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劉瓊惠,說西語的藥劑師

撰文/項才容、呂宛潔
編輯/劉翰卿、陳辰

Chiung-Huei Liu gives warm hugs to the Valley Fire survivor

人醫會藥劑師劉瓊惠長期參與慈濟各項活動。圖為2015年北加州山谷大火(Valley Fire)賑災發放,劉瓊惠為災民送上暖心擁抱。 攝影/容長明

「多年來參與慈濟的醫療活動,我總是心甘情願地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專業知識和關懷。」身為藥劑師的劉瓊惠,擁有多年的實務經驗,長期參與慈濟義診活動,無論規模大小,都秉持著慈濟「以人為本」的理念去付出。

◎助人的欣喜

1994年劉瓊惠剛從藥學系畢業,在中加州佛瑞斯諾(Fresno, CA)實習遇到了慈濟志工張願玲,當時她覺得跟佛教有莫名的緣分,對於能參加慈濟感到很歡喜;同年夏天搬到舊金山灣區(Bay Area, San Francisco),開始了慈濟志工生涯,最初只是以一個普通志工的身分參與當地慈濟活動,後來結識了醫療志工詹安琪。

「由於我本身在醫療業,很自然地就想來參與義診,覺得幫助別人是理所當然的事。」2001年劉瓊惠搬到南灣(South Bay),隨後也加入了人醫會(編註:由慈濟創設、慈濟或非慈濟的專業醫事人員都能參加)。最早她參與慈濟北加州義診隊一年四次的萬佛聖城(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義診活動。清晨四點多就要摸黑出門,與其他志工在一間牙科診所前會合,再驅車三小時一起前往位於尤開雅(Ukiah)的萬佛聖城,幫助那些沒有醫保的僧眾人員。當時她負責調劑配藥,在義診中隨時補位協助,因為中醫很缺人手,所以她也支援中醫的看診和配藥。

Chiung-Huei Liu processing prescriptions issued by doctors
2012年RAM的大型義診,劉瓊惠處理醫生開立的處方箋,準備與藥局聯絡配藥事宜。攝影/徐貫鈞

作為醫療專業人士,劉瓊惠對參與慈濟的醫療活動充滿熱情,多年來一直是北加州慈濟醫療組(編註:慈濟對內的志工分工組別,重心放在醫療服務項目)的核心成員,主要負責西醫相關任務;而出生在台灣,小學二年級全家移民阿根廷(Argintina)、直到大學時才搬到美國的她熟悉西班牙語,因此當來到加州這個西語裔人口占39%的地方,就能成為義診團和病患間的橋樑。比如2011年和2012年慈濟參加「偏遠地區醫療團」(Remote Area Medical, RAM)在沙加緬度(Sacramento, CA)和奧克蘭(Oakland, CA)舉辦的大型義診,憑藉著她流利的西語翻譯,醫護志工們能更準確地了解西語裔農工的需求、提供最適切的診療服務。

Chiung-Huei Liu talking with neighbour
劉瓊惠在佛利蒙(Fremont, CA)的社區義診協助關懷民眾。 攝影/陳家興

原本劉瓊惠在義診的主要工作,是根據醫生開立的處方箋來配藥給病患。2010年美國《可負擔醫保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俗稱「歐記醫保」)開始推動後,對義診影響頗大,西醫的需求急劇下降、一般醫療服務減少,也不太需要訂購處方藥物給病人,而牙科則成為需求最高的科別。因此她在義診的角色轉換成了西語翻譯員,有時也協助處理藥物相關問題。

Chiung-Huei Liu assists doctors and undertake Spanish translation
劉瓊惠在2016年賴隆中學義診(Lairon College Prep Academy)協助醫生,承擔西語翻譯。攝影/李禹頡
Chiung-Huei Liu interacting with Hispanic patients
劉瓊惠在義診中與西語裔病患互動。攝影/陳柏翰

◎見苦知福

劉瓊惠第一次參與慈濟國際義診,是2004年跟隨時任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執行長葛濟捨前往薩爾瓦多(El Salvador),因為2002年薩國大地震的關係,慈濟在那邊蓋了大愛村。

我們拖著好幾個行李,裝著滿滿的藥品,週五飛抵薩爾瓦多,只睡兩、三個小時,熬夜工作,將各式藥物一項項分裝成小包,為週六早上的義診做準備。由於人手不足,一個人要做二到三人份的工作,當時還好有醫療志工吳圓娥跟詹安琪協助我。

在忙碌了一天後的週六晚上,志工們繼續熬夜分裝藥物,為週日的義診做準備;週日晚上收拾整理完,短短睡幾小時,就又趕搭週一的班機返回美國,結束一整個週末馬不停蹄的跨國義診行程。

在參與的許多國際義診中,劉瓊惠認為海地(Haiti)義診最具挑戰性。海地是西半球最窮的國家,缺乏基礎設備,也由於地理位置、緯度和島國特性,濕熱的氣候令人難以忍受。

2010年一場劇烈的天搖地動重創海地,死傷數十萬人,由於資源、藥物匱乏,讓義診非常艱鉅。「三月底的海地,這已經被認為是相對舒適的天氣,但我還是很不習慣如此濕熱的環境。每天清晨五點鬧鐘響起,大約在早上六點五十分,我們離開海外工程公司(編註:OECC,慈濟在海地的臨時工作站),因為治安動盪,由聯合國的坦克車帶路,並封鎖路口以防騷亂。海地人極度貧困,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絕望⋯⋯」

Chiung-Huei Liu (left) explains medication to the public through a volunteer translator
2010年海地強震,慈濟醫護志工團隊在太子港國家足球場設置義診站。劉瓊惠(左)透過翻譯志工向民眾解釋用藥。攝影/林炎煌

除了氣候炎熱,如廁也成了問題。義診站的女廁只有一、兩個馬桶能使用,也沒有沖水功能,排隊等候時間很長,對女性醫護志工十分不便⋯⋯劉瓊惠只能靠減少喝水來減少如廁次數。但炎熱的天氣裡,十分鐘就能讓人汗流浹背,卻又不能多喝水,到了一天結束時,她的腳已經腫脹了。

這次的義診經歷,讓劉瓊惠深刻體會到國際義診的艱辛,也更能「見苦知福」。另一個讓她銘記在心的跨國義診,則是2016年葛濟捨帶領的宏都拉斯(Honduras)義診團。

雖然宏都拉斯是南美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慈濟宏都拉斯聯絡處很有承擔,非常積極地組織義診活動,提前準備了各項物資,也擴大邀請當地醫生及醫學院學生來幫忙,讓義診非常順利,受當地居民好評。參與這次國際義診的志工們,與當地的醫生組織合作愉快,葛濟捨也利用機會招募當地醫護加入人醫會。會說西語的劉瓊惠在義診後的幾年間都主動和這些醫學院學生保持聯繫,陪伴著他們。新冠(COVID-19)疫情期間在《慈濟美國西語半年刊》上,就介紹過其中一名醫學院學生卡拉·佩多莫(Dr. Karla Perdomo),現在這位已經成為執業醫師的人醫會成員,2016年還只是不認識慈濟的實習住院醫師。

看到當地人醫種子發芽茁壯、深根當地,讓劉瓊惠知道,慈濟義診的兩個目標都在步步實現:一是為苦難眾生拔苦予樂,而更終極的,則是為落後地區打造永續的慈善醫療網,培養該社區的醫護來承擔起該社區弱勢群體的醫療照顧——因此無論再怎麼披星戴月、辛苦奔波、身體不適,這位藥劑師總是走在第一,做到最後。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