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種族文化 帶著慈濟向前行

撰文/宋小可

愛德華多·羅德力格茲(右)在沙加緬度聯絡處2017年的浴佛典禮上表演手語。他來自墨西哥裔家庭,在慈青的經歷讓他立志成為一名消防員,繼續為民眾服務。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很多人對慈濟的刻板印象,是一群虔誠年長的華裔佛教徒,他們身穿藍天白雲志工服,看上去弱不經風卻總能發揮出巨大的能量,為需要幫助的民眾帶來及時的救助和心靈上的安慰。但這個印象隨著慈濟在美國三十多年的深耕發展,慈濟志工的隊伍中漸漸有了越來越多非華裔面孔。

專為就讀大學和研究所的青年設立的慈濟大專青年社團(簡稱:慈青社),更是有很多並未接觸過佛教或是華人文化的年輕人加入。這些年輕人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接觸慈濟的渠道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們紛紛被慈濟志工們由內而外的善意和佛教獨有的文化、哲學吸引,留在了這個包容所有人的大家庭中。

天主教徒

愛德華多·羅德力格茲(Eduardo Rodriguez)來自定居加州的墨西哥裔家庭,像很多墨西哥人一樣,他們家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愛德華多在大學時參加了慈青,最初只是因為覺得同學們都很友善,才參與其中。可是漸漸地,他接觸到佛教理念,開始思考。

「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接觸到佛教的宗旨、哲學和歷史。」來自天主教家庭的愛德華多說:「通過佛教,我學到要平等地尊敬世間的一切。」

在大學的五年裡,愛德華多一直都是慈青成員,第二年成為秘書,第三年更是當選主席。在此期間,他和同學們一同在沙加緬度(Sacramento, CA)地區發放食物、衣物,還會為國際上例如敘利亞(Syria)的難民募款——這就是慈濟對愛德華多的意義:行動起來,幫助他人。

儘管在大學畢業後,成為慈青學長的愛德華多不再是慈濟活躍成員,但他立志成為一名消防員,繼續服務和幫助他人。在慈青的時候,愛德華多觀察到慈濟對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一視同仁,這更堅定他的信念,為今後的職業生涯打下基礎。

作為一名消防員,我要在有需要的時候,為所有民眾平等地提供服務。慈濟也是一樣致力於幫助所有人。無論是流落街頭或是沒錢吃飯的人們,我的職責是要幫助他們,而不是評判他們的人生。

蔓普雷特·巴德安(左中)和愛德華多·羅德力格茲(右中)參加慈青畢業典禮。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六歲女孩

簡華萱(Alice Jean)可以說是一個慈濟寶寶。這位出生在美國的台裔女孩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慈濟中文學校,爸爸媽媽的初衷,是希望女兒可以學習中文。就這樣,這個女孩在慈濟學校讀完了整整12年的課程,在學習中文的同時,也懵懵懂懂地逐漸被慈濟理念和佛教教誨吸引:「長大之後,我才開始慢慢理解這些我從小就背下來的文字的意義,也開始產生共鳴。」

2022年6月12日,簡華萱(右)在聖伯納汀諾(San Bernardino, CA)為當地民眾提供義診服務。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簡華萱第一次參加慈濟活動的時候年僅六歲,但她至今還記得當時的經歷。那是一次感恩節義診活動,年幼的簡華萱負責幫助志工給民眾發放食物。她記得看到一位已經接受過醫療檢查也剪了頭髮的叔叔,但他看上去還是愁容滿面,所以小小的簡華萱走過去,用大大的笑容向這位叔叔問候:「您好!很開心在這裡見到您!今天想吃什麼樣的午餐?我會精心為您準備。」這位叔叔頓時綻開笑容,感謝了她。他說,她讓他很久以來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是個重要的人。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尚且年幼的女孩:「我愛上了那種感覺,後來就一直參加慈濟活動,停不下來了!」

我覺得我付出得越多,成長就越多。

後來在高中,簡華萱又和幾位慈濟中文學校的朋友一同重新啟動了慈濟少年團,大家在高中的幾年裡,一起舉辦了為日本海嘯災民集資的義演,還幫助逃來美國的緬甸難民學習英語,讓他們可以更好地融入在美國的生活。到了大學,簡華萱更是自然而然地加入了慈青社。

如今是她步入慈濟的第23個年頭,這位慈青學長在職業上選擇了醫學,而即便心智和外型隨著時間流轉,她的內心還是那個用笑容感染他人的六歲小女孩,希望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能、溫暖關懷和無私的愛,在未來照顧許許多多的人。

從抑鬱到從醫

2019 年 11 月,蔓普雷特·巴德安(右)和其他慈青志工為西巴特山火(West Butte Fire)的受害者提供應急物資。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年輕的緊急醫療技術員蔓普雷特· 巴德安(Manpreet Badhan,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讀大學的時候,因為希望交一些新朋友而準備加入社團。在學校的社團展會上,一群同學展示了一條用回收的寶特瓶製成的漂亮毛毯,這立刻吸引了蔓普雷特的注意,也是她第一次接觸慈青和慈濟。

那已經是八年前的事了。在此期間,蔓普雷特和其他慈青成員一起通過志工活動,建立了很深厚的友情,也為社區提供了很多幫助。慈青朋友的幫助以及行動起來的活力,讓蔓普雷特克服了抑鬱症,通過發揮同理心幫助有需要的人,她做到了從自己內心的焦慮中跳脫出來,從內到外都變得更加積極。慈青不單讓她收穫了友情,還重新找到了自己。

「我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去河邊打掃衛生,因為可以到水邊,還能為環保做貢獻。有時我們慈青還一起做飯,分享美食······這些都是我最美好的回憶。」 蔓普雷特說。

正是這段美好又充滿教育意義的大學課外生活,讓蔓普雷特堅定了投入醫學服務的信念。目前她是一位開救護車的緊急醫療技術員,而在慈青的經歷讓她意識到病人不單需要身體上的護理,更需要醫護人員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因此她計畫在之後報考醫學院,成為一名醫生,秉持著慈濟人醫仁心的理念,在醫學領域治療病患——正如同當初慈濟治癒了她。

不分種族和信仰,慈濟普世的慈善理念吸引著這些熱情的年輕人,他們的文化背景、膚色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同樣有著與人為善的心。無論慈青來自何方,在今後走向何處,他們在慈青的這段經歷都會伴隨著他們,在世界各個角落發揮自己的力量。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