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而終的人醫路

撰文/王偉齡

2008年玻利維亞嚴重水患,慈濟國際賑災團隊前往發放義診,讓范聖宗決定踏上行醫之路。攝影/岑慧意

2008年反聖嬰現象(La Niña)發威,為玻利維亞(Bolivia)帶去一個月的暴雨,掏空地基、建築傾塌、道路中斷、土石流瞬間淹沒民房⋯⋯原住民用彩色幾何圖形編織的毯子,成了逃難用的布包、一手緊牽著孩子,吃力涉水而過⋯⋯2012年,類似的場景出現在富裕的美國東岸,除了沒有原住民布包和土石流,桑迪颶風(Hurricane Sandy)掀起的巨浪,反覆撲打蹂躪沿岸人口密集區,那惡水輕易抹去了人為的舒適繁華,退潮後,無水、無電、無家可歸⋯⋯。

恍若末世的狂暴災難中,人如螻蟻,但因見證了災難,讓當時仍對未來還在摸索的美國慈濟大專青年志工(簡稱:慈青),確定下人生方向。

大紐約地區的慈青社率先啟動「醫護專業培育計畫」。圖為學員透過慈濟大型義診,實地見習探索醫療領域。圖片來源/陳奕媁

空服員夢

「大學畢業後我雖然有報考醫學院,但是沒有很想上,也沒有很積極,那時只想先休息一、兩年來『探路』。」今年38歲的范聖宗是執業牙醫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人類生物學系畢業那年,父母希望他朝著醫科前進,但其實他想做的,和家人的期待有所出入:「我曾夢想去當空服員!」范聖宗自嘲是「很皮」的孩子,從小就很喜歡嘗試新東西:「講規則我都不會去聽,就是愛自己去摸索。」活躍於「慈濟大專青年社團」(簡稱:慈青社)的他,畢業後決定先在慈濟美國醫療基金會學習,看看自己究竟要不要放棄空服員夢,從「醫」而終。

在慈青社的那段日子,多樣的活動,讓活潑好動又喜歡為人服務的范聖宗(前排右一),可以盡情發揮。圖片來源/范聖宗
玻利維亞的闖龍口鎮(Troncos)多是原住民,社區極度缺乏醫療。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2008年玻利維亞水患,一個月內慈濟就招募到志工、集結好資源,擠出大型國際義診,光從美國地區出發的志工就有100多人,巴拉圭(Paraguay)、巴西(Brazil)的南美志工也有。」這位慈青學長(編註:已畢業的慈青)跟著發放義診大隊深入災區,發現當地的醫療資源十分落後:「那裡多是原住民,當地沒有正規醫師,只有巫醫,他們從出生到五、六十歲都沒看過真正的醫師,很多疾病也沒有被發現到。」

當時范聖宗跟著人醫會的許明彰醫師,有位老太太聽力不太好,困擾她幾十年了:「許醫師看了以後找老太太去洗耳朵,竟洗出一顆像黃豆大的耳屎,然後聽力就恢復了!這在美國根本不可能發生,明明在同一個美洲大陸上,竟有這樣大的差別!也許一個簡單的醫療行為,就能幫助人解決長期的疾患,但有些人卻一輩子都等不到那樣的機會⋯⋯」那次的經驗震撼著他,這才下定決心:「我想要做醫療,可以更直接服務人、提供幫助!」

不只是拔牙

成為牙醫後,范聖宗在德州奧斯汀(Austin, TX)繼續投入慈濟,至今參與過慈濟美國12次重大災難的發放義診——其中包括德州哈維颶風(Hurricane Harvey)災區的免費牙醫診療:「對我來說,當醫生就是提供服務,同時也有機會去傳道解惑,教給人們正確的衛生觀念和生活習慣,才能根治。」

每次病患來求助,親切的范聖宗不只讓病人開口讓他看牙,也讓病人願意開口和他閒話家常:「我會試著去了解病患的生活或精神狀態,找出真正的『病因』⋯⋯像很多人是因為壓力大、飲食習慣或衛生觀念不正確,導致蛀牙或牙齦發炎、萎縮,漸漸地就會影響生活品質,靠藥物和更多的藥物,吃止痛藥或安眠藥入睡⋯⋯ 惡性循環,之後咀嚼能力會有問題、咬合會有問題,影響營養攝取,也會影響自信心⋯⋯。」

病痛只是個表象,所以醫生要給的是全面的治療,而不是只有看病拔牙而已。

不同於一般牙醫的治療流程,范聖宗願意多花心力找出病因,給病患建立良好的衛生觀念和生活習慣——「預防」這件事無法讓醫生多賺錢,但他認為這一點點的推力,就能對病患的生活,產生深遠的改變:「有些醫師的目的不是為了要服務人群,而是要賺大錢,也不能說錯,只是價值觀不同,但會變成很多醫生的治療會focus(著重)在努力鼓吹病人做高價的治療,但不見得是對病人最好。」

慈濟讓我知道,生活夠用就好,我不用住得多好、活得多好,我餓不死,還有餘力可以幫助人。

范聖宗在義診中為病患免費治療。圖片來源/范聖宗
2019年范聖宗前往聖安東尼奧(St. Antonio, TX)龍捲風災區,在慈濟發放現場負責文字影像紀錄,聆聽受災戶的心聲。圖片來源/范聖宗

影子計劃

為了在美國培養更多具備人本醫療價值觀的醫護、醫事人員,大紐約地區的慈青社於2020年率先啟動一項「醫護專業培育計畫」(Healthcare Career Mentorship Program),透過舉辦不同的研討會,帶領大學生認識醫療相關領域。

「很多大學生對『醫』感到好奇,但沒有機會事先了解就要做出人生重大決定(申請醫科)⋯⋯與其莽撞一頭栽入,應該讓他們先去認識這個領域。」紐約慈青學長陳奕媁是這項計畫的主要執行者:「醫療很辛苦,必須要有熱情才能持久投入,而一旦學員確認醫療就是自己未來的職志,我們下一步就會有執業醫護人員擔任『導師』(mentor),我們稱之為『影子計畫』(shadowing program),讓這些大學生跟著導師在醫院診所實地見習。」

兩年來,已有兩位學員分別成功申請上New York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和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這兩所全美前十五大的醫學院的全額獎學金。

第一屆「醫護專業培育計畫」學員Alice Tsai(左圖,左二)和第二屆學員王曉佳(右圖)都開啟在美國頂尖醫學院的求學生涯,同時持續活躍於慈青活動。圖片來源/陳奕媁

我的導師讓我獲益良多,幫我熟悉醫學院的文件申請、面試流程、寫推薦信、為我解惑,讓我可以很自信地去申請醫大⋯⋯我也很感恩同時透過這項計畫,累積許多社區服務經驗!

「除了醫療,我們也要求參與計畫的學員,必須分別要跟著慈青社團及慈濟分會,完成各20個小時的社區服務,像食物發放、募捐玩具⋯⋯等。」陳奕媁在計畫中特別加入這重要的一環,藉由社區服務,為未來的醫療種子種下慈悲心念——正如當初她在年少時,被慈濟觸動一般。

薪傳

「我是百分之百的ABC(編註:American Born Chinese,美國出生的華裔),小時候上過慈濟中文班,聽得懂一點點中文,後來加入慈濟少年團,雖然對慈濟理念一知半解,但我很喜歡做社區服務,所以上大學也加入慈青社⋯⋯」2012年桑迪風災重創美東,她跟著大批慈濟志工前往美景港(Belle Harbor,NY)發放,在為災民登記資料時,偶一瞥見窗外的強勁海風夾雜著讓人凍到骨子裡的冰雨:「那天我穿著慈濟厚外套,所以真的非常冷⋯⋯坐在我對面的災民,正好拿著照片給我看她家的災情,我發現她一直在發抖⋯⋯我下意識拿起一條慈濟環保毛毯包覆著她,她的手就這麼緊緊抓著,一定是毛毯帶給了她溫暖吧⋯⋯。」

2012年還在念大學的陳奕媁,在桑迪風災中感受到慈濟核心理念,畢業後傾力扶植慈青新生代。攝影/林晉成

陳奕媁慈濟路上的第一場賑災,讓她從參與的當下,跨越言語障礙、直接感受到慈濟核心價值——慈悲濟世行動力:「這是我畢業後繼續留在慈濟的原因,所以我都會鼓勵其他慈青把握機會,多去親身參與慈濟活動,才會知道慈濟竹筒歲月背後以愛啟愛、點滴匯聚力量的多重深意,還有為什麼慈濟在發放時都會對受助者鞠躬,那是為了縮小自己,因為當我們以為自己在幫助他人時,實際上我們是幫助了自己⋯⋯。」

其實陳奕媁並非醫療相關人員,她是美國當地的小學老師,繁忙工作之餘,每天花二至三個小時甚至更多,為「醫護人員培育計畫」而努力:「這項計畫有很多好處,除了為美國養成兼具專業與慈悲的醫護人員,更希望能藉此吸引美國青少年來認識慈濟、走入慈濟。」

慈青的名號,對美國的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人們可以藉由我們的「醫療人員培育計畫」,開啟與慈濟的第一次接觸。

計畫的第一年有13位學員,第二年增加到23位,其中有九位是舊生,加入後再也沒有離開⋯⋯慈濟的火炬,需要在美國社會繼續傳遞,透過中生代美國慈青學長在醫療領域的耕耘,是守護社區、也是新生代青年的引路者。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