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張秉東,義診「過動兒」

撰文/鄭茹菁
編輯/陳辰

Tung Ping Cheung (left) giving medical check up to children

2016年四月厄瓜多發生7.8強烈地震造成嚴重災情,慈濟人醫會在缺乏醫療的小漁村聖馬刁舉辦義診。圖為中醫師張秉東(左)為小朋友看診。攝影/ 沐月(Mina Teslaru)

義診大隊就位之後,搶在病人進入會場之前,中醫師張秉東先為義診志工服務,一會兒按摩、一會兒推拿,忙得不亦樂乎;等到病人魚貫進入,遊走在病床與病床之間,忙起來還邊走邊跑;義診之後,大隊開始收工、先完工的人坐到巴士等候收隊,只見張秉東還在上竄下跳,忙著為志工搥搥打打、樂此不疲,口中還不斷說著:「志工太辛苦了!」

◎心在慈濟

美國慈濟人醫會的張秉東醫師,從小他的想法就和一般孩子不太一樣。 他出生在中國河北省的秦皇島,12歲到香港讀中學,先在暨南大學學醫,後因學生運動影響,22歲來到美國繼續深造,他不論在何處,都沒有忘記自己學醫助人的志向。

如今1966年出生的張秉東已步入了知命之年,他身材高瘦,炯炯有神的雙眼,在細框金邊眼鏡下更顯明亮,在慈濟義診上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張秉東戲稱自己是停不下來的「過動兒」,在義診上的忙前忙後,不善於社交的他希望透過不同的互動與他人建立關係。

多接觸不同的人可以為將來招募志工建立基礎,接引各個層面的志工成為慈濟重要的資源。

張秉東在還不認識慈濟前就想籌畫義診,但他發現舉辦義診不僅需要愛心熱忱,更需要一個好的團隊,因為要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為了尋找適當的團體,在好友的介紹下,於2007年開始參加人醫會的義診活動,這麼一腳踏入便再未離開。跟隨慈濟義診的腳步,張秉東足跡遍布印度(India)、尼泊爾(Nepal)、緬甸(Myanmar)、柬埔寨(Combodia)、巴拉圭(Paraguay)及墨西哥(Mexico)等國家。他每年有五個月以上的時間前往不同國度做義診,除了慈濟義診,他還自組團隊看診以及加入到其他主流慈善團隊中。

2012年,他回台灣參加慈濟全球人醫年會,證嚴法師慈愛地對他說:「好好做慈濟就夠了,不用到處跑。」經過了好幾年,張秉東終於聽懂這句話的深意,除了承擔中南美國家義診及醫療敎學策畫外,更發願要「心在慈濟」。

Tung Ping Cheung giving medical treatment to earthquake survivor
墨西哥中部於2017年九月發生強烈地震後、一直到新冠疫情爆發前,美國人醫會團隊在災區多個鄉鎮舉辦超過30場義診。張秉東(左一)在義診上為災民治療。攝影/岑慧意

◎培育人醫

「招募志工是重之又重的環節,無論是醫療人員或非醫療志工,都需要在美國邀約參與。」張秉東回憶:「從2018年開始,我們展開了協助各貧窮國度『就地取材,自力更生』的人醫培育計畫。」

培育人醫是東奔西跑的工程,正好適合自稱「過動兒」的張秉東,他發大願要把貧窮國度的人醫團隊帶起來!他培育計畫的目標,必須是要能提升當地志工的醫療技能、了解慈濟理念同時加強行政能力。「這樣的培訓必須持之以恆,好帶動更多本土醫療及非醫療人員,讓發心的當地人維持參與慈濟義診的動力,激發他們服務自己社區的熱情!」張秉東也希望藉此計畫徵召美國當地志工遠赴他國擔任培訓「教師」,所以是雙向的「接引」,號召更多人來共同成就更多的慈濟事,可謂「雙贏」。

2017年,慈濟為了幫助震後的墨西哥災民,決定一年三次前往不同災區舉辦義診,張秉東把握機緣培育當地種子,並在各活動地點視規模而定、舉辦義診及健康日活動,一路行來,感動了許多當地人加入慈濟大愛的行列,直到新冠疫情(COVID-19)肆虐才暫停墨西哥義診。

張秉東強調,培訓當地志工來舉辦慈濟義診,重點除了要學會怎麼幫病患「拔苦」,還要「予樂」,醫護、志工們要學會更進一步去關懷病患的生活和心靈、協助病患追求生命的幸福健康!

當地的醫護、志工和病患三方都能因此豐富生命的價值、找到生命的意義——這是慈濟團隊一直在努力推動的事。

此外,若要讓窮鄉真正脫離因貧而病因病而貧的惡性循環,長遠的醫療服務重點必須放在衛教上——普及醫療常識與新知、預防勝於治療,讓這些生活困苦的人,無需再因病痛而破財。

◎捐腎救人

年輕時的張秉東有一個心願,就是要捐一顆腎臟給一個需要換腎的人,但因緣總是不俱足,心裡很著急⋯⋯他曾在洗腎中心工作五年,經常有病人家屬猶豫著:「要不要捐腎給親人?會不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

然而隨著醫學的發展,現階段捐腎已經很安全,術後恢復時間也不長,張秉東也一直在宣導捐腎救人的正確知識,久而久之,他感覺自己「光說不練」是不對的,既然口口聲聲說「愛病人」,為什麼不能捐腎給病人?因此決定把捐腎付諸行動,沒想到多次嘗試,皆是病人因不忍醫師受苦拒絕了他的好意。

2011年張秉東的同學患病,急需一顆腎臟救命,他立刻表示:「要捐!」然而因為張秉東的血型是AB型,醫學上判定不適合捐給同學,他的愛心險些再次落空!所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院(UCLA Health)有個「捐腎配對」計畫,其中的腎臟交換(Kidney Exchange Program)主打交叉行善的方式,即當腎臟捐贈者與患者血型不匹配而無法進行捐贈時,透過腎臟交換項目,會為捐贈人找到其他匹配的患者,也會為原本不匹配的患者找到可以配對的捐贈人,藉此張秉東把自己的腎捐給陌生人,而同學也因此交換到一顆適合他的腎。

一個善念救了兩個人,張秉東說:「終於能夠把腎捐出去,我感覺好幸福!」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