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慈慧,不下車的路途

採訪/鄭茹菁;撰文/劉嘉麗、羅奇華

Debra celebrates happy moment with the volunteers.

2010年11月7日南加州威明頓慈濟社區門診中心開幕,曾慈慧(中)與志工們一起慶祝這令人開心的一刻。攝影/林美雪

因為媽媽的一句話:「同樣是在做志工,為什麼不去慈濟?」曾慈慧(現任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如醍醐灌頂般,原本於美國醫療機構做志工的她加入慈濟,因為有新聞傳播背景,於是從《美國慈濟世界》刊物編輯做起。南加州阿罕布拉(Alhambra, CA)慈濟義診中心草創時期,她擔負起志工大隊長和行政醫療組組長的重任,雖非醫療專業,但熟悉美國醫療大環境,因此負責訓練召募義診中心志工、為推廣醫療志業而獻策⋯⋯讓慈濟醫療在美國站穩腳步。

首站便上車

「建立慈濟義診中心的腳步走得很辛苦,我們那時候是一步一腳印地去落實。」1992年,佛教慈濟義診中心正式開始籌備,當時還是上班族的曾慈慧,一下班便趕往義診中心預定地(原慈濟美國分會舊址嘉惠爾大道1000號),用恆心和耐心面對每一份冗雜的工作:我們每個禮拜都有志工協調會議,我負責研究並傳達醫療體系義診志工該注意的事項,落實志工的訓練和身體檢查(編註:義診志工必須要有符合美國醫療標準的健檢結果才能投入服務)。而當有新的專案或政府規定進來的時候,大家都很願意去學習。

義診中心可謂慈濟醫療列車的首站,在首站便上車的曾慈慧,沒有想過中途下車。30年眨眼就過,步步艱辛不過也慢慢地踏上坦途,秉持著「不分你我,做就對了」的服務精神,越走越遠。

1994年北嶺地震(Northridge Earthquake)發生後,義診中心團隊前往紅十字會庇護所探訪、學習。圖左三至右四分別是首任義診中心主任林俊龍、志工大隊長曾慈慧、慈濟美國分會執行長黃思賢。圖片來源/曾慈慧

追著不停歇的候鳥

在異鄉耕耘慈濟並不容易。1996年,義診團隊走向聖伯納汀諾(San Bernadino, CA)的農工社區展開外出義診,自良機農場拉開序幕,然後又一直延伸到99號公路往中加州的沿途社區,一步一腳印灌溉農工的心田。

「農工他們都是靠天吃飯的,隨著季節性的收成調整居住地,前半年在拉斯維加斯附近,後半年遷移到中加州⋯⋯」由於美國醫療昂貴,對沒錢、沒醫保、沒時間就診的農工而言遙不可及,曾慈慧在內的志工們就追著為這群從不停歇的候鳥,到他們的各個棲息地提供義診服務:「我們有些時候下午三點出門,到那裡正好農工下班。從晚上五點一直到八點為農工們提供義診服務,就這樣以黃昏義診方式和他們持續互動快三年⋯⋯

曾經一年52個禮拜,我們的義診高達48個禮拜,幾乎每個禮拜都走入社區暗角,為農工的健康而戰。

我們發現農工的孩子們因為家庭環境不好,屋內燈光不足,很多都視力不好。」曾慈慧呼籲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簡稱:醫療基金會)應配置專為眼科義診設計的大愛眼科醫療巡迴車(簡稱:眼科醫療車),經過嚴謹的事前評估、了解多項需求、將社區大德護持捐贈的眼科醫療車調整到最佳狀態後,2013年美國第一輛眼科醫療車正式啟用,六月份上路為農工家庭提供服務。「(慈濟)照顧最多的就是農工,很多農工也是靠慈濟在照顧。還有很多農工因為早中晚在很熱的天氣裡幹活,高血壓情況很多,靠吃藥治療,所以慈濟必須持續關懷,提供高血壓的藥,把他們的身體健康穩住。」

走路飛快

忙碌的義診現場,曾慈慧不停地在場中忙碌穿梭,一刻也不得閒。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走路飛快的她,其實不太平衡。「我換過髖關節,不能走太快,但做事的時候就忘記了。」曾慈慧即使再累也不會顯露出半點焦躁,總是最先注意到哪裡有需要,立刻上前補位。她思緒也一樣飛快,總是領頭向外擴展,透過積極與美國主流組織交流接觸後,攜手合辦多場大型社區義診,讓更多人認識慈濟、加入慈濟,人醫會的陣容也快速壯大。

2012年曾慈慧接任醫療基金會執行長,在團隊構思如何讓醫療志業在美國永續發展時,富有遠見的她大膽提出申請聯邦認證以獲得聯邦補助的想法,隨即開始鋪路——她推動提升醫療基金會體系下繁雜的各項軟硬體,並於2013年完成將慈濟義診中心改制成為社區門診中心,以符合申請資格,為審核之路奠下基礎(編註:2016年葛濟捨接任醫療基金會執行長繼續為申請做準備,正式提出申請後,2020年醫療基金會轄屬三間社區門診中心皆通過審核,晉升為「聯邦標準的醫療中心(Federally Qualified Health Centers Look-Alike」)。一個原本從台灣飄洋過海的佛教醫療志業,因為曾慈慧的有勇有謀,爾後便能在原本資源不足的醫療項目上也提供服務,為貧困人群謀福利。

Debra in front of a Tzu Chi Vision Mobile Clinic
在曾慈慧擔任醫療基金會執行長期間,慈濟美國獲得第一輛眼科醫療車。攝影/林美雪

面對生死

在疫情開始初期,大家對病毒不清楚,在摸索過程,大家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抑或要面對什麼事情。」2020年初,新冠病毒(COVID-19)在美國大爆發,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造成人心極大的恐慌。

面對這場全球性的的巨大災難,慈濟志工立即展開行動,除了為收治新冠病患的醫療機構捐贈包括口罩、N95口罩和防護衣在內的個人防疫裝備(PPE),更為在暗夜中惶恐的確診病患及其家屬,築起心靈的港灣。

我們的工作是為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提供身心靈的照顧,最重要的是家屬的需求。」曾慈慧回憶,疫情三年間,很多人在確診後病情急轉直下,但家屬卻沒辦法進到診間探視甚至送最後一程,那是何等的煎熬:「那段期間,我會協助聯繫院方,讓家屬可以用視訊方式見到確診者最後一面;另外也成為癌末病患和院方的溝通橋樑,讓疫情中歸家心切的癌末患者,能順利出院與家人最後團聚。

黑暗中,曾慈慧伸出雙手擎起亮光,讓人們在絕望的最深處,照見人性最美的光輝。

這部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慈濟走進大家的生活把他們的心穩住,讓他們在當下有一分依靠。

2011年3月24日,時任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葛濟捨(右)、時任醫療基金會執行長的曾慈慧(左)及南加州器官捐贈協會(AOPO)執行長孟穆堂(Tom Mone)共同簽屬合作備忘錄
2011年3月24日,時任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葛濟捨(右)、時任醫療基金會執行長的曾慈慧(左)及南加州器官捐贈協會(AOPO)執行長孟穆堂(Tom Mone)共同簽屬合作備忘錄。攝影/林美雪

最後一哩路

在美國,護理之家、養老院和醫療照護都行之多年,此時此刻,我們應該照顧社區,膚慰年長族群面對(生命)自然法則的無助。」由於美國社會的年輕人很早就脫離家庭獨立,沒有贍養家中長輩的傳統,老人家的終點站先是老人院,接著是安寧病房⋯⋯進入慈濟前,曾慈慧一直是在安寧病房當志工,陪著許多人謝幕人生,雖然知道這是自然法則,但終究不忍見老人寂寞面對漫漫長日,然後慢慢死亡。

面對人口逐漸老化的美國社會,養老的問題刻不容緩,2022年接任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的曾慈慧,對美國醫療志業的展望是「落實長照」(編註:即長期照護),期盼慈濟能扛起照顧社區弱勢銀髮族、守護慈濟年長法親(編註:同在慈濟道上修行、做志工、護持慈濟的人)的重要角色,所以服務將聚焦於「好好走完人生的最後這一哩路」。

「過程中透過施醫施藥、專業的領域提供一股正能量。一方面從吃調整,另一方面提供正確的常識。如今大家很容易能從社交平台搜索訊息,會去嘗試很多民俗療法,而我們的職責,就是要引導他們有正確的認知。」

她希望,未來醫護志工能常去長者的住處量量血壓、聽聽他們的故事,變成常態性的往診工作;另外也把老人家集中在同一個定點,按照長者的身體狀況,分為可以自由行動或無法自由行動,提供不同的配套安寧療護。

如何讓證嚴法師自利利他、弘法利生的心願,在美國開花結果?曾慈慧不斷地發想與行動,只為了讓慈濟精神的內核,遍撒每一處目不可及的社會暗角。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