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影 為他人生命留下一朵雲彩

作者/錢美臻

透過《On the Buddha’s Path》系列電影製作,一步步讓美國主流看見慈濟。圖攝於2018年5月15日紐約首映會。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2017年,慈濟美國人文志業發展室著手拍攝一系列的佛教電影《On the Buddha’s Path:Compassion in Action》,每一部影片,都是人間修鍊——人性的脆弱、佛陀的慈悲、在世間傳遞大愛助人的理念,慈濟美國透過不同的故事,將其中極為細緻的感動,在鏡頭裡,一一呈現⋯⋯

全球最重要的佛教推廣平台之一「國際佛教電影節」(International Buddhist Film Festival,簡稱IBFF),從全球廣篩出十三支影片,在2021年六月於雲端播放兩個月,慈濟美國製作的這七支影片全部入選:《The Peace Inside》描繪美國慈濟志工王萍華關懷受刑人長達二十多年的微電影,和六支介紹西方六個重要佛教組織落實佛法在人間的紀錄片《Karuna》、《Second Chances》、《Compassionate Chaplaincy》、《From Trials to Freedom》、《Finding Liberation In Trauma》、《Ripples from Compassionate Hearts》。

這不只是專業獲得肯定,更是慈濟美國和全球慈善接軌的門窗。

語輕意重和世界對話

那一天,證嚴法師輕輕地說出了對於慈濟美國的期待。

「2018年我帶著伊達(Ida Zielinska,佛教系列電影導演/編劇)回到花蓮慈濟和上人報告。我記得上人說,美國是世界的櫥窗,你要讓世界看見慈濟,美國還要更努力。上人說得淡淡的,但我感受得到那份急迫性和期待⋯⋯」慈濟美國總會人文志業發展室主任范婷,永遠記得證嚴法師輕輕的提醒,那是美國慈濟人必須扛起的重重的責任:「慈濟要走出台灣放眼世界,上人的視野與使命,是放眼全球,不侷限在某一個語言跟種族。如此寬廣的氣度跟慈悲,要怎麼樣讓美洲大陸的人看見,得透過很多不同的方法。」

證嚴法師的叮嚀,一直留在范婷的腦海裡:「美國這麼大,很難真的走到每個角落去介紹慈濟,但美國科技這麼發達,的確可以透過不同數位平台與媒體認識我們。」范婷勾勒著讓慈濟被世界看見的藍圖,決定以「微電影」和「紀錄片」與美國人對話:「慈濟的根本是慈善,透過各種媒體形式,可以與閱聽眾溝通、彼此了解。」

但怎樣拍出讓美國人願意走進戲院,看傳揚佛法和慈濟的電影與紀錄片?2017年開始,慈濟美國篳路藍縷地開始電影製作、在逆境中推廣慈濟、宣揚佛陀教導的奇幻旅程,一幕幕展開。

伊達

時間回到2015年,從加拿大搬到紐約的伊達·傑琳斯卡,坐在電腦前敲著鍵盤,她拿掉眼鏡蹙起眉頭,揉著緊到發疼的太陽穴,手上正在編寫的犯罪調查劇本,提供給美國三大電視網之一的頻道使用。許多人很羨慕她的工作機會,但從小跟著父母在佛寺林立的印度、尼泊爾、越南、泰國等四處遊歷長大的她,可不這麼認為:「我父母脫離祖國波蘭,後來輾轉到美國、加拿大落腳,我父親是一名知名國際基金會的顧問,被派往世界各地為貧民建設可負擔住房(Affordable Housing)。

小時候在亞洲居住的伊達造訪印度聖城瓦拉那西(Varanasi)。印度人在臨死前會前往聖城,等著死後屍體被放入聖河恆河中。圖片來源/伊達

那時常跟著爸媽到貧民窟去,知道什麼是貧中之貧,還到過印度德蕾莎修女創辦的仁愛修女會做義工,也住在尼泊爾多年,拜訪許多當地寺廟⋯⋯我當時還很小,父母也不是佛教徒,所以並沒有跟我解釋眼前這些建築、這些穿著僧袍的人是誰,但當我看見修行者的眼神,是那樣慈悲、柔和,平靜的氛圍深深吸引著我。」伊達長大後開始向藏傳佛教求法:「我不吃肉、不打蚊子不殺生,成了佛教徒之外,還是個律己甚嚴的素食主義者和環境保護者。」因此每每寫到商業電視台的劇本,被要求不斷地餵食觀眾恐懼、慾望,都和她的自身價值衝突拉扯。

一天,伊達放下手邊正在趕工的劇本,開始認真思考轉換人生跑道:「我要為非營利組織拍片!」她開始在網路上搜尋非營利組織,這時慈濟的徵才廣告映入她的眼簾:「慈濟?有這樣的佛教人道救援團體在美國?我怎麼都不知道?」在網路上和慈濟相遇,讓伊達有種驚為天人之感,不停在網路上爬文,想要更了解這個被她稱之為「命定相遇」的組織:「更棒的是,慈濟是由一位女性高僧創立的!那時候我讀到被稱為東方德蕾莎的證嚴法師所說的  — 『我們都是一家人』,覺得能遇見慈濟,非常幸福,意義深重。」

伊達(左後)2018年受范婷(右後)之邀,前往花蓮慈濟靜思精舍。攝影/韋佳欣

發現新大陸

「與其我自己導演,不如讓在地人說在地的故事,會更貼近。」在媒體業有十幾年經驗的范婷決定以美國的導演、編劇和製作團隊,來製作以美國人為目標觀眾的電影和紀錄片:「在地的故事讓在地的人來說,才會說得完整跟精準,畢竟我不是在這裡出生長大,那是他們的母語,他們的文化⋯⋯我的挑戰在於,這以美國人為主的製作團隊,必須要認識慈濟很深,才能體會為什麼要做出這一系列的電影,才能詮釋慈濟的精神。」

由慈濟志工真人真事改編的微電影《The Peace Inside》拍攝現場。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包括伊達在內的製作團隊,一開始先在慈濟拍攝、製作、編寫各樣的英文多媒體素材:「伊達、飛睿丹(Daniel Ferrara)、海克特(Héctor Muniente)這些導演編劇,2015年開始,跟著慈濟志工上山下海,拍攝紀錄慈濟的足跡,賑災走在最前線,從不認識慈濟到深入了解與體悟,才開始製作一系列電影。」

至於電影題材,微電影的部分,以慈濟志工王萍華陪伴受刑人為故事背景,其他六支短紀錄片,則聚焦服務社會暗角的其他美國/西方佛教組織 — 這個安排讓不少人跌破眼鏡。

佛教老師賈斯丁·布多思(Justin von Bujdoss,藍衣者)為獄警帶去禪修。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並非一廂情願到處介紹自己,就行得通,范婷得透過更細膩的手法,去敲開那扇主流大門:「其實美國佛教徒都已經屬於某一個中心、有自己跟隨的老師,對著美國佛教徒馬上講慈濟,一般佛教徒恐怕沒有動力想要認真聽。所以我們敞開心胸聆聽,先了解認識他們,然後以相同理念(都是佛陀的弟子)展開對話,在過程中,告訴他們,上人的理念和你的老師想法是一樣的,這時候就能夠自然地交流想法。」

就算是我們講別人的故事,我們還是用慈濟的中心價值「compassion in action」做為骨幹精髓,傳遞上人的教導,落實「佛法在人間」的理念。

拍攝前受刑人創立的佛教傳法組織Prison Mindfulness Institute,進入監獄服務獄友的故事《From Trials to Freedom》。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Second Chances》紀錄片訪問佛教老師卡林·麥可艾利斯特(Rev. Karlene Kalen McAllister)成立了烘焙坊給予更生人重回職場、重返人生的機會。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於是伊達開始和選定拍攝的佛教組織聯繫,表明來意,這些人起初不敢置信:「對美國人來說,他們很難相信有人真的只是為了要傳揚佛法在人間、散播美善訊息而來拍攝,動機如此純粹,好到不可思議。」後來這些美國佛教組織的反應,讓伊達感到似曾相識:「他們開始對慈濟感到好奇,馬上上網搜尋證嚴法師、認識慈濟。他們跟我說,他們是佛教徒,但過去怎麼不曉得有這樣一個佛教團體的存在——由一位女性高僧創立!一個國際人道救援組織!他們也有那個AHA Moment,像發現新大陸一樣!」

第一扇門,就這樣敲開了。

安娜·考克斯(Anna Cox,中)創辦了阿肯瑟州唯一一個協助受刑人獲得性靈啟發的佛教組織。圖為《Ripples From Compassionate Hearts》拍片現場。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滿堂滿座

幾年間,范婷帶著攝影團隊扛著攝影機、沉重的製片裝備,飛往全美以及歐洲和南亞地區,用動人細膩的影像,記錄不同佛教組織濟人救世的慈悲身影:「像是拍攝《Compassionate Chaplaincy》,跟禪修大師羅西‧瓊‧哈利法克斯博士(Roshi Joan Halifax)互動的時候,她沒聽過慈濟,而她在美國是受人景仰的佛教女性宗師,藉由她來認識慈濟,也是把慈濟帶到(美國)佛教界的一個方法。」

接著在2018年,電影後製完畢,慈濟為七支影片在全美舉辦巡迴首映會,滿堂滿座的,都不是慈濟自己人,而是完全沒聽過慈濟的觀眾——有的是這些佛教組織的會眾,有的是透過他們邀約前來的貴賓,又或是美國佛教徒因為尊崇被拍攝者,慕名觀賞。影片播畢,代表「慈濟」的志工,也以「電影製片人」的身份,在台上和所有觀眾介紹慈濟,分享推出這系列影片的初心——把佛法和證嚴法師「為佛教、為眾生」的理念,推廣出去。

慈濟志工王萍華(右),用慈濟教導來陪伴受刑人,看見自己的故事被細膩地呈現在大銀幕上,她熱淚盈眶。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首映會座無虛席,多是非華裔觀眾,影片播畢,大家感動起立鼓掌。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St. Louis,Missouri)的首映會。攝影/馬樂

「波特蘭那場是當地冥想禪修同好會主動來邀請我們,他們提供場地、設備,現場滿座一百多人,都是美國人,都白人,沒有一個亞洲人。當他們看到萍華師姑走上台,全場人都起立鼓掌。」那是唯一一場放映會范婷人不在現場,當時北加州坎普山火爆發,她在災區紀錄賑災行動分身乏術,非常掛心,直到當晚手機鈴聲響起⋯⋯「我的團隊告訴我,現場氣氛非常感人!冥想禪修同好會很興奮,因為美國多數佛教組織都著重在禪坐冥想,沒想到竟有佛教團體在做服務社區的工作,用入世的行動將佛法外行內修。」

慈濟就是我們在找的組織,我們一直希望可以動員我們的人,為當地服務,但不知如何著手,而慈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發。看完電影隔天,我們就開會決定動員做定期的街友熱食服務。原本想像中的事情是可行的!

首映會讓原本互不認識的美國佛教組織串連在一起。圖為佛教老師安娜·考克斯(中)和卡林·麥可艾利斯特(左)相見歡。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首映會後東西方佛教徒交流。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一場場的首映會,是一次次的暖心交流。「我最常收到的觀眾迴響就是:『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所做的一切!』他們跑來握著我的手、熱情和我擁抱,他們告訴我:『謝謝你們讓我們看見,最黑暗的角落也還有良善與慈悲!』『我們應該為彼此做得更多!』⋯⋯」對伊達而言,哪怕只有觸動到一個人的佛性,團隊多年來的努力,都值得了!

“看到電影的最後,無論這位觀眾決定成為佛教徒,或是決定成為更好的基督徒,我們的目的,都已經達到。

2018年10月18日洛杉磯首映會的電影院售票處。攝影/曾永忠
沉浸在故事情節裡。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電影首映會上,時任美國總會執行長的黃漢魁(左一)代表「製片人」慈濟,介紹證嚴法師的理念。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國際電影節

一直到現在,電影中的主人翁都因製片的因緣,和慈濟保持聯繫。「佛教組織的受訪者,他們會關注美國慈濟動態,會捐款支持,有的訂閱我們的電子報,經常在臉書上互動。今年五月慈濟五十五週年的經藏演繹,阿肯色州受訪者安娜·考克斯(Anna Cox),就全程在雲端觀賞慈濟演繹『佛陀的一生』。」范婷很欣慰,這系列電影的迴響至今仍在持續發酵,甚至擴大——今年這系列電影全數入選《國際佛教電影節》播映,將在六月到八月間播放,。

透過烘焙訓練而獲得一技之長的更生人,在製片過程中結緣慈濟,受到慈濟感動成為護持慈濟的會員。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不認識慈濟的美國觀眾,因電影而第一次接觸慈濟。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電影節創辦人喬塔諾·麥達(Gaetano Kazuo Maida),對這七支影片有很高的評價:「要能入選的影片,必須符合三項條件,必須是高品質的影像製作,具備吸引人的說故事技巧;另外製片、導演、編劇或主人翁是佛教徒,又或是其中的場景能和佛教做連結;再來就是影片能不著痕跡地帶出佛陀的智慧教導。」

這對慈濟來說,是莫大的鼓舞!因為這個電影節,是由近代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兩大佛教媒體平台「Tricycle」和「Buddha Film Foundation」聯手主辦,二十多年來,在全美及歐亞各國盛大播映,也和許多美歐知名社運組織、獨立影展、藝術中心、博物館等合作舉辦,有自己廣大的社群。

透過電影節,慈濟,將開啟另一扇和西方對話的大門。

2012年在曼谷舉辦的國際佛教電影節。圖片提供/Buddha Film Foundatoin
2008年墨西哥城的國際佛教電影節迎來藏傳佛教僧侶。圖片提供/Buddha Film Foundatoin
電影節創辦人喬塔諾·麥達(Gaetano Kazuo Maida)致力用電影推廣佛陀智慧與慈悲心念。圖片提供/Buddha Film Foundatoin

「對西方人來說,慈濟製作一部精良的電影,要比一部只講慈濟的電影,要來得更有說服力。」伊達參與了佛教電影系列製作,也對慈濟發行的其他議題紀錄片,印象深刻——講述氣候極端變異的《Stung By Climate》、描寫美國原住民對抗資本主義建設的《Keep It Grand》、深入食物浪費議題的《Solutions For Food Waste in America》⋯⋯「這些紀錄片都透過不同組織的行動,訴說著慈濟價值——我們都是一家人,沒有界線、不分你我、推廣慈悲美善,這對西方人來說,他們也才更會相信影片想要傳達的訊息,也才會敞開心胸,去探索製作這些影片的慈濟。」

《Karuna》深獲好評,講述西方知名藏傳佛教大師馬修·里卡德(Matthieu Ricard),於印度、尼泊爾幫助弱勢婦女獲得一技之長的故事。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透過《Compassionate Chaplaincy》,西方禪修大師羅西‧瓊‧哈利法克斯博士(Roshi Joan Halifax)的追隨者也因此認識慈濟。攝影/范婷

范婷開啟的這段旅程,有起頭,但沒有終點,而旅途中,一幕幕串起的,都是動人的景致:「一次聊天中,團隊裡的一位美國導演突然告訴我:『我有一個感覺,慈濟會在我生命裡一輩子。』這讓我很驚訝、很感動,一時間竟語塞不知該如何回他。」這系列影片觸動的人不只是觀眾、還有受訪者、還有美國製作團隊⋯⋯

我們因為拍攝電影結了很多很好的緣。慈濟在他們生命裡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帶給他們啟發,在他們生命中留下一朵雲彩。

一條不好走的路,但范婷帶領著美國拍攝團隊「做就對了」。圖攝於紐約首映會。圖片來源/人文志業發展室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