,埃莉諾先教導志工們如何使用堆肥土,在開闢為一壟壟的苗圃中種下菜苗,之後她便挽起衣袖拿起鐵叉,與志工們合力為橘子園內一個又一個的堆肥翻土。「當我開始輔導一個生態園區項目時,那塊土地通常因長期疏於保養,導致土壤堅硬、難能保持水分,當然也缺乏植物生長所需的有機物質。」埃莉諾解說:「我們的工作主要鎖定在兩項,一是幫助建立社區堆肥計劃,二是支持生態綠地的發展。」

「堆肥是回歸傳統的自然智慧,我們正在努力把人們失去的知識,再一次帶回社區。」埃莉諾指出:「多數生活在現代城市的人們,已脫離了自然循環系統,我們生活使用資源的模式是單向行為,即是從大地取得資源與食物,使用後廢棄部分丟掉,進入垃圾掩埋場;這樣的單向模式,是無法對大自然循環起到正面作用的。」

堆肥是串起人類與自然循環的重要關鍵。我們食用大地的產出,把吃剩的或不能吃的有機物,藉由堆肥回歸土壤轉化為養分,土壤滋長萬物產出我們以後能吃的食物。這才是生生不息的循環體系。

溫室氣體甲烷的生成

距離慈濟美國總會園區大約20分鐘車程,位於核桃市(Walnut, CA)的慈濟美國教育園區,每到週末上午就特別地熱鬧,許多家長會帶著孩子來這的「生命科學農場」,參與園藝的免費項目。「2021年,共有3,000人次的民眾來農場做志工。」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杜賓是農場教育項目的負責人,他會為第一次來參訪的賓客進行園區導覽和環保介紹,其中就包括農場的示範堆肥項目。

「我們提供免費的園藝教學課程,從2020年開始推廣時,每週只有幾十人參加,經由家長口耳相傳,到現在每週都有上百人來農場做志工。」杜賓說明:「我們是讓民眾在與大自然相處時,自然隨機地帶入環保課程,例如整理園區修剪果樹和菜葉,便介紹可以把菜葉樹枝回收做堆肥,再引導民眾居家回收廚餘做環保。」

加州前州長傑瑞·布朗(Jerry Brown)在2016年簽署的《短期氣候污染物減排戰略》(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 Reduction Strategy)法案,正式在2022年元旦開始執行。這項旨於減少垃圾掩埋場的使用量,和減少食物垃圾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法律,是基於食物類有機垃圾掩埋後,會在缺氧環境中分解釋放出甲烷而立法。甲烷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6%,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力是二氧化碳的28 倍。因此加州政府規定民眾在丟棄垃圾時,必須做好有機垃圾與一般可填埋垃圾的分類工作,違反者將被開立罰單。

根據加州資源回收局(CalRecycle)統計,食物殘渣、庭院植物垃圾、紙張和紙板等有機材料,佔加州傾倒進入垃圾填埋場的一半垃圾量;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美國浪費的食物比例高達40%。而加州進行的減排計劃,至2025年將比2014年減少75%的有機垃圾量,這代表每年約2300萬噸的垃圾量,在回收有機垃圾後可減少至570萬噸。

恢復緊密和諧的人際關係

「生命科學農場」提供社區家庭免費的園藝項目和環保課程。攝影/杜賓

新法上路,不僅地區垃圾處理公司必須提供有機垃圾回收辦法,也需擴充電力堆肥或厭氧消化設施處理回收的有機垃圾,這些有機垃圾將轉化為堆肥,或轉化為類似天然氣的沼氣,再用於加熱和發電成為清潔能源。一般居民首先是學習做好垃圾分類,正確使用回收有機物的「綠色垃圾箱」,不少人也開始學習自製堆肥方法,或添購家庭堆肥箱等設備來做堆肥。

「民眾對於堆肥最常問的問題,就是怕臭、怕堆肥會引來老鼠、蟑螂等害蟲。」杜賓解說,在家庭或社區進行堆肥項目,其實是可以不臭的:「民眾自製堆肥常見的問題,就是使用葷食來堆肥,其次是未妥善掩埋直接棄置在花園中;直接丟棄當然會引來害蟲,葷食易腐爛發臭,若埋得不夠深也會引來動物挖掘。所以若是使用落葉、蔬果廚餘製作堆肥,且有妥善掩埋或放在盒子中讓有機物發酵,靠溫度、空氣、水、細菌去腐化有機質,也能在家製作出富含營養物質的堆肥。」

「生命科學農場」提供社區家庭免費的園藝項目和環保課程。攝影/杜賓

多次與慈濟教育基金會合作,在核桃教育園區免費派送有機堆肥土的雅潔垃圾清運公司(Athens Services)主任陳祥寧(Ed Chen)表示,加州有機垃圾回收新規上路,民眾最想知道是如何把廚餘正確回收:「民眾可用透明塑膠袋承裝有機垃圾,便利垃圾處理公司辨識後打開塑膠袋移出有機垃圾,透明塑膠袋是要掩埋的。另一個方法就是用一般容器承裝廚餘,可暫時放入冰箱冷藏避免腐敗發臭,待垃圾收取日直接把廚餘丟入綠色垃圾桶。」

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與雅潔垃圾清運公司合作免費贈送居民有機堆肥土活動。攝影/楊美雪

市面上所謂的「可分解塑膠袋」或「有機塑膠袋」,經過測試,塑膠袋只是會破碎或變小,但都無法在限定時間內真正徹底分解,是無法成為堆肥的。

「製作完成的堆肥土,可以用土壤和堆肥土以3:1或4:1的比例混合,讓原本貧瘠的土壤重新獲得營養恢復生命力。」輔導過十多個大型社區堆肥項目的埃莉諾認為:「堆肥項目不單是支持植物健康生長,人們可以透過邀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項目,一同分享生態園區的收成,修復地球的自然循環系統,緩減溫室氣體排放,更重要是,恢復人與人之間緊密和諧的關係。」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