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區一位瘦小的母親,在簡陋搭的帳篷下帶著三個幼童,看起來一歲左右的稚子裹著塑膠布取暖,躺在土地上,旁邊用石頭堆、柴火煮著簡單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
慈濟志工張永忠,如實地寫下眼前所見,身為2021年海地大震慈濟賑災勘災領隊的他,一筆一字回報災區景象,也將人間苦難,牢牢地記在心底:「這兩天自己開車從首都到災區,遇到的種種問題,都比不上災民來得辛勞⋯⋯期待救援物資能早日送到災民手上⋯⋯」
萊凱重災區
2021年夏天,位於加勒比海的海地共和國(Haiti)非常不平靜。在七月初甫傳出總統遇刺身亡的消息,該國也因政治動亂進入緊急狀態。8月14日,海地傳出發生芮氏強度7.2的大地震,震央是距離該國首都太子港約116公里的西部尼普斯(Nippes)地區,截至8月22日,已尋獲兩千多具大體,一萬多人受傷,超過十三萬棟建築遭毀,位於南部省的萊凱市(Les Cayes,Sud Department)災情尤為慘重。
張永忠和其他前勘隊員一行人,8月21日一早開四個半小時的車,前往萊凱進行為期兩天的勘災,第一站,就是學校,因為在地震和暴風雨發生前,海地兒童的教育,已因政治因素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中斷了數個月,如今地震破壞了學校建築物,孩子何時能重返校園?
海地南部省重災區的255所學校中,有94所學校遭強震破壞,甚至被完全震垮,當地預計有54萬名孩童將受震災影響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前勘隊伍特別先走訪了德馬普區的慈幼修女會天主教學校(Sœurs Salésiennes in De Mapou, Les Cayes),與校方修女瞭解學校受損的情況,也直奔其他重災社區——沿路上,有空地的地方,就聚集了數十戶甚至上千戶人家的帳篷,他們在黃褐色的土地上撐起一片薄薄的塑膠布,缺水、沒電、沒能煮食,環境十分惡劣,而即使面對熱帶風暴來襲,甚至發生嚴重土石流災情,災民因為懼怕房屋結構危險,可能隨時崩塌,寧可舉家露宿街頭或棲身帳篷⋯⋯
動員
海地本土志工不斷和台灣慈濟本會及慈濟美國回報第一線消息,包括交通狀況、最需要的物資、當地治安、尋找安全適合的發放場地等,都為接下來大規模賑災及動線規劃提供非常重要的資訊。
首都出城後接近卡福市(Carrefour)是不法分子把持的路段,所以我們車輛經過時,都會加速通過。
慈濟志工 張永忠
過去,從首都太子港到災區的那條路上,武裝匪徒搶劫的事件頻傳,不僅如此,災區當地也因災民遲遲等不到政府救災資源,開始出現騷動⋯⋯
因此前勘隊伍此行還和萊凱市市長蘇菲·拉穆女士(Madam Sylvie Rameau)見面,請求政府提供賑災時的維安及更多災情資訊,另外也評估幾個可能合適倉儲、發放、提供熱食的地方。
「我們必須考量到安全性和倉儲空間。像是慈濟在海地的合作夥伴慈幼會(Salésien de Don Bosco)在博古區(Bergeau)的職訓中心,有兩個廚房,平時可供應500人的熱食,慈幼修女會(Sœurs Salésiennes)也有類似的空間,台灣技術團(舊稱農技團)位在南邊的支部,沒有廚房但有圍牆、照明設備、及帶槍保全,適合存放物資⋯⋯」白天時,前勘大隊四處奔波,晚上所有人都累壞了,但還是在報告裡詳盡地書寫。
這些資訊透過社群媒體、視訊會議沒有時間差地一一送達台灣、美國各地,和籌備物資、即將動身前進海地的各路志工人馬把握分秒討論,希望做到慈濟國際賑災向來的「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及時」等原則,就連賑災物資品項(必須是海地人常吃的食糧、沒有地方儲存也不易壞、方便烹煮)、重量(足夠份量但連女性也搬得動)、提袋(徒步領取容易拿)等的選擇,都憑藉著志工們豐富的賑災經驗,迅速確實地做出決定。
與時間賽跑
自災難發生後的每一天,慈濟美國總會連線更新最新資訊。統籌海地賑災援助項目的志工曾慈慧說明,美國慈濟就海地大震,規劃物資、醫療、交通、文史紀錄、志工培訓等十六個組,針對短期賑災、中長期重建迅速做了規劃。由於海地緊缺糧食和醫療物資,經協調後,慈濟美國總會最先展開的行動,就近在美國採買醫療物資組裝「慈濟家庭醫療包」,用於九月進行第一波賑災物資發放。
乾洗手液、消炎藥膏、隨身用含碘消毒藥棉、棉花棒、繃帶、剪刀、口罩、手套等11個品項的物資,能提供海地災民緊急救護,緩解當地醫療體系瀕臨崩潰的情況。
每個品項要一次採買七千份,總共需要近十萬多個物件,要下單購買可能要等一段配送時間,所以多數是志工到數個大賣場採購,所做的一切是在跟時間賽跑,希望能早日送到海地災民手中。
慈濟美國總會醫療發展室主任 陳恂滿
其中的「口罩包」,志工們從8月20日開始先在家組裝,每一個口罩包的密封袋須裝入十只口罩、三雙手套、一個大垃圾袋;組裝前志工需清潔雙手和桌面,戴著口罩、手套協助封裝。
8月25日近百名志工,前往位於聖諦瑪斯市(San Dimas)的總會園區協助組裝醫藥包,大家戴著口罩隔著社交距離,一起將醫療包裝入物資,必須盡量節省空間,仔細且整齊地放入,志工們比對著醫療包樣品,動作快而不亂的挑選內容物,繁瑣的工作考驗著志工們的耐心與智慧。多位社區居民共襄盛舉,一起報名加入8月25日組裝醫療包的行列。
社區領袖阿爾塔·斯金納(Alta Skinner),近20年來積極參與慈濟美國的行動:「很幸褔!就在自家社區,有像慈濟這樣充滿慈悲能量的團體,提供社區民眾奉獻和付出的機會。」
感謝慈濟在第一時間採取行動去幫助海地的人們,這正是俗話說:你不能只想著自己,我們要有世界觀,我們今日幫助他人,或許他日會是別人來幫助我們。
聖諦瑪斯市的社區領袖 阿爾塔
不祇實質物資,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也在短短一天內完成手寫卡片的幸福任務,師、親、生一筆一畫,細心地將關懷、鼓勵,透過指尖轉化爲6 ,000份愛心,裝入慈濟的醫療包中。 「這麼遠的地方,我們不能夠親自去佈施,孩子們就用他們最虔誠的心念,從愛要付出的行動開始,所以我們就做了這些愛心卡片。」卡片的正面,是靜思語,而背面,是彩色的祈願,美國慈濟教育基金執行長李瓊薰期盼,這些關懷能將溫暖帶給頓失依靠的災民:「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祈願災民們勇敢面對無情天災,用堅強毅力克服生活的苦難。」
「海地加油!」、「快快重建家園,我愛你。」⋯⋯輕如蟬羽薄翼的字句,帶著大家重如泰山的祝福,前進海地。
透過不同的方式,全球慈濟志工正積極凝聚社區每一份善念化為行動,把生活所需的糧食、醫藥等物資送入災區,為前途滿是荊棘的海地人,鋪出一條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