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眾生的大依止處

撰文/慈濟美國總會前執行長 曹迪中(惟宗)

Austin Tsao (first from left), the then CEO of the Tzu Chi USA, expressed blessings to the villagers on behalf of Tzu Chi
2002年8月17日,薩爾瓦多薩卡哥友市(Sacacoyo, El Salvador)慈濟大愛一村公共設施落成典禮,時任美國總會執行長的曹迪中(左一)代表慈濟,祝福村民。 攝影/顏霖沼

慈濟美國今年迎來了35周年慶,回首這段旅程,心中湧現許多溫暖的回憶與感動。從2001年到2006年,我有幸擔任慈濟美國分會剛改制為總會的執行長,這段時間不僅是我個人生命中的重要時刻,也是慈濟美國成長的重要階段。

2001年,我在上人的慈示下,來到南加州的總會任職。離開北加州的家,獨自住進南加州的寮房,雖然周圍環境陌生,但當地的師兄師姊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他們的支持與關懷,成為我在這段旅程中堅持前行的力量。

在這段期間,我多次與上人深刻交流,其中一次是在美國911恐攻事件後。我們原本建議每戶罹難者家庭發放五百美元的慰問金,但上人堅定地表示應該給予一千美元。這分令人有感的慈悲深深觸動了我,讓我更確信慈濟的存在與使命的重要性。

在911救助行動中,我們經歷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因緣,最終獲得政府許可進駐「家庭扶助中心」(Family Assistance Center),為罹難者家屬發放慰問金,嘉惠三千多戶家庭。這一切,仿佛冥冥中自有安排,只要我們真誠用心,事情總會圓滿成就。

2003年,我帶領團隊共同開發了電腦善款登錄系統(DIS II, Don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II),提升勸募運作的效率;也在全美推動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志業的過程中,建立有效的工作團隊與行政架構——而這一切的成果,無不仰賴同仁與志工們的愛與付出!每個人在社區中播撒信任與關懷的種子、不辭辛勞地幫助需要的人,這分無所求的大愛,是慈濟在美國深耕的基礎與力量來源。

2005年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災後,我們的救災行動更展現了慈濟人的創新與適應能力。在思賢師兄的指示下,我們首次嘗試使用現值卡(debit cards)發放急難救助金,比起過去繁瑣的簽寫支票方式更加便捷,讓受災民眾能更快獲得援助。每當看到受助者臉上的安心與感激,我知道慈濟的努力正在為世界帶來更多的愛與希望。

如今慈濟美國走過35個年頭,這些年來,無數志工的無私奉獻與愛心,成就了今天的慈濟美國。我感恩所有曾經與現在參與慈濟美國工作的同仁與志工們,正是他們的努力,讓慈濟美國成為今天這個充滿愛與希望的組織。我也要感恩上人的指導,與所有支持陪伴我們的宗教處同仁與精舍師父們,因為有他們的關懷,我們才能走得更遠,做得更多。

隨著時代變遷,當今美國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社會的不安加劇,氣候變遷引發的天災頻仍,我們慈濟所肩負的責任比以往更為重大。我衷心祝福慈濟美國能秉持合和互協的精神,繼續在這片土地上撒播愛的種子,茁壯成長,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成為眾生的安隱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