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青少年

在皮克斯基爾,叩響夢想之門

慈濟紐約分會志工們頭頂烈日,對2024年度15位獎學金候選人,挨家挨戶進行家訪。攝影/瑪蒂娜.卡薩斯(Martina Casas)

採訪、撰文/林計鑫

2024年6月2日,慈濟紐約分會志工們頭頂炎炎烈日,走過皮克斯基爾市(Peekskill,NY)一條又一條街,夏日的熱浪一陣又一陣,偶有微風吹過,風也是熱噗噗地吹在身上,路邊的糖楓樹葉發出沙沙響聲。遠遠的,慈濟志工一眼便看到一座白色的獨立屋前站著一位少年,他朝著志工們招手。

「你是約翰.費南德茲(John Femandez)嗎?」慈濟志工姜芳曉熱情迎上去。「是的,我是約翰,很高興認識你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慈濟獎學金申請季,今年慈濟紐約分會共收到了幾十份獎學金申請,其中有15位優秀學子脫穎而出,紐約慈濟志工於六月初到每一位獎學金候選人家中進行家訪,約翰便是其中之一。

約翰(右二)品學兼優,然而媽媽收入微薄,高昂的大學學費令他氣餒。志工家訪,願慈濟清寒獎學金可以減輕他的學業負擔。攝影/瑪蒂娜.卡薩斯

這棟獨立屋中租住著好幾戶人家,其中一間窄窄小小的房間正是約翰和媽媽的「家」,雖然家具有幾分陳舊,牆壁些許斑駁,燈光黯淡,但整個房間十分整潔乾淨。來自單親家庭的約翰成績優異,他的媽媽在速食連鎖餐廳肯德基(KFC)工作,拿著最低時薪:「幾年前,我媽媽也去食物銀行領過食物。將來,我也想參加社區服務,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約翰計畫在大學攻讀刑事司法專業,他想要成為一名警察,然而面對高昂的大學學費,母子二人一籌莫展。

富人區裡的弱勢

「慈濟美國獎學金是提供給高中畢業生的,我們紐約分會轄區從1992年開始核發。」慈濟志工蔣珊珊介紹,2024年度15位獎學金候選人中,有12位學生來自皮克斯基爾高中(Peekskill High School),自2015年以來,該校的輔導員瑪麗亞.戈迪尼爾女士(Maria Gordineer)總是鼓勵需要獎學金的學生申請慈濟獎學金。

皮克斯基爾市所在的威徹斯特縣(Westchester County,NY)是美國屈指可數的頂級富裕縣之一,該縣居民大多從事管理、法律、金融、醫生等高收入職業,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2022年度社區調查顯示,該縣收入最高的5%家庭的平均年收入達975,822 美元,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退休後便居住在該縣的查帕卡市(Chappaqua,NY)。然而,貧富懸殊也是該縣的顯著特徵之一,同年人口普查資料,該縣收入最低20%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僅為 18,821美元。 

迪亞哥.薩里-蒂諾科(Diego Sari-Tinoco)的父母是西語裔新移民,一家都在努力適應美國生活。攝影/瑪蒂娜.卡薩斯
志工與迪亞哥一家合影留念。蔣昌棟(左一)說:「透過家訪,我們的目標不是去查證什麼,而是傳遞一分祝福,這是來自世界各地數百萬慈濟人的關懷。」攝影/瑪蒂娜.卡薩斯

「根據我們家訪的情況來看,(申請者的)家長基本都從事建築工人、割草工人、家庭護理、快餐等服務行業。我想大概就是為當地富人服務,支持富人的生活需求。」慈濟志工蔣昌棟觀察到。

由於家長收入低,那些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往往面臨沈重的經濟壓力,這使他們傾向於早早進入勞動市場。根據「海欽格報告」(The Hechinger Report)2021年的數據,25至64歲的西語裔成年人中,只有28%擁有大學學位,而白人為50%,亞裔美國人則為66%。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在職場中更容易獲得高薪職位和晉升機會,而高等教育的缺乏,往往會導致貧窮變成「世襲」,形成長期的經濟不平等。

打破貧窮代際傳遞

凌晨四點半,整個城市還在熟睡中,微弱的路燈照亮城市一隅,17歲的克里斯帝安.奎欽博(Christian Quichimbo)匆忙走進位於紐約上東區的甜甜圈連鎖店Dunkin’ Donuts門市,穿上工作服、預熱咖啡機、烘培甜甜圈、提前準備做三明治的食材⋯⋯清晨五點整,門店開門營業,一波又一波上班族匆忙點餐,美式咖啡、卡布奇諾、拿鐵,原味、糖霜、果凍甜甜圈⋯⋯他手指飛快地在收銀機上跳動。

成績優異的他也是來自單親家庭,媽媽23年前從厄瓜多(Ecuador)來到美國,別的孩子還在懵懂貪玩的年紀,家境貧寒的他便早早兼職補貼家用,即便如此,昂貴的大學學費依舊令他一籌莫展。上班巔峰時間過去後,他正在給奶油機加滿奶油,一對華裔夫婦走進來消費。

這對華裔夫婦正是慈濟紐約分會志工蔣昌棟和蔣珊珊。「沒想到第二天我們去家訪,克里斯帝安就是其中一位慈濟獎學金申請者。其實他是高中生,但他要打工。家訪的過程中他媽媽回來了,原來他媽媽也在那裡打工。」蔣昌棟感嘆道。

這些家裡的孩子都特別早熟,他們非常清楚他們上大學對家裡的意義重大,藉由教育這條路,他們可以幫忙改善家庭生活。

他和媽媽二人租住在舅舅家,十幾年來,舅舅家中的一個小小的房間便是母子兩人的安身之所,寄人籬下的日子並不好過,經濟拮据令他精打細算。「為了省錢,克里斯帝安決定念家裡附近的大學,他每天通勤,省下租房的費用。」慈濟志工凱蒂.高在家訪中了解到。

「我常常跟這些家長們講,你只要給孩子四年的時間,他可以完全翻轉這個家庭的經濟。」蔣昌棟每一次家訪都鼓勵孩子們追尋自己的夢想,堅持到底,尋夢途中,慈濟一直是他們的堅強後盾:「讀大學四年期間,學生可以每年都renew更新這份獎學金。」清寒獎學金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改變個人命運,也可以打破貧窮的代際傳遞,提升階級流動性和社會公平。

母系社會

穿著筆挺的襯衫西裝褲、打著領帶的馬丁.帕洛梅克(Martin Palomeque)十分看重慈濟家訪,他同樣來自單親家庭,媽媽一個人做著最低時薪的工作,養育著他和弟弟們。馬丁一直很上進,他已經被亨特學院(Hunter College)錄取,計畫成為一名教師,將來他還要回饋生養自己的社區:「我想幫助這裡貧困的孩子,就像我的老師幫助我一樣。」

我很喜歡慈濟,我喜歡你們助人的精神。

「他們基本上是『母系社會』,很多家庭都是媽媽一個人帶幾個孩子,蠻辛苦的。」幾日來的家訪令蔣昌棟心生諸多不忍。根據「單親媽媽指南」(Single Mother Guide)的數據,美國單親家庭中有80%是由母親來撫養孩子,2021年,單親媽媽家庭的貧困率高達31.3%,是雙親家庭貧困率的近六倍,45%的單親媽媽依賴食物券維持生活,獎學金無疑為弱勢群體帶去希望。

馬丁的媽媽一個人帶著他和弟弟們,媽媽總說:「你要好好學習,好好做人,成為弟弟們的榜樣。」攝影/瑪蒂娜.卡薩斯
馬丁(左二)的媽媽(左三)為兒子的成熟與優秀感到驕傲。攝影/瑪蒂娜.卡薩斯

2024年7月7日,慈濟紐約分會在位於曼哈頓(Manhattan,NY)的慈濟大愛人文中心舉辦「年度獎學金頒獎典禮」,最終這15位候選人均榮獲慈濟獎學金,他們盛裝出席。對他們來說,這是榮耀時刻,獲獎者們依次上台領獎,掌聲陣陣,會場充滿了愛與希望。

當主持人說「獲獎者芭芭拉.齊索姆(Barbara Chisolm),她即將去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Binghamton Universit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深造。」芭芭拉無比自豪地上台領獎,台下的家人也露出欣慰和驕傲的笑容。她在成長過程中,看到許多周遭的人因為困苦、飽受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讓她立志成為一名心理醫生,她非常感激慈濟為她頒發獎學金:「我感到非常高興。這個獎學金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它幫我解決了問題,這樣我就不用再擔心學費問題了。」

慈濟美國的獎學金助我踏入了大學門檻。這樣的機會很稀少,尤其是對許多少數族裔來說。

2024年的獎學金得主們在典禮上分享彼此的計畫和感想,也成為彼此的榜樣。攝影/瑪蒂娜.卡薩斯
獎學金得主的家長們都十分開心。攝影/瑪蒂娜.卡薩斯

一個小女孩的使命

在這群負責獎學金發放的志工團隊裡,蔣珊珊對這些孩子的處境特別有感受。1968年蔣珊珊才十歲,爸爸去世了,家裡只剩下媽媽一個人帶四個孩子。

就在人生裡最難時,「台灣有個家庭服務中心,他們每個月幫助她二十美元,捐款人是一位美國高中生,一直跨海資助珊珊一家,珊珊師姑就一直把這件事記在心裡,這也是為何她現在做慈善做得非常非常積極,像是拼命一樣。」蔣昌棟說。

大洋彼岸素未謀面之人的幫助,不僅雪中送炭,更給予十歲小女孩希望。經濟上的支持,使得蔣珊珊沒有中途輟學,反而一路讀書上進,來到美國,在事業上取得屬於自己的輝煌,同時還將閒暇時間幾乎都用來做慈善。「對她來講,做志工是她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個使命,她從小時候就有這個想法。」蔣昌棟說。

我們提供的不只是獎學金,我們也想傳達的是,有一群跟他們族裔完全不同的人,願意來鼓勵他們,給他們加油打氣。

2024年度,共有15位優秀高中生榮獲慈濟紐約分會獎學金。攝影/瑪蒂娜.卡薩斯

2024年的夏天,志工們走過一條又一條街道,輕輕叩響清寒學子的家門,每一扇門後都有著一個孩子的夢想,那個夢想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希望。「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慈濟願為每位學子插上翅膀,天高海闊,助其展翅翱翔。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