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慈濟華府分會

採訪/蔡蕙菁、洪濟集、陳辰
撰文/李成林

Maps_TIMA_1400x790-dc

華府人醫會黃都博醫師和蔡潤瓊醫師,默契十足地為民眾施打疫苗。攝影/鍾東錦

慈濟美國華府分會的醫療志業,一直以來由一群不同族裔但志向相同的醫師、營養師、護理人員和志工一起擔綱護持。2007年4月15日,醫師們決定更有效落實社區關懷和啟動社區愛的永續循環,除了原有的志工醫療組外,更成立醫事人員為主的華府人醫會,至2023年屆滿16年。回首來時路,華府慈濟志工不僅開啟了新的醫療思維和實踐,將醫療志業導向更務實、更廣結善緣的途徑。

◎安寧照顧和癌友會

1995年秋天舉辦的骨髓捐贈驗血活動,是華府志工推展慈濟醫療志業的第一項。當時華府聯絡處(於2004年升格為華府分會)才成立不久,人手不足,但仍召集所有志工來到會所進行講習,將整個驗血活動流程複習了數次。舉辦的前一天晚上,甚至有志工緊張到做惡夢!此後七年,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地點也由社區擴展到校園,七年之中,舉辦了十多次,大家也從生手變成淡定老手。

黃都博醫師在華府人醫會成立茶會中演講
2007年4月15日,黃都博醫師在華府人醫會成立茶 會中特別強調,茶會就是人間菩薩的招生,期待有 志之士一同投入慈濟的醫療服務。攝影 / 蔡謀祐
許明彰醫師(左一)、彭永浩醫師(右一)、李興昌醫師(右二)
2007年4月15日,許明彰醫師(左一)、彭永浩醫師(右一)、李興昌醫師(右二)在茶會後,熱切地討論日後規畫醫療諮詢活動的構想。攝影/羅福知

1998年是華府志工在醫療志業上邁出大步的一年。華府志工看到許多華裔癌友不會講英文,不僅無法取得或是閱讀與病情相關的專業資訊,甚至連自己或家人的病況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志工們決定在8月29日成立「癌友互助會」(Cancer Support Group),為癌友提供更多資源——情感上的、知識上的、語言文化適切的支持力量,每月定期在會所聚會,幫助他們和家人一起對抗癌症;同時針對癌友及家屬的需要,不定期邀請華裔專家來專題演講,包括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等,協助低收入或沒有醫療保險的癌友,申請醫藥補助及解決醫療保險相關的法律問題。

早期的華府聯絡處舉辦骨髓捐贈驗血活動
早期的華府聯絡處舉辦骨髓捐贈驗血活動,長達七年之久。圖片來源/華府分會

◎愛心、耐心無價

自1999年開始,華府志工就為在每年秋冬交替之際,向社區居民定期提供免費流感疫苗施打服務。此外,華府分會每年參加由大華府區愛心醫師在蒙哥馬里縣(Montgomery,蒙縣)舉辦的免費醫療諮詢,志工們傾巢而出,熱情支援這個包括內科、小兒科、婦產科、過敏科、骨科、腸胃科、耳鼻咽喉科、泌尿科及中醫等的大型活動;現場有各科醫師個別解答醫療問題(不做任何診斷或治療),以及免費血壓、血糖、膽固醇、貧血等篩檢和尿液檢查。

志工們也每年在洛克維爾縣的朱里斯威斯特中學(Julius West Middle School in Rockville, MD)舉辦慈濟自己的免費醫療諮詢,這項服務持續到2004年。「來到這裡,可以一口氣看好幾科的醫師,而且醫師們比我平常去看的醫師講解得還要仔細、還有耐心,真是太好了!」前來求診的黃太太說。

華府志工探訪接受治療的慈濟關懷個案
2011年11月19日,華府志工前往維吉尼亞州瑞斯頓市(Reston, VA)醫院,探訪接受治療的慈濟關懷個案。攝影/蔡謀祐
華府分會社區健康日為民眾做血液檢查
2010年8月21日,華府分會社區健康日為民眾做血液檢查,確認血紅素、血糖、膽固醇的狀況,再交由醫生作為健康諮詢的依據。攝影/蔡謀祐

為鼓勵非華裔低收入家庭也來參加,特別在多家英文及西班牙文報紙發佈活動訊息,吸引了不少西語裔居民前來求診,2002年8月10日那場諮詢在三個小時內就服務了150人次。

華府聯絡處的黃都博醫師登高一呼,號召12位專業醫師組成諮詢隊伍,計有內科、兒科、婦科、骨科、過敏科、腸胃科、泌尿科、耳鼻喉科及中醫,現場也提供免費血糖測定、貧血篩檢、驗尿、量血壓服務,每項檢驗都大排長龍。

黃都博欣慰地表示:「這都是志工們努力宣傳的成果,也希望我們將來能到較為貧困的地區提供義診。」

為便利西語裔人士與醫師們溝通,志工還特別找到精通西班牙文的護士幫忙翻譯,護理人員艾琳(Irene)說:「這樣的諮詢,對於心中有疑問又無力付費求診的病患很有幫助。」她也建議志工,若能做出西班牙語的標示,對西語裔病人會更方便。

2002年11月16日,華府聯絡處第一次舉辦社區義診活動,由李興昌、洪英川、黃美雲和黃都博幾位醫師一起為低收入居民服務。此後每年兩次,輪流在東方中學(Eastern Middle School)和銀泉國際中學(Silver Spring International Middle School),由八位醫師輪流主持,並由兩校的社工人員篩選、推薦40至50名病患及100名低收入或無醫保居民,接受免費診治及流感疫苗注射。

華府志工貼心的服務還包括在2004年三月開辦「醫療用語英語會話班」,幫助不諳英語的華裔民眾,克服醫療溝通上的困難。這個特殊的會話班,採小班制,只收12名學員,讓每一位學員都有充分練習的機會。 

◎側重保健和預防

慈濟志工基於既有的人緣與地緣,嘗試與政府和多元公益團體廣泛結合,並將服務區域從馬里蘭州擴展到維吉尼亞州,服務觸角延伸至弱勢族群社區,讓最需要的民眾能夠優先獲得醫療資源,服務內容也更側重日常保健和疾病預防。

慈濟華府分會合作的公益團體,有美國紅十字會(American Red Cross)、基督教青年會(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YMC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州政府與縣政府轄下急難救助部門,以及社區、學校等。服務內容,除了每年春秋兩季的定期醫療諮詢和健康檢查之外,也接受社工人員的推介,進行個案關懷和經濟資助。 

◎帶著報紙的醫生

2008年,華府慈濟志工嘗試開辦慈善和醫療相結合的社區關懷,選定試點為馬里蘭州的第二貧困區,以蒙縣銀泉市(Silver Spring)的布羅艾克斯小學(Broad Acres Elementary School,後更名為瓊安雷克小學 JoAnn Leleck Elementary School)為中心,大約方圓五英哩的區域。早在2006年開始,馬里蘭州慈濟志工已經每月定期在這個貧困社區發放食物袋;這裡的西語裔居民很多沒有醫療保險,缺乏定期體檢,普遍有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等問題,人醫會的醫師為他們提供保健諮詢。這項額外服務對西語裔社區幫助極大,因為服務對象大多是女性和母親,她們負責家中的食物採買和烹煮,是影響全家健康最重要的人。

華府人醫會與布羅艾克斯小學合作開辦一期13週的健身運動課程,每週定期帶著學員做健身操,黃都博醫師、蔡潤瓊醫師等也會每週一次帶著報紙去,向他們講解哪些東西正在減價、那些東西吃了會胖,對健康不好,非常接地氣的營養講座。

第一期有23位學員報名參加,她們都有肥胖現象。課程開班之初和結業之後都對她們做健檢,結果讓人振奮她們的體重竟然大幅下降,各項健康指數(Body Mass Index,BMI)也都有顯著進步;肥胖、高血壓、膽固醇等都得到有效控制。參加保健計畫的民眾也不敢相信自己身體上的改變,新的健檢記錄讓她們欣慰。她們將自己的經歷帶回家庭,影響家人和親朋好友,也向社區鄰居、打工的同事們分享。

我們真的看到進步了。健康方面的改進是需要時間的,至少她們的體重不再增加,也開始注意血醣、膽固醇及血壓。

預防勝於治療的社區保健計畫,首度試辦,就讓志工們感到滿意,並確定這個方法可行,值得繼續做下去。學校的社工也是津津樂道,其他學校更是接連向志工探詢,希望華府分會能將同樣的項目提供給自己學校的低收入家庭。 

人醫會醫護志工在銀泉市累積經驗後,有信心再進一程。經過評估,北維吉尼亞州瑞斯頓的南門社區Southgate, Reston, NoVA、馬里蘭州耶茲維爾縣的羅莎公園小學Rosa L. Parks Elementary School in Hyattsville, MD )、蒙縣的森美豪小學(Summit Hall Elementary School in Montgomery, MD)先後成為慈濟提供全方位關懷服務的四個社區。 

人醫會醫護志工從每個月定期的社區保健計畫,轉為對複雜的個案提供慈善與醫療關懷,讓沒有醫保、迫切需要醫療和精神幫助的家庭得到支援。這些個案家庭的父母親,雖然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卻擔憂孩子的健康,他們滿臉愁容、眼眶含淚,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因此在遇到特別個案時,人醫會和慈善志工配合,提供長期關懷,給予經濟上、精神上和專業上的照顧,陪伴他們走過病苦,或是親人往生的低谷。從過去到現在,有許多位長期關懷的照顧戶,已經成為施助者,具體實現慈濟的理念,延續社會永續循環的愛與善。

華府人醫會亟待更多年輕的醫師加入志工的行列。至今仍堅守岡位的黃都博醫師和同修蔡潤瓊醫師談到,當年成立人醫會的醫師們多已退休或是垂垂老矣,現在需要年輕世代的醫護人員加入,讓華府人醫會再次壯大。

◎行動法門

做中學,學中覺」,全方位社區關懷,難免會遇到特殊或棘手的個案,其中一個發生在北維州。

余氏個案原本只是一個單純的疝氣病例,志工幫忙接送就醫,竟意外驗出肺癌末期,案主在驚嚇絕望之餘,一度萬念俱灰。彈指一揮間,一個普通個案,變得特殊而棘手。分會志工接下這個挑戰,懇切、耐心地陪伴、引導,案主終於豁然開朗,並發心立願,虔心向佛,只要意識清醒,總是不忘口唸佛號。這是一段艱辛的歷程,志工心疼,卻無法分擔;但是,案主讓志工看到、學到,「拿起」是一種能力的話,「放下」是一種智慧。案主臨終之時,將身後諸事委交志工,一派輕安自在,談笑風生,所有身家,全數託付慈濟基金會,遺愛人間。協助個案圓滿身後事,是慈濟的行動法門。 

在宇宙之間森羅萬象,所有的一切我們都可以學得到。而且不分年齡、年級,有心想要學的都會滿載而歸,我們要在「做中學、學中覺」。

華府人醫會志工們除了用醫療專業治病,也處處用慈濟的「法」治病患的心,在這樣醫病也醫心的全人醫療裡,無論是接受治療的人、或是肩負使命拔苦的醫護志工,雙方的生命皆得以圓滿。

【第三章】全美人醫會
慈濟華府分會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