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慈濟北加州分會(二)

撰文/林美娟、張曉寧、項才容、呂宛潔、劉翰卿、錢美臻、黎艷娟、林計鑫
編輯/李成林

 

 

2001年,結合北、中、南加州慈濟志工的力量,慈濟美國首度在佛瑞斯諾舉辦義診,現場並貼心地提供義剪、二手衣捐贈,獲得加州政府表揚。圖片來源/慈濟美國總會

佛瑞斯諾人醫會

2003年4月26日,佛瑞斯諾人醫會正式成立。但早在那之前,就已不斷為當地貧苦農工家庭提供免費醫療資源。

慈濟在中加州義診的開枝散葉,就是從佛瑞斯諾市(Fresno)起始、再向其他農業鎮開展,20多年來譜寫出許多令人印象深刻、醫療結合慈善的感人故事,這一切源起於1994年⋯⋯

◎仙人指路

旅居當地的台灣移民張願鈴,在回台省親時看到接受日式教育且性格剛強的父親,因看了一篇有關證嚴法師的報導而落淚,她在好奇心驅使下也讀了這篇報導,深受感動的她發願要成為「佛瑞斯諾的第一顆慈濟種子」。

1994年1月15日,佛瑞斯諾聯絡點第一任負責人張願鈴在佛市舉辦成立茶會,開始在中加州農業社區推動慈濟志業。2000年,張願鈴和時任的負責人楊素卿等,三度前往貝克斯菲爾德市(Bakersfield)參加慈濟義診並觀摩流程,更積極爭取由當時的慈濟美國分會支援,在佛市開辦義診項目。

終於,佛瑞斯諾市在2001年8月19日迎來首次慈濟大型義診,現場服務一千人次的病患。

2002年慈濟美國再度於佛瑞斯諾舉辦大型義診。圖片來源/慈濟美國總會
佛瑞斯諾志工定期前往低收入戶社區舉辦義診活動,志工楊素卿發送環保袋予民眾。攝影/張願鈴

楊素卿回憶開辦義診的緣起:「因為工作關係我認識許多醫師;所以進到慈濟(設點)的第二年(2001年),就憑著一股傻勁開辦第一場義診。很感恩南北加州的志工都來支援,當天來了三百多位民眾。」

佛市志工團隊在2002年11月2日設立第一個慈濟會所之後,積極開展義診項目,獲得許多當地醫師的支持。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之後,2002年五月,佛市志工結合南加州阿罕布拉慈濟義診中心,與可門鎮(Kerman)的健康中心,合作舉辦了一場大型義診服務一千多人次;同年八月得到凱薩醫療機構贊助,再次舉辦另一場上千人次的義診。

「這次合作影響深遠,凱薩醫療機構高度肯定慈濟團隊的熱忱與效率,從此情牽,成為慈濟義診的重要合作夥伴之一。」張願鈴回憶:「在這場義診中,我們結識來自苗族社區的姊妹花楊麥卡和楊金,楊麥卡為當時正在萌芽的醫療服務項目提供一些建議。」

楊麥卡當時在援助東亞難民的非營利組織「佛瑞斯諾石頭湯」(Stone Soup Fresno)工作,具備社區關係和相關經歷。當她得知佛市團隊希望擴大義診規模,卻憂心經費來源時,曾建議可以向凱薩醫療機構等組織申請贊助,這起到了仙人指路的功能!後來,兩姊妹都成為慈濟志工。

「從零開始,有很多志工都提出了許多的寶貴建議。凱薩醫療機構瞭解慈濟團隊有能力舉辦義診,還能把有限的預算發揮更大的成效,所以一直支持佛瑞斯諾的義診活動。」從2003年起一直負責佛市醫療組事務、現任佛瑞斯諾人醫會總幹事的鍾明楒,解說志工團隊如何從零開始,奠定慈濟美國在佛市以醫療服務為主的工作目標。

◎925位人醫會成員

2003年四月,佛瑞斯諾人醫會正式成立之後,佛瑞斯諾開始支援整個中加州地區的慈濟大型義診。

佛瑞斯諾市、鄰近的周邊城市梅瑟市(Merced)、莫德斯度市(Modesto)、士德頓(Stockton)、沙加緬度(Sacramento )因地緣關係,志工都會互相支援,彼此間感情也特別好。鍾明楒笑說:「由於安全因素,所有協助佛市義診的志工都必須填寫人醫會表格,截至2023年,共有925位志工成員列冊,其中醫護專業志工有332人,經常聯繫,願意前來服務的活躍專業醫護志工就有60人。」

佛市活躍的專業醫護志工比例很高,不僅是我們義診活動多,更代表醫護人員也肯定慈濟團隊的努力。

2012年4月7日慈濟美國佛瑞斯諾行動醫療辦公室所在的慈濟醫療中心正式啟用。攝影/林美雪
已故的蔣民福醫師(右)在退休後無償地全心投入慈濟義診十多年。攝影/陳碧惠
持續參與慈濟義診活動的護士黃秀玲接受表揚。攝影/陳碧惠

中加州是加州重要的農業區,早期華裔移民在這裡做農工,士德頓曾經是當時加州第三大華裔城鎮,僅次於舊金山和沙加緬度,從中國移植到加州的著名「金山橙」,就是華裔農工在這片土地上改良生產的。物換星移,慈濟志工來到這裡時,華人移民已是罕見,在大片的農地中勞動的多是西語裔農工,他們貧窮,許多人居無定所,沒有合法身份,長期的勞動和化學肥料等,影響了他們的健康,但是,他們普遍沒有醫療保險,更沒有錢看醫生。慈濟義診成為他們治療病痛的依靠與盼望。

2022年佛瑞斯諾慈濟志工邀請阿富汗難民/照顧戶莎拉(Sara,左)參與發放。攝影/張願鈴
2022年佛瑞斯諾慈濟志工為農工家庭舉辦冬令發放與義診。攝影/劉倢筠

「佛市的慈濟志工雖然少,但我們卻有很多人醫會的志工,而且非常活躍,他們多數來自醫院、診所,或是大學、學院的學生。包括凱薩醫療機構等醫院的護士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做『績效考核』(appraisal),其中包括社區服務時數,所以許多護士會主動來慈濟義診,奉獻專業與時間。」鍾明楒非常感恩專業志工的參與,也儘量配合他們空檔來做義診:「例如我們自2013年起開啟『佛瑞斯諾社區健康計畫』(Healthy Fresno),原本是一年一次連續兩天的大型義診,但志工反應一連兩天出班較困難,我們就順應修改為半年舉行,並選在週六,方便醫護志工參加,達到相互配合的目標。」

圖攝於2013年3月17日「佛瑞斯諾社區健康計畫」的義診第二天,排隊人潮依舊眾多。攝影/陳碧惠
慈濟成為「佛瑞斯諾社區健康計畫」的夥伴,提供平台、器材和人力。此為2013年合作義診現場照片。圖片來源/溫俊強

醫療帶動慈善,義診當天大家都很忙碌,志工會在患者看診完畢後,向居民介紹慈濟,往往也就是在義診中,挖掘出不少需要深度關懷的家庭。鍾明楒回憶:「單親媽媽娜賽菈·奧利維拉(Nasaria Olivera)被丈夫遺棄,獨立撫養九個小孩。另一位是家裡有七名子女的農工家庭茱莉婭·弗洛雷斯(Julia Flores),她們都是經由義診與慈濟結緣。」

慈濟志工在佛瑞斯諾學校為低收入戶學生舉辦義診,發送糖果和結緣品給家長和學生。攝影/岑慧意

◎娜賽菈與茱莉婭

娜賽菈是2004年移民美國,她的丈夫早已不知去向。沒有工作的她,艱辛撫養著九個孩子。她曾一度因無法回應學校通知,配合帶孩子去看醫生、打疫苗或領取食物,遭校方通報社福局,被列為不負責的家長,導致孩子們全都被社福局接管送到寄養家庭。「2018年,她帶著四個孩子到學校接受慈濟視力檢查和配鏡的眼科義診,我觀察到她眼含淚光,主動過去跟她交談,發現到她和孩子們非常需要幫助,我向學校詢問了解更多情況後,便把他們一家轉到慈善組列為需要關懷的家庭。」鍾明楒回憶。

佛市志工首先幫助娜賽菈打掃髒亂狹小的車房住所,之後每個月的居家訪視中,陸續安排小兒科與家庭科醫師出診,為這家人做身體檢查,確認疫苗注射情況,以及安排他們去診所看病醫牙。「我們持續陪伴娜賽菈,直到她較年長的兩個孩子開始工作,她也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們一家生活穩定下來後,才停止經濟和物資補助。」鍾明楒笑著說:「娜賽菈今年還帶著孩子來慈濟配眼鏡、看牙齒,當她家裡有需要時,她都會想到慈濟。」

慈濟志工長期關懷娜賽菈一家。圖片來源/「美國慈濟觀點360」視頻截圖
佛瑞斯諾志工幫忙茱莉婭(中)搬家後合影。攝影/門海梅(Jaime Puerta)

另一位茱莉婭是在2017年慈濟義診時,帶著孩子來就醫。志工注意到這名帶著很多小孩的農工媽媽,徵得她和丈夫同意,慈濟美國總會的影視團隊拍攝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影片剪輯完成後,志工開心地透過社區教會修女聯繫他們,可以來觀看影片了!修女卻回報,茱莉婭的丈夫突發中風往生,她和孩子被房東要求搬離原本的拖車房住處,生活非常困難,需要幫助。

「慈濟志工立刻啟動慈善關懷項目,協助她們找到新的租屋、補助房租,並協助他們搬家、募集二手家具,直到他們一家人穩定下來。」鍾明楒訴說著茱莉婭一家後來的情況:「2020年五月,當茱莉婭找到了一份有提供員工住宿的新工作,她的大兒子成年也找到工作貼補家用,家裡經濟狀況改善很多。所以我們去協助她搬家時,她笑著告訴我們,已經不需要再補助她們一家了。」鍾明楒笑了,歡欣之情,不言而喻。

茱莉婭的個案也給予志工們更多的思考。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副執行長溫俊強就發現,茱莉婭的丈夫因為沒有來義診接受身體檢查,後來不幸因腦溢血病故:「我們學到這個經驗,後來對義診挖掘的慈善關懷家庭,都會格外注重全家大小的身體狀態,主動安排醫生前往居家看診,避免家長因突發重大疾病無法繼續照顧家人,讓原本就需要幫助的家庭變得更困苦。」 

2023年慈濟美國佛瑞斯諾行動醫療團隊為遭受冬季風暴洪災的低收入戶學童進行眼科義診及配鏡服務。圖片來源 / 慈濟北加州分會

沙加緬度人醫會

沙加緬度聯絡處於2002年成立,三年後,在一片祝福和歡喜之中,沙加緬度人醫會於2005年八月正式成立。

◎難民病患

成立之初,在召集人許玲玉的帶領下,人醫會主要從事兩方面的醫療活動:一方面,陸續開辦各種醫療講座,為當地人普及醫療知識;另一方面,早在人醫會成立之前,當地志工就早已不辭辛苦、披星戴月地支援其他社區的義診,諸如在三個半小時之外尤開雅的萬佛聖城(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 Ukiah)、佛瑞斯諾(Fresno)等地的社區義診都可以看到沙加緬度人醫志工的身影。2011 和2012年,北加州分會支援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和偏遠地區醫療隊連著兩年的合作,在沙加緬度市加州農商展覽館(Cal Expo) 舉辦四天千人義診,沙加緬度志工也全力投入。

直到2009年9月27日,積累了大量義診經驗、外加團隊逐漸壯大,時機成熟,沙加緬度人醫會在屋崙市(Woodland)  迎來了他們自己舉辦的第一場義診!鄰近城市人醫會互相成就,這場義診所有的義診設備由佛瑞斯諾行動醫療團隊支援。義診當天,人山人海,天還未亮之時,就有無數人在會場外翹首以待。

2009年9月27日,沙加緬度人醫會在屋崙市的義診活動,民眾有秩序地排隊進入會場。攝影/陳碧惠

義診服務對象主要是低收入西語裔家庭,為他們提供牙醫、西醫、中醫針灸等多種醫療服務。最為貼心的是在病人等待牙醫診療的漫長時間裡,志工為病人理髮,由當地專業的造型師傾情奉獻!從義診會場出來,病人們不僅變得更健康,還更清爽有朝氣!

沙加緬度人醫會自從首次舉辦義診後,幾乎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大型義診。2017年開始,義診的服務對象發生了改變,基於人道主義,加州政府張開雙臂接收國際難民——大量來自巴基斯坦(Pakistan)、阿富汗(Afganistan)、俄羅斯(Russia)和烏克蘭(Ukraine)新移民湧入加州首府沙加緬度,人醫會與當地的悠洛縣兒童聯盟(Yolo County Children’s Alliance) 、聖十字架堂(Holly Cross Church) 和教新移民英語的高地社區成人學校(Highlands Community Charter and Technical School)合作,於2017、2019、2022 年分別開辦年度大型義診,服務當地的難民,提供牙醫、眼科、西醫和中醫服務;說不同語言的病患,則透過高地社區成人學校的老師來協助醫師與病患之間的翻譯與溝通。

◎開心的罰單

雖然新冠期間,沙加緬度人醫會沒有做大型義診,但醫生和志工們也沒閒著,持續給社區多所醫院——薩特醫療中心(Sutter Medical Center)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中心(UC Davis Medical Center)、凱薩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佛森市慈愛醫院(Mercy Hospital of Folsom)、退伍軍人醫院(VA Medical Center)、急診中心、老人院、一般民眾⋯⋯等,分發防疫口罩,被當地民眾稱為「及時雨」。

2022年,沙加緬度人醫會重啟大型義診,也因為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為了保護病患和志工,每一位進入義診的人都必須量體溫和檢測,防護手續比以往繁瑣。而相較於過往舉辦大型義診時,對病患採取「先到先得」的服務方式(first come first serve),新冠疫情過後,等待問診的病患越來越多,供不應求,所以2022年開始的大型義診,沙加緬度人醫會改為預約問診。

近年來,在慈濟少年團家長、也是洗牙師梁三妹的幫助下,沙加緬度人醫會招募到更多願意義診的牙醫,人醫會的醫生隊伍越來越壯大。圖片來源/沙加緬度人醫會

籌辦義診的過程也遭遇很多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找到願意參加義診的醫生,沙加緬度人醫會志工在邀約當地醫生參與義診時,會翻查電話簿或上網搜尋,找到他們要辦義診地址的附近有哪些醫院,然後直接去拜訪,當然,吃閉門羹是家常便飯。

但有一次經歷卻讓陳碧惠終身難忘:「有一天我走進去牙醫診所招募醫生,接待處的人聽說我是來邀約醫師參加社區服務的,非常和善,醫生剛好看完診出來,我就問他是否願意參加義診,他一口答應,真的難以置信!不可思議的是,當天我又接著去拜訪附近另一位牙醫,他也答應了!我就更開心了!真是很棒的一天!結果太高興,車子錯過了要拜訪的第三家牙醫診所,就在一個十字路口迴轉時被警察給攔下,他問我,你有沒有看到這裡不能迴轉嗎? 那一張違規罰單(violation ticket)是我在美國開車30多年第一張違規罰單,但是一點也不難過,因為真的太開心了!」

舊金山人醫會

慈濟與舊金山中國城(San Francisco China Town)有著深厚的因緣。1994年12月13日,慈濟與舊金山中國城(San Francisco China Town)有著深厚的因緣。1994年12月13日,志工在位於中國城假日酒店(Holiday Inn)的中華文化中心,舉辦舊金山聯絡處的成立大典。當時聯絡處的第一間辦公室,也在中國城的跑華街(Powell Street)。29年來,慈濟人的身影深入中國城社區,每週一次的食物發放達12年之久,一共發放了350萬磅食物,嘉惠了近十萬戶家庭。

◎中國城散房

舊金山人醫會緣起於時任南加州阿罕布拉市慈濟義診中心主任葛濟捨,來到北加州推展人醫會,當時的舊金山支會負責人陳雪玲看到聖荷西人醫會的成立,非常興奮,鼓勵舊金山的志工們趕快做醫療。

2004年7月16日,已升格為舊金山支會的志工和專業醫護志工成立全美第17個慈濟人醫會。

2004年7月16日舊金山人醫會成立茶會,由資深護理師吳圓娥擔任召集人至今(2023年)。

早在舊金山人醫會成立之前,慈濟就在舊金山中國城舉辦「慈濟健康日」。

2000年感恩節前夕,11月11日和19日,北加州分會和舊金山聯絡處,首次在舊金山中國城和奧克蘭市舉辦「慈濟健康日」,為社區提供免費健康諮詢,嘉惠非洲裔、西語裔和華裔居民。慈濟志工為了這兩場活動,10月14日先在金門公園(Golden Gate Park)舉辦「健行」籌款,得到不少機構和醫師的大力贊助。

舊金山的義診場地就設置在中國城最大的小學劉貴民小學(Gordon J. Lau Elementary)的操場和體育館內。在這城市光鮮亮麗的外衣下,住著生活辛苦的「散房」家庭,他們常被遺忘,成為了沉默隱匿的一群人。散房是將一層樓的居住空間,隔出十幾、二十幾個房間,每個房間的面積不到40英呎,租金是一般房租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生活貧困的人們別無選擇,只能窩居在此。劉貴明小學有許多來自散房家庭的學生,長久以來,舊金山支會都持續在小學進行每週一次的食物發放。

贊助健康諮詢的還有華美醫師協會(Chinese Community Health Care Association, CCHCA)和東華醫院(Chinese Hospital)。華美醫師協會為義診提供昂貴的骨質疏鬆檢測儀器,並力邀旗下的心臟內科、婦產科和足科醫師參加義診,擴大了醫療服務的陣容。

在奧克蘭的「慈濟健康日」活動中,與舊金山聯絡處有三年慈善合作的「啟蒙計畫」前來共襄盛舉(編註:Head Start Program 是美國政府的一項計畫,旨在幫助有低收幼兒的家庭,為孩子提供早期學習、健康、營養等相關服務,促進兒童成長發展)該組織還邀請當地其他社服組織前來助緣,在會場提供了十幾個醫療相關的攤位。歐理春中醫師的「生意」最好,等待問診推拿的名單長達四頁,忙碌的他笑臉上掛著汗珠。

「啟蒙計畫」行動醫療車,參與2000年11月19日在奧克蘭舉辦慈濟「健康日」。圖片來源/舊金山人醫會
歐理春中醫師是慈濟奧克蘭聯絡處舉辦義診最重要的幕後推手。圖片來源/舊金山人醫會

儘管新冠疫情期間「慈濟健康日」在2020和2021年中斷舉辦,但仍持續為社區民眾施打流感疫苗。疫情過後,「慈濟健康日」活動於2022年在「愛麗絲·格里菲斯社區」(Alice Griffith Community)恢復舉辦,2023年則是在中國城舉辦。同時,多年來慈濟人醫會也經常受到其他組織邀請參加社區的大型活動,在會場中提供醫療諮詢和牙科義診。

◎幸福校園計畫結合義診

舊金山人醫會先是在會所做醫療講座,前來諮詢的人多了,就開展醫療活動,也帶動更多的醫師和相關的專業人士前來支援,或是提供醫療相關的資訊。牙醫師伍偉民的太太在舊金山公共健康服務部(Public Health Department )工作,經由她的因緣,人醫會和舊金山市政府、縣政府有了聯繫和互動,共同為居民做牙科、家庭科的諮詢。

人醫會在舊金山慈濟人文學校舉辦牙科諮詢,為全校兩、三百位學生做牙齒篩檢,鄰近居民也會帶著孩子前來尋求幫助。

我們先是教這些孩子《靜思語》,幫助他們做翻譯,教講中文的孩子學英文,教講英文的孩子學中文。其實是以《靜思語》教學開始,後來才慢慢涉及到醫療服務。我們主要服務沒有醫保且有語言障礙的新移民。他們會帶孩子過來做諮詢。

2016年1月24日,舊金山人醫會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牙醫學系合作,為舊金山慈濟人文學校學生提供牙科義診及牙齒保健教育。攝影/吳圓娥

幫助一個孩子,就是幫助一個家庭。除了慈濟人文學校的牙科諮詢活動,舊金山人醫會也在慈濟「幸福校園計畫」施行的學校做醫療。

舊金山「獵人角」地區(Bayview Hunter’s Point)犯罪率、槍擊案與吸毒人口數居高不下,學校有許多孩子來自低收入家庭,還有的與父母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

慈濟志工從2006年於灣區獵人角學區推動「幸福校園計畫」,資助貧苦家庭學童就學。志工第一次到約翰米爾小學(John Muir Elementary School)發放時,看見有孩子餓到當場抓起生米就往嘴裡塞,深感震撼與不捨。一位八歲小朋友告訴志工,他未來的志願是當「搶匪」,這樣才有錢買玩具給妹妹、買車載家人去看病;另一個孩子的願望是爸爸能找到工作,以免天天在家打人⋯⋯

舊金山支會在「幸福校園計畫」的發放活動中,看到孩子們也需要醫療的幫助,特別是牙科義診,因為他們還在成長中,牙齒的問題若不及時解決,將影響他們的外觀和一生健康!因此擴大「幸福校園計畫」,醫護志工們前往「愛麗絲·格里菲斯社區」 ,為當地貧困家庭提供牙科義診服務牙醫師為孩子們看診,教導口腔衛生,幫助他們在艱困的生活中,還是能夠像一般家庭的孩子一樣的,擁有一口好牙。

慈濟「幸福校園計畫」得到社區肯定。2016年1月24日,舊金山人醫會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Parnassus Campus, UCSF)牙醫學系聯合舉辦牙齒保健活動,為舊金山慈濟人文學校學生提供牙科義診及牙齒保健教育。同年4月30日,庫菩提諾(Cupertino)「幸福校園計畫」團隊,規畫了在東帕洛阿圖(East Palo Alto)的貝拉海文小學(Belle Haven Elementary School),為低收家庭學生及無牙科保險的家長提供口腔檢查及牙齒塗氟服務,在聖荷西人醫會和舊金山人醫會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牙醫學院學生共同合作下,讓這個牙科服務得以順利進行。

這些牙科服務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美時才暫停。

【第三章】全美人醫會
慈濟北加州分會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