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阮帆,一顆牙一顆牙地拯救世界

撰文/伊達·捷玲斯卡(Ida Eva Zielinska)、鄭茹菁
翻譯/宋小可

Phan Nguyen embracing a lady

拉斯維加斯人醫會牙醫師阮帆(左)幼時與全家逃離越南的經歷,讓他更懂得用同理心去對待病患與周遭的人。圖片來源/鄭茹菁

「雖然工作繁忙,但我會抽出時間來慈濟做志工。 做志工讓我的精神成長,讓我相信我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牙醫師阮帆(Phan Nguyen)很真誠地說。

阮帆是一位牙醫師,也是拉斯維加斯(Las Vegas, NV)人醫會的成員。 自2016年起,他一直深度參與慈濟為街友以及其他弱勢群體提供的牙科義診。

拉斯維加斯給許多遊客的印象是徹夜通明、五光十色的不夜城,然而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2022 年的數據顯示,當地生活在貧窮線下的居民竟然高達14.9% !若要維持勉強的收支平衡,這些民眾很可能必須放棄美國價格昂貴的醫療保險。在阮醫師和其他醫療志工的幫助下,正是慈濟填補了這個巨大空缺。

◎尋找自己的道路

阮醫師初上醫學院時,曾發下一個斬釘截鐵的誓言,因為他意識到牙科的治療不僅可以讓病患擺脫痛苦,更能讓他們重拾自信、發自內心地微笑。

剛進牙醫學校時,我的教授問我:你為什麼想成為一名牙醫? 你想拯救世界嗎?我回答:是的,我要一顆牙一顆牙地拯救世界。

在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牙科學院獲得牙科外科博士(Doctor of Dental Surgery)學位後,阮醫師搬到拉斯維加斯,並於2006 年在那裡開設自己的私人診所——城鄉牙科診所(Town & Country Dental)。正如診所網站上所寫:「歡迎來到我們的家庭」一樣,阮醫師將診所的病患視為家人,以至於他願意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病患。 在妻子的幫助和員工的支持下,阮醫師將診所當作自己的「愛心工程」,悉心為當地民眾服務。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漸漸察覺平穩和睦的生活中,似乎還是少了點什麼。

Phan Nguyen comforts a girl with toothache
阮帆(右)在義診中安慰一位牙疼的女童。攝影/鄭茹菁

在穩定的診所服務之外,阮醫師決議要為社區提供幫助,可一時之間卻不知該從何做起,直到命運的安排讓一位慈濟志工作為病患走進診所,卻也同時為阮醫師打開一扇通往自己內心的大門。

每次在為慈濟志工診療的過程中,阮醫師都會與她閒話家常,一回他和慈濟志工提到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我提到我的祖母,提到小時候在越南(Vietnam)我們也會去佛教寺廟。」另外他也表達想要找一個信得過的慈善機構,了卻做志工的願望。

「志工問我,你為什麼不跟我們一起當慈濟志工呢?我一直說,不、不、不。 直到最後我說,也許可以嘗試一下。」

◎做志工的樂趣

「我記得2016年第一次做慈濟志工,是參加拉斯維加斯市中心附近的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舉辦的活動。 我們習慣了這裡新奇、浮華的魅力,但是那天目睹遊民棲身的營地,讓我為之一震。我開車朝救世軍方向行駛,看到越來越多的帳篷、遊民拿來裝家當的購物車、看到無家可歸的媽媽帶著孩子⋯⋯」描述這個多年前看到的那一幕,阮醫師的聲音至今依然止不住哽咽。

那天抵達救世軍後,阮醫師看到遊民正在排隊等候,而進到室內,他看到一場組織良好、秩序井然的現場診療——慈濟志工為遊民提供牙科診療、理髮服務,並為他們提供乾淨的二手衣服。 對慈濟了解越多,觀察越多,阮醫師感動越多。

「我們看了一支濃縮了慈濟在世界各地推動慈善服務的影片,看到志工竭盡全力的畫面, 我忍不住流下感動的淚水。」阮醫師說。

慈濟基於佛教「眾生平等」的服務理念,也與阮醫師的童年記憶產生共鳴。在那天義診裡,他目睹志工如何平等地對待、尊重每一位前來求助的人。 

「即使面對推著購物車進來、很久沒有洗澡、又髒又臭的遊民,慈濟志工依然會張開雙臂、真心地歡迎他們。這場活動對我影響頗深,因為我意識到世界上還有人真正關心那些貧苦的人。」阮醫師回憶道。

「有些病人會緊張地問,我在哪裡付款?我告訴他們,不用付款,義診是免費的。」阮醫師說,緩解病患身體痛楚的同時,也緩解他們對費用的不安和焦慮:「他們問,你確定嗎?我說是的,我們是免費為您服務。」

在慈濟,阮醫師發現了自己長久以來生活中缺少的東西:「慈濟義診讓我有機會照料病患並為他們提​​供服務,而不必考慮要花多少錢,這改變了我的生活,這就是我不斷回來的原因!做志工幾乎是一件『自私』的事,因為每次做志工,『我』的心靈都會受益。」

我們慈濟志工提供服務不求回報,只是出於真心的關懷。

◎ 仁醫背後的故事

也許阮醫師服務的大部分病患在感激之餘不曾察覺,這位仁醫是從心靈深處理解無家可歸或經濟困難的病患、同理他們面對不穩定生活的焦慮和恐懼。

 「一位男性患者說他想要找一份工作,但他也很擔心地告訴我,他一貧如洗、無家可歸,怎麼可能找到工作?」阮醫師回憶:「為了鼓勵他,我告訴他,我剛來美國時也是一無所有,但透過努力,我逐漸擁有了今天的穩定生活。」

「我告訴他,我來幫你洗牙,志工幫你剪頭髮、買衣服,救世軍讓你洗個熱水澡⋯⋯我們大家都是這樣開始一點點變得更好,我們都曾需要別人的援手。」

阮醫師講的並不是為鼓勵病患而編造的勵志故事,而是他本人的真實經歷。小時候他和家人作為政治難民輾轉抵達美國,在此之前全家遭受過巨大的創傷:「我出生在戰後的越南,父親被越共關進再教育營整整七年。我是由我媽媽、外婆和叔叔們拉拔長大的⋯⋯」

「在逃離越南的過程中,我們兩次被越共槍擊、兩次在中國南海被泰國海盜擄去⋯⋯」阮醫師回憶道。當一家人終於與父親團聚並且第五次試圖逃跑時,一家人乘坐的漁船拋錨,讓他們不得不在海上漂流多日,食物和水都已耗盡,直到一艘美國油輪將他們救起。

2 old photos of Phan Nguyen
幾張舊照片,遠不能描述當年阮醫師一家人為逃離越南經受的百般苦難。圖片來源/阮帆

在阮醫師九歲時,全家終於抵達美國,開始全新的生活。可是他們一無所有,最初只能依靠福利、食物券和慈善機構的救助勉強維生,甚至有時候只能靠從垃圾中挑揀可回收物賺取一點微薄的收入。

「我記得那時候很多人瞧不起我。」阮醫師說,但正是這段痛苦的回憶,讓他真誠地與貧苦病患交流、為他們服務——當年稚嫩的他,也曾品嚐過人生的艱辛。

◎ 疫情期間貢獻力量

在新冠(COVID-19 )疫情爆發期間,出於安全考量慈濟無法提供牙科護理,於是阮醫師與拉斯維加斯圖羅大學(Touro University Las Vegas)的醫師麗貝卡·埃奇沃斯(Dr. Rebecca Edgeworth)合作,在2021年為慈濟拉斯維加斯聯絡處採購一大批新冠疫苗,讓慈濟志工可以先後三次為民眾接種疫苗:第一次是2021年2月7日,第二次是3月7日,最後一次是4月11日。

「不單是慈濟志工,圖羅大學的學生也來幫助我們,整個社區凝聚在一起,幫助那些無法自助的人——這就是慈濟的力量。」阮醫師說。

2021年四月,克拉克縣F社區(District F, Clark County)將阮醫師評為當月的優秀居民(Resident of the Month),社區公告寫著:「阮醫師為F社區幾千位邊緣民眾接種疫苗,並特別為殘疾人、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提供護理。疫苗接種活動中的志工和護士會講菲律賓的他加祿語(Tagalog)、中文、越南語、柬埔寨語、韓語和其它東亞語言,讓服務更加便利。特此感謝阮醫師對F區社區做出的卓越貢獻。」

自2016年第一次義診以來,阮醫師從不曾在慈濟拉斯維加斯聯絡處的牙科義診中缺席。 此外,他還引介了很多同仁一起加入,有時志工人數甚至超出活動所需的:「我經常提到慈濟和慈濟醫療志業的使命,以至於同仁們一直想回來參加義診。但太多醫師想要加入,這是個甜蜜的困擾,不是嗎? 」 

數量之外,這些醫師的專業素養也讓阮醫師欣喜之餘充滿希望:「慈濟義診可以提供最優質的牙科護理,因為我們有口腔外科醫生、根管治療專家、兒科牙醫、牙齒矯正醫生、牙周病醫生等等與我們一起從事義診服務。 這些都是當地最好的醫生,可以為病患提供最優質的護理。」

以前看新聞,我都覺得世界沒有希望變好了⋯⋯但當我加入慈濟志工,我才知道我們的未來會很好,世界會好起來的。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