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海地

採訪、撰文/曾多聞王純瑾;撰文、編輯/劉嘉麗

TIME Dr. Matthew Lin (first from right) interacts cordially with people and children

2010年2月9日,慈濟義診團於海地的十字架教區(Paroisse Croix Des Missio)展開義診,人醫會林元清醫師(右一)親切地與義診民眾、孩童互動。攝影/計嘉麗

藍色的加勒比海(Caribbean)有個殖民史上鼎鼎大名的島嶼叫作西班牙島(Hispaniola),島上有個赤貧苦難的國家,便是「海地」(Haiti)。兩百多年前,海地在轟轟烈烈的浴血革命後,從歐洲殖民國家手中獨立,但是這來之不易的成果卻沒有被珍惜,軍事政變頻傳,動盪的局勢導致極高的失業率,三分之二的人沒有固定工作,經濟長期以來依賴外援。

反覆的政變,殘害了海地的筋骨;一次又次的災難,更帶來致命的打擊——天災與人禍不斷,讓滄桑海地,更加走不出貧窮的痛苦⋯⋯

◎即刻啟程

2010年1月12日,芮氏規模7.0級強震造成路斷屋毀,震央利奧甘尼(Leogane)百分之八十的建築倒塌,鄰近的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連總統府都被震垮。地震造成超過22萬人死亡、超過30萬間房屋倒塌、上百萬人流離失所,而原本就糟糕的環境衛生在震後更加惡化,所造成的持續性霍亂疫情,也導致8,000多人死亡。對人口僅900萬的海地來說,強震奪去全國將近百分之三人口的性命。

1月18日,在時任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葛濟捨的部署下,賑災先遣團隊克服種種難關,進入太子港重災區,而眼前如同戰爭電影般的景象,震顫著志工們的心——軍用直升機在空中呼嘯盤旋、荷槍實彈的士兵四下巡邏、 濃煙與便溺的惡臭和屍臭瀰漫在空氣中、隨處可見的斷壁殘垣橫阻著街道、災民在任何可及的平坦地面上,用防水帆布和襤褸破舊的布架設帳棚作為全家人的棲身之地,當地慈善組織志工在簡易「帳棚」前煮食,一鍋黑豆撒上一點蔥,要填飽50人的肚子。

現在大家都睡在街上,很多在震央的居民都失去一切,沒有棲身之所,如果我們不幫忙,幾個月後會發生什麼事?

慈濟聞訊而動,第一時間籌備物資、啟動勘災救援計畫。慈濟美國總會及多明尼加(Domonican Republic,海地的鄰國)聯絡處聯合成立賑災協調中心,備妥40萬份食品、日用品、醫療用品等救援物資;1月29日,慈濟展開在海地的第一場發放活動,在隨後的60多天內,共舉辦了84次發放活動,物資包含110噸即食玉米粉、80噸即食米、6,000座帳篷、40,000塊防水布等,惠及災民近20萬人次。

◎為期八週的義診

一批批救急的物資送到災民手中,為災區的漫漫長夜點亮了一束希望之光;然而千千萬萬震中受傷的災民,卻因醫療資源匱乏難以就醫,面臨失去生命的風險。

我們的義診團隊先到達那裡,設立了補給配備,我們親眼目睹了海地人遭受的災難,而我們也看到海地在那場大地震中所遭受到的強大破壞,這在我心底留下很 大的印象。

醫療資源的輸送迫在眉睫,在時任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簡稱:醫療基金會)執行長曾慈慧的運籌帷幄下,美國人醫會的醫師們報名踴躍,迅速組成慈濟海地賑災義診團,於2月5日搭乘聯合國人道班機(United Nations Humanitarian Air Service, UNHAS),從多明尼加前往海地;2月6日,剛落腳的義診團不顧旅途勞頓,在聯合國維和部隊約旦營區的野戰醫院展開首場義診,看診科目包含西醫、中醫及牙醫等科別,為118名病患提供診療。

為了滿足大量的醫療需求,義診團將腳步拓展到更多站點。2月8日,慈濟分別在約旦維和部隊營區、聖瑪莉教堂(St. Mary)、海外工程公司(Oversea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三地舉辦聯合義診;2月10日與世界醫師聯盟(MDM)在聯合國醫療服務中心集結區(Cluster)合辦牙科義診。

來到海地的醫護人員,如同大多數災民一樣,也面臨資源短缺的挑戰。在當地,一切現代社會的便利都不復存在,大家住在簡易帳篷或鐵皮搭建的宿舍中,刮風下雨便無處可躲;個人隱私難以保障,臨時搭建的衛生間,只能做到基本的遮擋;而乾淨的水源,對每個人來說都彌足珍貴。

在一個簡陋的醫療帳篷中,大家見證著生命的流動——胎死腹中的婦女、高燒不退的孩童、奄奄一息的新生兒⋯⋯太多在地震中受傷的婦女和兒童前來就診,面對逐日增加的病人和匱乏的醫療資源,義診團強化專注在外傷和小兒科治療,並主動攜帶外傷藥品為當地災民救治;醫師們強忍著沮喪和無助,克服重重困難,奮力處理各式傷病。

聯合國的醫療服務中心儼然是一間大型的野戰醫院,帳棚林立,數千病患擠在一起等待醫生看診;這裡沒有所謂的感染管制或是個人隱私,擠滿擔架的大帳棚就是小兒科看診的地方,裡頭都是感染各種疾病和外傷的小孩。

義診期間,人醫會醫護從早到晚,透過當地翻譯人員的即時語譯,就各種疾病對症下藥,平均每天照顧逾200名登門求診的患者。在這場持續八週的義診馬拉松裡,來自13個州的美國人醫會醫師,會同加拿大(Canada)、多明尼加和阿根廷(Argintina)的共73名醫師,從二月到四月分十個梯次紛沓而來,為15,264名患者提供了醫療服務。每次看診,醫師們都雙手合十,對病人深深鞠躬,感恩他們給了自己付出的機會。

時任醫療基金會的兩位副執行長陳福民與陳恂滿分別是外科醫師與牙科醫師,率領各自的團隊為海地人民進行緊急醫療服務,同時現場進行衛教宣導。為克服病患不識字、不懂得服藥,美國人醫會團隊特別在藥袋設計圖案,指示服藥過程,太陽上升代表早上,全太陽代表中午,月亮代表晚上,一張床代表睡前。

面對廣大的苦難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馳援,包括黃韻珊在內的醫護志工們,都好希望能多服務一位病人、多和一位並肩作戰的志願者交流、多拍一張照片:「雖然無法一一描述,但海地義診之旅洗滌了我的生命。而當我回歸生活常軌時,也一定會恆持這趟旅途中所體悟的大愛。」

◎妙解頑疾

與其他慈善組織相比,慈濟義診團隊在災難現場的特色是提供中醫診療。但由於文化和語言上的差異,讓中醫看診較其它科別更具挑戰。一位美國人醫會中醫師在某日義診完後,特地寫下注意事項,好讓其他義診梯次的中醫師能更順利進行。這位醫師寫到:「由於海地人的膚色比大部分美國黑人都還要黑,所以在做刺血療法時,血管不容易被觀察到,常常要用酒精再三擦拭,將皮膚上的塵垢去除,而且要用幾乎貼到鼻子的距離觀測,才能大約看出個端倪。可能因為文化關係,海地病人的描述也不能完全採納,常常『胸痛』(chest pain)被說成『胃痛』(stomacheache),而『腰痛』 (low back pain)的病患也十之八九說是 『臀部痛』(hip pain),即使這些描述上的差別抓出來之後,還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在經過觸診的確認,才能準確地下診斷⋯⋯」

在混亂的災區、臨時搭建出來的醫療帳篷下,人醫會醫護就是這樣不斷地用心修正,讓一個又一個原本眉頭深鎖的海地災民在接受慈濟中醫診療後,帶著笑容走出來。

39歲的克萊松(Clarelsom)拄著拐杖,蹣跚走進慈濟義診站,為了恢復正常生活,尋求一絲渺茫的希望。

長達14年原因不明的劇痛與顫抖,迫使克萊松放棄樂團小號手的工作,失去了賴以為生的能力。當地醫師束手無策,克萊松懷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把身體康復的希望託付給來自美國的人醫會醫師。

走進義診室,忍者劇痛的克萊松不住發抖、冒冷汗,前身的衣服都被汗浸濕了。來自北加州的中醫師廖明煌經過一番「望、聞、問、切」後,在他頭頂扎下幾根銀針,手掌在克萊松的頭上「灌氣」,不過半晌,克萊松原本顫抖的身體竟然安定下來,劇烈的疼痛也跟著消失了。

那之後的三天,克萊松日日前來看診,診療結束後,他試著擱下拐杖,小心翼翼地站起來,先緩步行走、然後小跑步、跳躍,周圍的人都為他歡呼鼓掌。長年病痛瞬間緩解,克萊松激動落淚:「真的很希望能恢復正常生活!」廖明煌拍拍他的背,也跟著紅了眼眶⋯⋯

有付出的機會,要及時把握。雖然難免做得很累,但是把握剎那的發心、用心投入,即能留下永恆的歷史。

中醫團隊的治療,也用在照顧第一線救災人員和維和部隊,讓他們能繼續去搶救、照顧當地災民。長時間背負武器等重裝備的軍人,都有腰酸背痛的問題,約旦維和部隊和美國軍隊的弟兄,都曾在接受中醫治療後出現如釋重負的表情。

Clarelsom raises his leg
診療結束後,克萊松竟然抬高腿,周圍的人都為他鼓掌歡呼。攝影/林炎煌
Clarelsom (right) shaking hand with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針灸治療讓克萊松長達14年的病痛瞬間緩解,克萊松(右)向廖明煌中醫師道感恩。攝影/林炎煌

◎自己站起來

為慈濟賑災團隊開車的司機羅賓森(Robinson)在地震中失去妻子。他的父親住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Florida, USA),災難發生後他本可以帶著孩子去美國依親,可是他不願意,因為他不要被同情或施捨,希望靠自己在家鄉重建生活。

就某種程度上而言,羅賓森是海地人的縮影——其實海地人是一個堅強而有自尊的民族,接受外援對他們而言,是不得不為又令人痛心的事!即便長期的動盪扭曲了部分海地人的性格,為了生存被煽動,投機、掠奪、犯罪⋯⋯但絕大多數海地人要的,不是被同情、被施捨,而是一個機會──一個用自己雙腳站起來、用雙手賺取衣食的機會。

於是,慈濟「以工代脤」及「以工供糧」的方式,帶動海地民眾災後自立。志工和當地社區意見領袖討論,請他們號召同胞清理家園,慈濟將提供食物及工資,如此不但能幫助受災民眾安定心靈、解決三餐,也能讓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飽含希望地重新站起來。

Local residents take cleaning tools and prepare to clean their homes
震後,慈濟「以工代脤」及「以工供糧」的方式,帶動海地民眾災後自立,本地居民積極參與,拿取打掃工具準備清理家園。攝影/蔡麗君
Volunteer (first from left) leads people to pray sincerely
活動中,志工周白(左一)帶動參與「以工代賑」的民眾虔誠祈禱。攝影/廖瓊玉

義診期間,人醫會亦在現場推動「以工代脤」及「以工供糧」專案,並聘請當地醫師加入義診行列。當慈濟的短期賑災行動告一段落,這些當地醫生仍持續在慈濟義診站為鄉親服務。2013年三月,海地本土醫療團隊舉辦了首次大型義診,為600名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2013年十一月,由33名本土醫護人員和志工組成的醫療團隊,為洛卡學校(Roussan Camille School, ROCA)的120名學生及家長免費診療,提供西醫、牙科診療和心理諮詢。此次義診後,醫療團隊發現有許多病情嚴重的病人,需要長期的醫療援助;2014年的二月至三月,團隊多次前往病人家中探訪,盡全力幫助他們重獲健康。此後,美國、海地慈濟志工與太子港醫護人員多次合作舉辦義診,直至2017年秋。

Residents donate in support of "Bamboo Bank"
參與「以工代賑」的居民感動於慈濟的慈悲付出,響應「竹筒歲月」發心捐款。攝影/廖瓊玉

由於當地黑幫長期擾亂社會治安,出於對慈濟義診團隊及志工人身安全的考量,後續的醫療義診未能成行,但2010年馬拉松式的跨國賑災義診和志工堅持不懈的無私奉獻,讓許多當地人感動於慈濟的慈悲付出,也發心成為志工服務自己的同胞,繼續傳遞那份愛——海地後來不僅有了慈濟志業園區,針對貧區定期濟助發放大米、婦女職業訓練⋯⋯直至今日;2021年海地西部發生大地震,慈濟賑災物資、家庭醫療包進駐震央、熱食發放等,也都是透過海地本土慈濟志工來主導執行!

誠如2010年義診中擔任翻譯的大學生史戴德(Stayde),在見證了病痛苦難,體悟到自身的幸福,因而萌發出堅定的慈悲心念:「我有健全的身體和頭腦,必須為受創的人們多做些事。」就這樣,慈濟精神在一個個鮮活的靈魂中綿延,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生生不息。

【第四章】大愛醫療巡迴車
第六節海地

近期雙月刊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