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8日,達拉斯人醫會秋季義診,守護民眾健康。攝影/吳鵬飛
2003年7月26日,慈濟人醫會在達拉斯(Dallas, TX)成立,是慈濟在全美成立的第14個人醫會。成立茶會當天,時任南加州阿罕布拉市慈濟義診中心主任葛濟捨醫師、人醫會牙科部門負責人方敏智醫師從洛杉磯趕來,專程為達拉斯人醫會的成立與業務推動分享寶貴經驗。
達拉斯人醫會召集人阮怡誠醫師在成立茶會中回憶起早期參加慈濟義診,只是抱著嘗試的心理,但在參與巴克納小學(Buckner Elementary School)低收入家庭學童流感疫苗注射活動之後,深深感受到醫療志業的意義與重要性,從此就一往而深,全身心投入,成為達拉斯分會志工和民眾心目中的大醫王。他向大家勾畫出達拉斯人醫會的願景:「今後將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及提供免費諮詢服務,成立支持癌症病友的『杏安之友會』,增進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互動,並透過各種渠道,鼓勵更多醫護人員加入人醫會,壯大達拉斯醫療服務的陣容。」
◎強大動員力
2003年11月8日和9日,甫成立的人醫會立即展開行動,結合分會志工,隨著達拉斯分會在當地的慈善腳步,深入社區,前往貧困學生較多的巴克納小學和傑克森小學(Maynard Jackson Elementary School)提供流感疫苗注射;這個活動早已舉辦多次,人醫會成立之後,讓達拉斯分會可以關懷更多的學校,並向低收入戶和被安置在達拉斯的國際難民,提供醫療諮詢服務。達拉斯分會美麗的會所,也是人醫會舉辦義診的最佳場地,牙科義診提供的洗牙服務,是大受歡迎的重點項目之一。
人醫會志工的默契與合作,組織出堅強的醫療陣容。每次社區義診,達拉斯人醫會登高一呼,都能夠號召到達拉斯當地各個科別的華裔專科醫師——德州華醫協會(Texas Chinese Physicians Association, 簡稱:TCPA)就是人醫會定期社區義診的重要合作組織之一。自2008年11月2日首次聯合舉辦社區義診開始,每年都會一起舉辦春季或是秋季義診。那些年,凡參加過義診活動的醫護人員、志工或是民眾,都記得或是無限懷念,達拉斯人醫會那些人才濟濟的榮光歲月。
華醫協會沒有動員的組織、經費,更不懂得辦活動;最重要的是,找不到像慈濟這麼多訓練有素的志工,更沒有寬敞的活動場所。
德州華醫協會會長 李岩醫師
志工在義診時親切的服務、全力以赴的醫護人員,讓第一次參與人醫會義診的德州華醫協會會長李岩醫師深受感動,特別是團隊的默契,讓義診活動在分秒必爭中又流暢無比。他讚美達拉斯人醫會,除了提供醫療服務外,同時邀約社區醫護人員串連起更多的愛心,共同為缺乏醫療資源的人提供所需的服務。
◎受限法規的遺憾
達拉斯人醫會的定期義診,每次出動的醫師群包羅了多個科別的專科醫師,堪比動員了一家小型醫院。這支高規格、龐大的隊伍,卻如同一艘無法遠航的船,受制於美國聯邦與州的醫療法規約束,每一位義診的醫師都暫時失去了武功,不能對病人進行診斷和開具處方。
每次義診,華醫協會和人醫會的醫生有五、六十位,每科的醫師也都很壯觀,但受限於慈濟達拉斯分會不具備醫療執照,義診只能提供免費的健康諮詢;醫師不能對病情進行診斷和開具處方,不僅讓熱心服務社區的醫師們有志難伸,民眾參加義診的意願也越來越淡。
慈濟志工 吳美樺
時隔多年,吳美樺說起這一段的經歷時,仍難掩遺憾。因為參加義診的醫師,年年都比民眾多,以致醫師們只好坐著聊天等病人。久而久之,志工們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兩、三年之後,達拉斯分會衡量再三,包括不好再浪費醫師們每個星期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忍痛停辦社區義診。
每次義診都要付出極大的人力和物力,每位人員、每件設備,甚至每張紙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積累,如果沒有達到付出的效果,就是資源的虛耗。志工那英梅至今仍清晰記得,2017年10月22日是最後一次的秋季義診,因為這天大家都很難過和不捨。
早在達拉斯人醫會成立之前,達拉斯分會的醫療志工已經在會所內舉辦牙科保健、健康講座、流感疫苗施打、骨髓捐贈驗血、捐血等活動。吳美樺解說:「早年骨髓捐贈驗血的作業,遠比現在複雜,捐血車會開到會所,捐血加驗血,全賴社區民眾的熱情響應,醫療志工團隊的堅強實力。」
回看暫停的社區義診,吳美樺和那英梅都表達了分會志工們的期待。大家都相信,困難終有一天會被克服,在因緣俱足之日,人醫會一定能夠跨過相關法規的限制,眾人又能回到會所提供社區義診服務,醫師們也可以向病患提供更實質的醫療幫助。
◎幫孩子們圓夢
達拉斯人醫會成立之後,除了定期的義診活動之外,也配合分會志工的慈善服務,針對特定對象提供特別服務。自2011年8月13日起,人醫會呂清芳醫師和分會志工就會前往歐巴馬中學(Barack Obama Male Leadership Academy),為校內低收家庭學子做體檢服務。
孩子的體檢費,大概要80美元,對於低收入戶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呂清芳是小兒科醫師,他就帶著我們到學校,幫他們做入學的體檢。
慈濟志工 吴美樺 楊修碧
歐巴馬中學是達拉斯唯一的公立男子中學,其中七成以上學生來自中低收入家庭。時任校長南基亞·道格拉斯(Nakia Douglas)早在2002年擔任小學校長時,就與慈濟結緣。達拉斯分會從2011年在歐巴馬中學推廣《靜思語》教學,慈濟也成了該校教務諮詢委員會(Board of Trustee)的成員之一。
2012年9月22日,達拉斯人醫會醫護志工再度前往歐巴馬中學,為低收入、單親家庭的學生做體檢,圓滿他們可以選擇想參加各項運動的願望——因為學生在加入各種體育活動前,需要有體檢證明,證明他們身體狀況可以參加各項運動。就在體檢活動的幾天之前,呂清芳醫師生病了,但臨時要找到一位小兒科醫師並不容易;善因緣隨之而來,德州華醫協會的一位小兒科醫師關健楨,剛結束私人診所退休,主動聯繫志工王銘彥,所有問題迎刃而解,22位學生完成體檢。
這裡的學生每個月都會上慈濟的品格教育課程,善種子已經播撒在心田。有一位學生大衛(David)在完成體檢之後,眼中滿含真誠的對志工說:「我想要存滿竹筒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懷念可敬的總召
回首達拉斯人醫會的成軍,分會的資深志工都會想起二十多年前那位年輕總召——阮怡誠醫師的風采,他因為媽媽和慈濟的因緣,成為慈濟義診團隊的一員。阮媽媽是慈濟委員、達拉斯花道課程的講師,一位優雅的慈濟人。「以人為本,視病如親」,阮怡誠醫師受到證嚴法師和母親的感召,大力推動達拉斯人醫會的成立,並在達拉斯執行長凌濟成的邀約下,一肩挑起召集人的重擔——邀約各科醫生參加義診、代購流感疫苗、調派自家診所護士承擔打針、量血壓、驗血醣等義診中的護理工作。
那些年,每一次的義診活動中,人們都會看到阮怡誠醫師忙碌的身影,直到2016年,阮醫師生病了⋯⋯2022年8月21日,阮怡誠醫師在睡夢中安祥辭世。他當年在人醫會成立茶會中勾畫出的願景,都一一如他和大家所願,也鼓勵了更多當地的醫護人員加入人醫會,用慈與悲,繼續走在他堅信的全人醫療之路上,把愛播撒在達拉斯的貧困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