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遊民築起微型屋

撰文/陳辰

西雅圖慈濟志工投入「平安基金會」的慈善項目「希望工廠」(The Hope Factory, Sound Foundation),為街友打造微型屋。攝影/陳瓊瑤

流浪街頭是一個無法醒來的噩夢,每個夜晚對於盧克(Luke)和妻子來說都是一場考驗,兩人半年內被襲擊了13次!每當夜色落下時他們便會開始擔心自己為數不多的生活必需品,鞋子、毯子甚至已破舊不堪的帳篷都可能成為被搶奪的目標。「我睡眠嚴重不足,睡著時鞋子經常就被偷走了。醒來時只能光腳踩在滿是碎玻璃、尿液和蟑螂的地上⋯⋯」

無底深淵

盧克夫妻受家人邀約來到洛杉磯市(Los Angeles)闖蕩,兩人滿懷期待的跳上灰狗巴士(Greyhound bus),可到達後等來的不是家人的溫暖擁抱,而是永遠無人接聽的電話。舉目無親且身無分文,盧克與妻子帶著輕薄的行李和滿心的無助走進了巴士站旁的貧民窟(Skid Row),只因那裡有政府和慈善機構發放免費食物,原以為只是短暫停留,沒想到漸漸泥足深陷於流浪街頭的困境,兩人對於生活的希望也逐漸沈沒在街友們密密麻麻、破舊帳篷的層層包圍中。

「不法分子視他們(街友)為獵物,海洛因、冰毒等毒品隨手可得,性侵、肢體暴力屢見不鮮,結核病、肝炎、愛滋病等傳染病時時威脅著他們,無處容身的人們,很難再重新回到生活的正軌。」一篇《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社論所描繪的,正是盧克所面對的日常——當地幫派不斷以各種名目向街友強行「徵稅」、搶走他們乞討來的錢,而找工作需要基本的交通費、還要有整潔得體的衣服、維持良好的衛生和精神狀態⋯⋯然而露宿街頭,光是活下去就已讓盧克經筋疲力竭。

獲得一份工作不容易,特別是當我無處洗澡而聞起來很糟的時候。即使有人願意僱用我,我甚至無法保證我的工作服不被搶奪。我現在最希望的就是能有一個家,哪怕只是小小的房子,讓我們可以暫住,不再墮入街頭這個無底深淵,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日益嚴重的街友問題嚴重困擾著美國社會,美國西岸問題尤為突出。攝影/顏霖沼

盧克的故事是由記錄美國街友生活的公益組織「隱形人」(Invisible People)所拍攝,2018年十月上傳至視頻網站Youtube後獲得超過九百萬的點播量,他的經歷牽動了眾人的心,網民們關心著這位視頻中談到未來眼裡有光的街友最終是否走出了貧民窟。 期間有謠傳盧克命喪街頭,但萬幸的是盧克在2022年被視頻拍攝者找到,但他並沒有如其所願告別街頭,曾經在眼底閃爍的光都已黯淡⋯⋯

根據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2022年度遊民評估報告》(2022 Annual Homeless Assessment Report,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遊民危機蔓延全國,加州(California)、紐約州(New York)、佛羅里達州(Florida)和華盛頓州(Washington)成為了2022年全美街友人數最多的四個州。越來越多美國人受經濟動盪、社會不穩定以及貧富差距日益加劇等社會宏觀環境因素而流落街頭;同時,失業、婚姻破裂、房價和租金負擔沉重以及心理疾病和藥物濫用等等也成為了迷茫人群流浪街頭的助推器。

有意義的告別

華盛頓州西雅圖(Seattle)市區南邊繁忙的工業區内,一聲又一聲的敲擊從一間不起眼的鐵皮工廠傳出。這座工廠是「平安基金會」慈善項目「希望工廠」(The Hope Factory, Sound Foundation)的根據地,自2018年起便開始為街友建造小木屋(Tiny Home),並與其他當地組織合作,在大西雅圖地區組建小木屋村落,為街友提供一個安身之所的同時,協助他們回歸工作並尋找長期住處。就是在這裡,王鈞勇帶著親友們一起完成已故父親的遺願,為街友們建造一個家。

王鈞勇是在慈濟家庭中長大,父親王文毅與母親黃銘銘作為慈濟西雅圖支會志工道侶,已與慈濟結緣數十載,王鈞勇從小看著爸媽帶著積極與熱忱投身慈濟行動。1994年阿拉斯加州(Alaska)水患,當時居住在安克拉治(Anchorage)的他們得知災情後聯絡慈濟美國分會並加入賑災小組,在華氏四度的極寒天氣下跨入北極圈為水患災民送物資援馳。

1994年參與阿拉斯加水患援馳的慈濟志工,在王文毅(左四)家中商討賑災事宜。 圖片來源/慈濟西雅圖支會

王鈞勇說,自己過去經常和父親一起在西雅圖駕車,看到城市街頭出現越來越多的遊民時,從事地產投資業的父親都會忍不住感嘆,想要幫助這些遊民建一些簡單的小房子,讓他們有棲身之所,因為他相信一個安身之所是街友重啟人生的一個機會。

2020年,王文毅病重,王鈞勇問臨終前的父親:「如果再給您20年,您會做什麼?」王文毅的回答是,希望參與更多慈善志業。為實現父親遺願,王鈞勇找到了「希望工廠」。 起初他只是想成為該項目的的義工。漸漸地,透過參與其中,他有了想要建一個小木屋來紀念父親的想法,一個屬於家族的私人計畫。

但在就在動工的第一天他便意識到,要實現這個想法需要更多的幫助。讓王鈞勇感動的是,在表達需要幫助後,不只是家中親人,還有許多父親的朋友,都毫不猶豫挺身參與,各盡所能。 在工廠內,大家一起動手,拼裝木板、搭建架構,一個可以為無家可歸者遮風擋雨的溫馨小家,於眾人手中漸漸成形。

搭建小屋的過程中,每一塊木板、每根釘子、每一個步驟都傾注了著家人和朋友對王文毅的愛,接近完工時,大家在小木屋的牆壁上寫下對於王文毅的想念,在房子的地基上也用中文鄭重地寫下了王文毅的名字。對於王鈞勇來說,為街友建造小木屋的過程幫助他走出喪父的悲傷,讓這次告別有了不一樣的意義。「這感覺像是以另一種方式給我父親更多的時間,用愛延續了他的生命,因為幫助別人是他生前的願望,相信他看到這一切也會感到開心的。」 

黃銘銘見證了小木屋的順利落成,鑰匙被她用心貼在窗戶上,等待迎接想要有個家的街友。輕輕關小木屋的門,黃銘銘紅了眼眶,在她參與築建、以丈夫名義捐贈的小木屋外,往昔家庭生活的美好記憶紛至沓來。 

王文毅1975年來美,身上只有500美元。他努力地工作,建立起了自己的事業。他總是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改善他們的生活。希望小木屋可以承前啟後,傳承善意。同時給未來住在裡面的人一個生活上的轉機,讓他們有機會重新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建造希望

王家親友合力搭建並捐贈小木屋,為往生者留大愛於人間的故事啟發了慈濟西雅圖支會的其他志工。西雅圖作為全美街友第三多的城市,73萬城市總人口中,有街友1.3萬人。行走於城市的大街小巷,總能看見高架橋下及人行道上有著許多街友餐風露宿、艱辛度日。事實上,西雅圖慈濟支會多年來持續關心街友,其中包括舉辦熱食與毛毯發放、走進帳篷城陪伴、免費理髮等服務。但隨著街友問題持續惡化,物資的發放雖可解燃眉之急,但給街友們一個家,更可以治標治本。

發心立願,使命必達。 慈濟志工陳如華、吳育儒與陳瓊瑤一起行動,先是帶著一組志工開始瞭解「希望工廠」的小木屋建造過程相關細節。隨後在2022年九月,西雅圖支會正式開始邀請其他志工一起投入,在每個星期六帶隊前往「希望工廠」參與建造小木屋。

慈濟志工為小木屋刷上代表慈濟、代表希望的藍色油漆。 圖片來源/慈濟西雅圖支會
慈濟志工在小屋牆上寫下給街友的祝福。攝影/常宏文

從開始需要向志工介紹項目並邀請加入,到後面越來越多志工主動參與其中,眾人拾柴火焰高,小木屋在志工們的勞作中有了家的模樣。上陣父子兵,吳育儒更帶著兒子吳忠益一起投入。吳忠益表示西雅圖的遊民問題十分顯著,自己堅持參與,就是希望能帶來一些改變。「很欣慰我們能從不同的方面盡心盡力,包括時間、人力與善款,這顯現出大家對遊民現象的關心及關注。」

投入「希望工廠」建設的一年以來,西雅圖支會已經有了46位志工的參與,並累積了462個小時的志工參與時數。期間西雅圖「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的青年志工(簡稱:慈青)也加入其中,還力邀其他大學生參與。由於身體原因,無法參與小木屋建設的慈青學長楊珀宸發心,捐贈了兩個小木屋的材料費,得以促成西雅圖支會第一棟小木屋的順利落成。「如果我捐一棟小木屋可以幫助一個街友不再流落街頭,可以慢慢過渡到長期住處,會讓我覺得自己也盡了心力。」

2023年5月20日,慈濟西雅圖支會於「希望工廠」舉辦首個木屋捐贈儀式。參與的志工們一筆一劃在親手搭建的木屋牆壁上寫下一句句溫馨祝福——「我們為你祈福」、「願你平安幸福」以及「歡迎回家」,給小木屋注入了愛的溫度。 志工們將捐贈的第一棟小木屋命名為「知足」。

扛起笨重的機具器械,志工們將對街友的關懷之心傾注在小木屋「感恩」的建設上。 攝影/陳瓊瑤

「平安基金會」西北區運營總監芭伯·奧立佛(Barb Oliver)在捐贈儀式上動情地說,除了費用外,她更被慈濟志工投注在建構小屋上的心力深深觸動。「我們想讓你們知道我們心裡很感恩,這棟屋子未來的住戶也會十分感恩你們給他們一個溫暖和安全的家。」

一個住戶在小木屋裡的居住時間平均是114天,一年平均有三個人會受惠於這間屋子。小屋能夠維持20年,所以將會有60個人因為你們捐贈的這間小屋而有一個家,有一個新的人生。

參與小木屋建設的各界志工們開心合影,用自己的力量給街友一個家的喜悅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攝影/ 鄭心謙

大愛不止於此,由志工們搭建的第二棟小木屋於7月15日進行了捐贈儀式並將其命名為「感恩」。「我們計畫今年內要建設以及捐贈四棟小木屋,並希望是以證嚴法師的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來命名,後續兩棟計畫在九月以及十一月完工捐贈。」陳瓊瑤說。

慈濟西雅圖支會負責人常宏文也用心規畫著,她心裡明白,街友問題正在持續惡化,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可負擔的住房(affordable housing)持續短缺、全美通貨膨脹⋯⋯僅在2022年的單一夜晚,全美就有58萬人經歷無家可歸:「下一步,我們希望進入到小木屋村落,像慈濟日常所做的,跟街友們接觸,了解他們,給予他們陪伴和所需的協助。」

作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寫道:「人們希望得到安頓,如果沒有得到安頓,他們就只剩下希望。」對於街友來說,安頓不僅僅是一頓飽餐,一頂帳篷,而是一個可以容身的家。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